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铁枪杨铁芯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与地藏菩萨本愿经这两部经书,杨铁心就抄了整整一个月。

就这还亏得觉远看杨铁心忙得辛苦,经常抽空般杨铁心放羊、带孩子,让杨铁心能够专心抄经的缘故。

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杨铁心和觉远已经混得极为恁熟了。

而杨铁心也终于在不经意间从觉远口中听到了达摩手书的梵文楞伽经的消息,其中有一卷,就在觉远的手中。借着这般话题,杨铁心顺势提出了向觉远借阅这部梵文楞伽经。

第三章远赴西夏

觉远是个厚道和尚,否则,也不会年纪轻轻的,就被派往藏经阁这种要害部门去了。

听闻杨铁心要看楞伽经,觉远没有丝毫犹豫地,就将其交给了杨铁心。

带着激动的心情,杨铁心翻看了楞伽经,不出意外,杨铁心终于在一堆梵文中间找到了一行行的汉文小字。

“那不是楞伽经的汉文注解,而是一篇养生之法常年修炼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寿之功效”面对杨铁心的询问,觉远如是答道。

“当真能祛病强身”

“能”

“哦,那个,木某可否学此养生之法大师也知道,木某只有父女二人。小女又年幼,木某实在担心,哪ri木某若是生病了,小女又该如何是好”

“此功非是武学秘笈,只是寻常的养生之法,不在不可外传之列。木施主既然有心,只管学去便是”

此后的一个月里,杨铁心便安心地在少室山上学起了九阳神功。

一个月的时间里,杨铁心自然不可能把四卷九阳全部学成,只是强行记了下来而已。又将其中不甚明了之处一一提出向觉远讨教了一番。

直到再三确认没什么遗漏之处了,杨铁心这才老老实实地把楞伽经和金刚经尽数抄完,然后留下了一笔香火钱,便告辞下山。

正如觉远所说,这九阳神功,确实只是一篇养生功法,而且是道门养生功法,源自易经先天八卦之中的第一卦,乾卦。

以这篇功法修炼出来的九阳真气,虽然至阳至刚,绵绵泊泊,甚至大成之后有百毒不侵、破除y邪之奇效。

只是这部九阳神功之中,并没有记载任何运用之法,甚至于连打通天地桥梁的方法也没有。

故而,若是单习此功,不兼修其它任何功法的话,可以说,确实是只有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之效。相反,若是将九阳真气积累到极致,却找不到打通天地桥梁方法的话,反而可能会因为阳气过盛,导致yu火焚身。

此谓,亢龙有悔

这也是这部九阳神功放在楞伽经中数百载没有人注意到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些武学有成者,见这只是一片养生功法,虽然玄妙了一些,可和自家少林武艺并非一脉相承,自然也就略过不看了

至于那些武功低微者,或者看不出此功的玄奥,弃如敝履,或者似觉远这般,虽然修炼了,可却一直将其当作养生功法来炼。

杨铁心开始修炼这门九阳神功后,也发现了个中的缺陷。

因此,杨铁心寻思着,下一步便是去找一部系统的基础练功之法以作参考。

最好的基础修炼功法,莫过于全真教的功法了,同属道门,二者之间的兼容xg应该极好,而且全真功法讲究细火慢工,不虞有任何差错

九y真经的易筋锻骨和疗伤篇也是极好,杨铁心志在必得。

只是,眼下穆念慈还太小,根本就不能有须臾离开,杨铁心也就没法去终南山盗取秘籍。

倒是西域还有一门很基础的傻瓜功法,貌似得来不难,那就是龙象般若

同样的,杨铁心也不想这个时节赴西域。也是因为穆念慈还小,只怕难以适应西域的风沙严寒。

而且,这事儿也不算是十分的迫在眉睫

略一寻思,杨铁心便带着女儿转回宋境,随便寻了个偏僻的山村暂且安顿了下来。

每ri里打猎、练功、逗弄干女儿,ri子过得还算充实。

转眼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小穆念慈早已经伊伊学语了,现如今,已经能够非常清晰地喊出“爹爹”了

第一次听闻小丫头喊出“爹爹”两个字来,杨铁心那颗孤寂的铁心瞬间一暖,眼中泛起了泪花。

除了说话,小丫头走路也学得很快。

由于杨铁心每ri都用真气给小穆念慈按摩穴位、舒活筋骨,小家伙长得特别健壮。到如今,小丫头已经能够摇晃着小手,满屋子乱跑了

虽然每次看到小丫头跑步,杨铁心都很是胆颤心惊,唯恐小家伙一个不慎摔倒。

可神奇的是,小丫头的两只小手举过头顶左摇右摆,无论以何种稀奇古怪的姿势乱跑,都能够维持着平衡不倒

看过数十次后,杨铁心终于渐渐放心,同时也大是感叹这小丫头的神奇。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杨铁心的修为也算进步神速,四卷的九阳神功,杨铁心已然修完了两卷,正是开始修习第三卷。

九阳真气也算绵绵泊泊,虽然还远没达到百毒不侵的地步,可最简单的寒暑不侵,还是可以做到的。甚至还可以将真气运转全身,给穆念慈小丫头当暖炉用。

此外,杨铁心的杨家枪法,也颇有进境。

杨家枪法,用于比武争斗,或许效果不佳,可若用于生死搏命,那绝对效果不差。

而今经过上千次尝试,杨铁心也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简单地把九阳神功融入杨家枪法的路数,虽然远谈不上尽善尽美,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杨家枪的威力

考虑到那龙象般若功法的傻瓜特xg,杨铁心觉得,是时候去西域一趟了。

有了决断,杨铁心当天晚上便收拾好了行李,第二天一早,便背着小丫头,赶车牵羊的,离开了小山村,一路西行而去。

向西到了成都一带,经过一番打听,杨铁心这才知道,原来,大宋以西,可不止一个国家,有吐蕃、西夏、西辽、蒙古,其中,西夏、西辽还都与蒙古毗邻。

这下杨铁心有些犯难了,该去哪里呢

吐蕃,那里都是高原,平均海拔五千米以上,小丫头估计适应不了,排除。

西辽在西夏以西,与大宋相隔不知几千里远,这个可以放到西夏之后再说。

蒙古在西夏的北面,同样是千里迢迢,这个也可以在去过西夏后再适当考虑。

斟酌了再三,最后,杨铁心决定,先去离大宋最近的西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