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洪荒大鳄 > 分节阅读 235

分节阅读 2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蹦坏的天地重新修补好,然后点化出一个星球作为这个世界的投影,让其自行演化,而后在鸿钧的要求之下,诸位圣人达成协议,此次暂且停手,待下一量劫再作计较,诸位圣人只得同意。

而在诸位圣人退走之时,那武王突然在军营之中暴毙,原来当日在黄河之中跳上龙舟的那条鲤鱼是黄河府君何巨已法力幻化的,专为毒杀武王所用,那武王突然在军营之中暴毙,而与此同时那南方的晋国乘机攻打周国,姜子牙无法只得按照那与周朝宗室所商议的,与秦国停战,在金鸡岭处修一道关卡,划分两国边界,那殷洪见状也就顺势答应了,至此以后,秦周两国停战,以关为界,秦国称周国领土为关东,而周国称秦国领土为关中。而这个关的名字就叫做涵谷关。

姜子牙领兵回师之后,立刻攻打晋国,只把晋国打到江水以南,最后两国以江水为界,不再交战,而后姜自牙开始按照封神榜上所写封命诸神,不过此时的封神榜大不相同,多了许多肉身封神之人,那殷洪得了紫薇大帝的尊位,其夫人龙吉公主的封为斗姆元君,这何巨也被封为水德星君,还有雷部、火部、财部之首也是肉身封神之人,这里不同之处就不细说了。

姜子牙封神之后,周国的君主即位也完成了,由武王之子即位,号为成王,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而由于此时还有那秦晋两个大国存在的原因,那周朝并没有大肆的分封诸国,而是将一些不在自己掌控的地方分封了出去,比如把姜子牙分封到东夷故地,从此极大的保留了自身的实力,从此以后天下进入到秦、晋、周三国鼎立,诸位小国并存的时代。

姜子牙分封到东夷故地后,立国号为齐,当国四年后,身死,转世重新投入到阐教门下,而那诸位圣人也渐渐的淡出众人的视野。

至此过了不过三百年的时间,那周国出了一个周幽王一下丧失天下,这时那周公旦奋起复国,重立周国,为了区分与前国不同因此这周国因为过渡向东迁移了不少路程,所以称为东周,而前一周国则称为西周,而那长江以南的晋国则也由于各种原因在吞食的诸多小国之后分裂开了,那由幽明血海扶持一脉自立为魏国,北冥妖师府扶持一脉自立为赵国,而那原本的晋国之主鄂氏一脉也分为两支,一支自立楚国,一支自立吴国,而那姜子牙所立的齐国也在吞食了周遍的诸多国家之后,成了东方的大国,惟有那秦国一直没有迈过涵谷关,一直朝西边拓展领土,此时秦国的领土已经是开国之时的一倍有余。这就是春秋战国,正是诸子百年争鸣,群雄并起之时

经过三百年休养生息,西方教可以说是大兴。六圣大战,洪荒破碎,灵脉崩散,鸿钧无奈出手或许正因如此才成全了西方,灵脉崩散,原本贫瘠得鸟不拉屎的西方竟然一改从前的凋零,渐渐的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起来。当初从截教搜刮来的许多人才,都被接引准提以力大智慧渡化,渐渐消了心中对截教的眷恋,投入西方。唯有那些心智坚定的,譬如乌云仙,仍旧在八德池里以金须鳌鱼之身游弋。那八德池方圆不知几千万里,在三十三天外的灵台方寸山中,波涛汹涌,仙岛林立,宛如汪洋大海,看似自由自在的乌云仙却是有苦难言,每日都受那功德水的洗涤,宛如刀割。到底燃灯道人带着文殊,普贤。惧留孙连同韦护投了西方,燃灯以灵鹫灯演化诸天世界,毫光照耀寰宇,被接引道人加伸大持正果,拜为燃灯上古佛。文殊普贤分别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韦护则代替了原本羽翼仙的位子,成为燃灯上古佛的护法明王。

西方教强势无匹,又因其教名带有很强的地域性,遂更名为佛教。接引道人被尊为万佛之祖,是谓阿弥陀佛。万佛朝宗,齐齐礼敬,口诵阿弥陀佛。

阐截两教都是元气大伤,但好歹元始天尊乃是封神之战的赢家,执掌封神之姜子牙乃是阐教弟子,故此封神榜与打神鞭都在玉虚宫内放置。后因三界圣人都迁入三十三天之外的混沌深处,元始天尊开辟弥罗天,带走封神榜,留下了打神鞭。阐教一应事务都由转世而来的姜子牙打理

老子与准提本就不显人间,而通天教主更是决绝,直接就将金鳌岛原样不动的搬进上清天去了,从此东海之上空旷一片,原本万仙来朝地所在圣地,只剩下一片激扬滚浪地汪洋。

西方阿弥陀佛仍旧在极乐世界居住,倒算得上是尽心尽力。佛教势强。门人弟子更是无数。纷纷入主人间,宣扬教义。玄门这边式微。顶得起大梁的只剩下云中子,却俗务缠身,分身乏术,其余金仙在九曲黄河阵中被封了三花五气,修为一下子退步了很多,都潜心闭关,不理会外务。只是凭借元始天尊威名,在天庭内纵横来去,无人敢阻。毕竟,天庭正统册封,符命皆出自元始。

截教这边更是消极怠工,一心要看阐教自己惹下的祸患,任凭佛教做大,让阐教去头痛。洪荒上虽然是新兴地人族朝代,但也是有潜力可挖,毕竟朝夕相对,谁都希望上边供奉的是自己一教圣人。虽然相争洪荒,老子见阐截两教一方无奈一方罢工,水族不显人间只得亲身临凡,化身李聃,欲行教化,宣扬天道思想

老子临凡教化生灵,天降异像,生来白须白发,紫气盘旋,那是四五十年前的事情了。三界众人但凡神通广大的都有感知,却谁也不敢做什么。如今虽然是百家争鸣时代将近,人才辈出,却也不知有谁能产生如此异像。天下争乱不断,而且此时地大地之上有名的雄关要塞尚不及后世之多,函谷关无可质疑,乃是不多见的天然奇观,也是兵家古来必争之地。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后人有赞,“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由此可见一般。

其时守关的官员名唤尹喜,自幼好观天文,酷爱古籍,乃是不可多得凡世少见的博学修养之士,这一日正在城楼之上观望,就见东方紫云凝集,形如长龙,绵延三万里,由东向西滚滚而来。尹喜心中乍惊乍喜,不自禁的喃喃自语道:

“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当下慌忙从城楼上走下来,周国建朝,早年亏有圣人之助,早一些卷轶中颇有关于当年封神之战的一些表象。只是作者也语焉不详,但尹喜博览群书,通达古今,从这丝丝迹象之上就推断出来人应是传说中的太清圣人老子。吩咐左右清扫官道,又夹道焚香,静静等候。老子在红尘中混迹百载,宣扬道家微言精义,然世人多蒙昧,后世又有言说“道化贤良释化愚”,大体便是封神之后佛道两家地发展趋向。截教遁世不出,老子无为而治,元始注重出身根行,大抵道门衰落,总是因为如此。佛教却是接引阎浮大千终生,只要心有佛性,便导引入门,便是如此。

老子无可奈何,眼见西方佛教越来越盛,不得已之下采取对策。“强己弱敌”双管齐下。西方佛教有两位圣人坐镇,又有九品莲台在,气运可以说是一时鼎盛。左思右想之下,只得行驶釜底抽薪之际,分裂佛教气运,才是上策。玄门之中可堪此任者必是惊才绝艳之辈,自身根行足够才可。纵观门下,也就只有玄都一人,连挑剔都不可得,一来二去,只好将这事着落在桃园中地多宝道人身上。

这多宝道人乃是截教通天坐下大弟子,法力神通自不必说,根行也够,即便是当年封神之战,截教中神圣陨落不可计量,这位道人能存活下来,可见一斑。此刻又在桃园中听老子讲解太清大道几百年,兼修双家,更是不可揣度。就见多宝在前引着青牛,青牛背上载着老子李聃,缓缓西来。在桃园中静听大道多年,多宝对这位大师伯心中也是钦敬不已,更何况,流落在外,哪里不是一样,自己根本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就听从老子安排,准备西出函谷,化道为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