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分节阅读 258

分节阅读 2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孙坚开始,已经历经三世了。民心稳固。刘封有什么办法可以吞下江东

刘封也刚想解答,但是就在这时。

赵云忽然出声道:“将军,旅途劳累,在下有些不适。”

刚才,刘封与赵云打了个招呼。安慰了赵云几句,但并没有深入的交谈。

赵云这话是什么意思,刘封也懂。吞并江东的办法,肯定是机密。赵云自付初来乍到,避免尴尬,所以,自动退却。

但是刘封却不会让赵云退却。刘封深知赵云为人,既然来了江夏,就是可以信任的。

就算是在战场上,把背部交给赵云,刘封都绝无二话。

“哈哈,子龙身强力壮,哪需要什么休息啊。等一下,我们就出发,前往西陵城,让子龙好好看看我们的战马。组建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铁骑。”刘封装作没有理解赵云的意思,哈哈一笑道。

赵云却也知道,刘封是聪明人,肯定听得懂他话中的意思。而现在却说出这番话,却是透着无比的信任。

信任在新野不受信任,甚至被刘备抛弃。这一丝信任,立刻化作了一股暖流,温暖了赵云。

“笼络人心于无形啊。”徐庶看在眼中暗赞了一声。笼络人心有很多办法,其中用人不疑是不二法则。

现在正是赵云失落的时候,而刘封毫不犹豫的给予了信任。

这就是无形中的笼络人心。

就像徐庶想的一样,赵云见刘封笑语,也就不再坚持。对于刘封口中的战马,更加的期待了。

“好了,好了。战马的事情,到时候再说。到底是什么后手,让封儿如此自信”徐庶笑问道。

“若是我有一支二万人的水军,埋伏在江东之东,大海之上。老师,觉得如何”刘封微微一笑,目光中精芒闪动道。

“海上能有这么巨大的岛屿”徐庶失声道。

不是徐庶不相信弟子,而是这种事情,似乎有些荒诞。

赵云也是浑身一震,眼中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目光。

“不仅是巨大,而且还可以种植五谷,藏民数十万。”迎着徐庶的目光,刘封肯定的点了点头道。

“封儿已经移民了”徐庶立刻就意识到了刘封话中的意思,震惊道。

“嗯,前段日子,江东山越叛乱,江东的江防松懈。我移民二十万前往大岛,并且设置台湾郡,以伊籍为郡守。磨砺利器。”刘封眼中透着一股无比巨大的野心。吞并江东的野心。

“如此,江东可吞。”徐庶心中再无疑虑,喃喃道。

徐庶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种感叹。

本以为这弟子已经做的够好了,但是没想到,刘封做的比他想象的还好好。

三郡明明是四郡了。

台湾。这背后的杀手锏,瞒的好啊。什么是杀手锏就是出其不意的利器。直捣咽喉。

益州,荆楚,江东。

乃是二面对峙。孔明啊,比你的三足鼎立,我这弟子走的更远。

徐庶自豪的看着眉飞色舞的刘封。没有比这一刻,更加坚定刘封能成大事的时候了。

正文 第三百五十八章又添大将

第三百五十八章又添大将

因为知道台湾的存在,徐庶对于刘封说的吞并江东再无疑虑。

既然能够迅速的吞下江东,那么与江东结盟,也就没必要了。

征战天下是很残酷的一件事情,所谓盟友只是一个词,当消灭了所有敌人之后,盟友就会在一瞬间变成敌人。

就像当初楚汉争霸一样。刘邦与项羽本来也是盟友关系,但到最后呢还不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打了整整四年的仗。

所以,盟友就是敌人。

有了荆州,益州,江东,台湾郡,刘封的势力就不许逊色于曹操了。想着,在场的众人都有一些激动。

“对了,老师为什么先来一步魏延呢”刘封忽然问道,面上有些疑惑。

由糜竺转交的文书内,说的明明白白,刘备愿意把魏延送来。

“魏延,是一个军侯”徐庶想了想,疑惑道。

见徐庶脸上的疑惑,刘封歉然的笑了笑。忘记这件事情,徐庶并不知道。不过,魏延这个人,刘封是为了徐庶准备的。

现在庞统帐下有邓艾,徐盛,向朗,有帅有将,实力很强。

而刘封要把徐庶的位置提高到庞统一个水准,以李严那一部的士卒为基础,再招募一万军队。配备魏延。

这样一来,徐庶的力量就成为了一支强大的独立军队。可以在任何危机的情况下进行应变。

“对,是一个军侯。”刘封微微一笑道。

岂止是一个军侯啊,魏延那个人很有名的。虽然另魏延出名的是一本三国演义,诸葛亮称魏延为脑生反骨。

但事实上,历史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魏延,这个人按照正史记载,乃是刘备在豫州时候的部曲,后来随着刘备逃亡。在刘备的心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到后来,刘备进入益州,魏延的表现不错,战功累积很快,职位越来越高。

刘备也很信任他。这种信任甚至超越了张飞。

刘备入益州后,刚刚打退了曹操,占据汉中。但是没有守将。当时关羽守备荆州,汉中乃是益州门户,地位不次于荆州。

当时朝廷上下,都认为汉中太守非张飞莫属。但是刘备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魏延。

当时的魏延意气风发,称。“若是曹操偏将十万人来,我为大王吞之。若曹操举天下而来,我为大王据之。”

散发着惊人的霸气。

没有能力的人,敢说出这番话

至于脑后反骨这件事情,实在是荒谬的厉害。没错,魏延最后是被以造反的罪名,夷灭了三族。

但是主要是因为魏延与诸葛亮之后,短暂当权的杨仪不和。魏延为了自保起兵。

还有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证明魏延是忠诚的。

那就是刘备的信任,虽然刘封不怎么对刘备感冒,但也不得不承认那个家伙看人很准。

要是魏延不忠诚,是不会把魏延升为汉中太守的。

但就是这个有实力,“曹操偏将十万人来,吞之。曹操举天下而来,据之。”的将军,最后死于内部斗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