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分节阅读 710

分节阅读 71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后,曹操的脸上反而露出了笑容。觉得他还没老,也不想这么早的就去地下了。

因为他身边还有一个寇封,这是多么强悍的角色啊。打败这样的人,他会感觉到无比的畅快。

“就算你是如日方中,我就来一个后羿射日。”曹操的目光变得无比的锐利,似乎蕴含着无比的精气神。

“召贾诩,陈群过来。”过了片刻后,曹操下令道。

“诺。”小吏应诺了一声,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随即,曹操亲自捉刀,洋洋洒洒写下了千余字的华丽篇章。言语如剑,尽是讨伐寇封之言。

简单的说,就是尊王攘夷。

尊的是汉室,攘的是楚国。不承认寇封天子的地位。

曹操上马能战,下马能文。在这一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明公。”当曹操的文章写好了以后,陈群,贾诩也都来了。进入书房后,齐齐抱拳道。

“嗯。来的正好,看看孤的这篇文章如何”见到这两个心腹谋臣,曹操的脸上露出了几分笑容,招呼道。

“诺。”

陈群,贾诩闻言应诺了一声,而后起身靠近曹操。

曹操的这篇文章不是写在竹简上的,而是写在一块白布上的。因此,字迹清晰。二人很快看完。

不过,二人脸上并没有多少赞叹之色,反而是满脸的震惊。贾诩还好,他只是流露出了一分异样,陈群却是真的被震惊了。

吃惊的抬起头说道:“明公,寇封自称天子了”

“啊,雄儿暴起了。”曹操含笑点了点头。

得到了确切答案后,陈群更加震惊了。他知道,他处在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时间段内。南北双方,谁胜谁负。

都会改变历史进程。如果说,历史算是篇章的话。那么寇封称天子,就是一个时代了。就像是战国时期,是以赵魏韩,三家分晋为开篇的。

“不知明公召集我们二人前来,是为了哪个方面”贾诩则是非常冷静的问道。

“大势上,就不用你们商量了。孤与寇封是敌人。而且现在南北态势,也已经非常明显了。不会有什么变化了。孤只是想问问你们二人,能否收服公孙康”

曹操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问道。

“公孙康”

听到这个名字后,贾诩的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最后点了点头。说道:“派遣张绣去宣旨吧。”

“好。下诏,遣张绣往辽东,宣读旨意。燕侯公孙康镇守辽东多年,功勋卓著,特进位为骠骑将军,征入朝中。另外,任命张辽为镇北将军,统帅十万大军。”曹操见贾诩点头,立刻下令道。

“诺。”陈群立刻应诺了一声,记在了心中。

为什么听到南方楚国雄起后,曹操并不是在第一时间想办法对付楚国呢那是因为现在曹操的势力,已经比不上楚国了。

楚国又占据地利,他主动攻击绝对是自找苦头。所以,加紧防御,不动如山才是真正的最佳计策。

而辽东那边,则是唯一的破绽。

公孙康虽然与张辽联合,抵抗楚国的进攻。但毕竟曾经是一方诸侯,领兵在外,很不让人放心。

若生异心,则后方不稳。

因此,以张辽取代公孙康,使得双方合兵十万,抵抗楚国在辽东的势力。就是剪除这个后顾之忧。

有了张辽镇守北方,他就可以腾出手专门针对楚国建立防御了。

兵法云,以攻代守。但也有以守代攻的说法。

而这一点唯一让人疑虑的是,公孙康会不会造反。所以,曹操先问了问贾诩,以信心自己。

而贾诩这么自信公孙康不会造反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公孙康手下有六七万大军,但是却弹尽粮绝,全部要魏国供应。

另外,军心也不振。

最后,公孙康更是与楚国有仇。最后,贾诩还出主意,让张绣去。是因为张绣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但是投降后,因为忠心耿耿,不仅没有被曹操害了,而且还建立了战功,得以封为列侯。

这一招是为了让公孙康安心的交出兵权。

处理完了这件事情以后,曹操伸手把案上,刚才他写下的文章拿了起来,递给了陈群,说道:“把这个诏书,发布出来。我们要尊王攘夷。”

“诺。”陈群再次应诺了一声。

随即,贾诩,陈群二人拜别离去。曹操也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抬头看向南方。

他知道属于南北的战争开始了,大汉,大楚。

大楚是一个国家,而大汉则是以他,马腾,韩遂一起的联盟。自董卓之乱,经历了诸多征伐后,所剩下的诸侯,也就他们四个人了。

没准会像战国一样,较量几百年。又没准只是断断的数年,十数年就分出了胜负。

正文 第九百三十一章扩充破军

第九百三十一章扩充破军第二更

益州,成都城。

成都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成都作为蜀中腹地,而又因为蜀中山川险要,易守难攻。因此,刘璋对于成都外城墙的修缮,都不怎么用心。

但是寇封却不同,楚国的锐利,不允许都城的城墙有哪怕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破败。因此,自从寇封称王后。

成都城的外城墙就焕然一新了。

这是从城墙上的变化。繁荣上更是如此,寇封在称王后,用郑度治理蜀郡,开发了蜀中的井盐。

以及一系列可以开发的项目。造就了一定的繁荣,另外,还因为都城西迁,达官显贵的进入。使得成都更进一步繁荣。

虽然,要比上经过刘表,寇封相继治理的襄阳还有一点的差距,但是差距已经不大了。

最终,受惠的还有当地的百姓。他们都得到了安定,强大楚国的进入,使得蜀中无比的安定。

因此,路上的行人,基本上都是带笑的。

楚王宫,一处偏殿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