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罪大恶极的人似的。”

张玉堂笑着看了看青蛇,转身向着哈天府内走去。

这一去,要么龙腾九天,要么重归钱塘。

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就是张玉堂”

哈天府内,坐着三位大儒,每一个大儒都洋溢着浓浓的正气、文气、浩然之气,,开口的大儒银发如雪,面色红润,脸上始终挂着温煦的笑容,说出来和蔼可亲。

张玉堂赶紧低下头,毕恭毕敬,道:“学生正是钱塘秀才张玉堂”

“张玉堂这个名字,我是听说过的,八年前,你一首长词名动天下,一篇文章誉满乾坤,你的诗词、文章我都看过了,果然都是字字珠玑,这次大考,好好努力,不要辜负了圣上对你的期待。”

“学生惭愧,一定尽心尽力”

张玉堂低着头,目光清澈如水,声音不卑不亢,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列为大人,你们觉得如何”

“见过真章再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左边的大儒看着张玉堂有些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很是不看好张玉堂,语气中没有任何热情,淡淡的道:“来人,带张玉堂去他的考室”

“是,张大人”

旁边有护卫衙役走了过来,周身甲胄,腰胯长剑,带着一股惨烈的沙场气息,是一位金丹期的高手。

“张秀才,请”

这位金丹高手对着张玉堂伸手虚引。

“还请壮士带路”

张玉堂对着三位大儒微微一礼,转身跟着护卫衙役走去自己的考室,心中却是暗暗震惊:“大宋皇朝不愧是宇内第一大国,底蕴深不可测,一个护卫衙役都是金丹期的高手”

走到一处单间的地方,护卫衙役停了下来,指着房间说着:

“张秀才,这间房就是你考试的时候所在的地方,每一个考生都在这里连考三天,三天之后,才能够从房间里出来,一应吃食都会有考场安排,除了笔墨纸砚,房间里不允许带任何东西,一旦发现其他的东西,就按照作弊处理,取消考试资格,这三天内,我否则你的饮食,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尽管问我”

“多谢壮士,在下没有任何疑问的。”

张玉堂举步走进去,看了看房间,里面打扫的非常整洁,摆设很是简陋,一张桌子,一张椅子,个马桶,一张床。

三天的吃喝拉撒睡,还有考试答卷,都在这一间房里完成,哪里都允许去。

“明天就是武科大考的曰子,还好武科大考分数曰完成,只要我赶上最后一天的时间,就不会错过良曰。”

大考的时候,朝廷早已考虑到有的人心高气傲,志比天高,或许会同时报考文武两科,就已经预先错开了时间,考完文科,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考取武科。

坐在考室里面,张玉堂闭目养神,调理着自己的精气神,务必以最完美的状态来迎接着这次大考。

这次大考汇聚了天下间所有的文道能人,这些人都是文章精奇、道理通透之辈,每一个人都是妙笔生花的高手,写起来的文章花团锦簇一般,想要在这群人里面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坐在考室里面,向着外面看去,就见附近的一间间考室上空,清气如烟,花团锦绣,有的考室上空清气化作一片云烟氤氲,有的考室上空出现一支大笔,凌空而立,有的考试上空悬浮一本经典,大气磅礴,有的考试上空花团锦簇,牡丹傲立

千万奇景异象并存,更有六道奇景异象更是接天连地一样,浩浩荡荡,大有横扫天、唯我独尊之意。

“不愧是太平盛世,文运昌隆,当时在钱塘中我不过是文以载道,借助符箓之术,引动了文道圣人虚影下凡,给自己赢来了圣师的称号,才获得数年平安,这一次,就要凭真材实料了,真不知道,到底能考的怎样”

这一次大考安排在哈天府,文道精气冲天,想要借助符术引动圣人虚影下凡,根本就是现实的事情。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王者

“这六间考室里是什么人,文章精气这么雄浑,是我这次大考的劲敌啊。”

张玉堂扫了一眼,便不在关注,而是沉下心来,细细的整理自己的思路,让自己整个人处于生命中最好的状态。

只有最好的状态才能发挥出来自己的潜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尽力而为,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够听天由命了。

叮当当

远处传来一阵清越激昂的钟声,钟声入耳,令人精神不由得一震,所有的疲倦一扫横空,大考的时刻终于到了。

随着钟声传来一道道清亮的声音:

“大考开始,所有的考生从此刻起不得离开考室一步,但凡考试期间,离开考室者、与他人交头接耳者一律按照作弊论处,取消大考资格。”

“吉时到,发卷开考”

长长的声音此起彼伏,从远处向着自己所在地方传来,就像大海里的风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滚滚荡荡,汹涌澎湃。

声音刚刚落下不久,就有一位监考的长官,手里拿着一份卷子,向着张玉堂的考室里走来,走进考室后,把卷子平整的放在桌子上,也不言语,转身而走。

看着来人,张玉堂默默的站起身来,默默的鞠躬行礼。

此时已经算是大考开始,考生不得与任何人交头接耳,否则以作弊论处,张玉堂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待发卷的监考长官一经离去,张玉堂就施施然坐在椅子上,用手抚平卷子,细细的观看起来,这次的卷面有些与以往不同。

卷子上有些地方摘抄的是圣人之言,让前来参考的学子把未完整的圣人之言补充完整,然后解释一遍。

这样的试题不过是考的学子们的记忆力,这些题目有着固定的答案,只要勤学苦练,时常记诵书中的句子以及解释,做起来并非困难。

张玉堂过目不忘,这样的试题对他而言,更是小儿科,笔走龙蛇,粗大的狼毫落在卷子上,书写出来的却是一行行细小的行书,飘逸而流畅,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

不过却有些白头为功名的学子,看着这些试题,惨呼一声,随着年纪增大,记忆力下降的厉害,这样的试题五花八门,从许多圣人之言中随便抽选出来的,虽然不难,却是胜在书山题海一样多,令这些学子一时之间眼昏目眩,想的头脑发胀,越是想不出来,越是紧张,终究是急躁攻心,眼睛一黑,倒在桌子上。

随之有奉命监考的差役,把这些昏倒的书生一一架出考室,让附近的大夫进行抢救。

这些学子清醒以后,泪流满面,哭天嚎地,还想在进去一次

然而,错过了,永远不能回到从前。

再也进不去了

这是大考重地,岂容他人喧哗。

哗啦啦

走出来几个衙役,架起这些书生,就向考场外离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