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分节阅读 244

分节阅读 2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叹了一口气道。

“是啊,江夏的底子太薄了。”有一个官员符合道。

蒋琬心中也跟着叹气,江夏的底子确实薄,向江东,荆楚百姓都过的比较富足,有余量能熬过灾年的不少。

但是江夏却没有,往年的时候,黄祖剥削的太严重了。

不过,蒋琬心中振奋了一下,经过江陵一战,宛城一战。再经过费观,张道,许正无数日夜的收购,如今江夏的粮仓内,拥有的粮食有六百万石。

这是什么概念呢省着点吃,足够一百万人熬过三年了。

而现在江夏,九江,长沙三郡的人口也不过八十万。只要留下三百万石粮食,足以熬过今年。挺到明年秋收了。

还有很大一部分剩余。

想着,蒋琬庆幸他跟着的是刘封啊,要不是刘封的先见之明,现在的江夏,跟江东,荆州一样一筹莫展。

可能比这些地方过的还要惨淡。

“走,去下一条河看看。”这条河他们也走了一段时间了,该了解的都了解了。蒋琬决定去其他地方看看,全面的了解旱情。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接着,一对士卒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是刘封的马车。

“主公。”由蒋琬带头,齐齐的对马车拜见道。

“免礼。”在寇水等人的护送下,来到这边的刘封点头道了一声,下了马车。

下了车后,刘封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眼前这条河道上。

从竹简上看到消息,与亲眼目睹旱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刘封据有江夏是从水上开始的,洞庭湖一战消灭了黄射,随后杀入夏口,攻占西陵。

刘封看到的江夏,是水量充足的江夏。而现在摆在他眼前的是则是一条干枯的河流。

这是一种震撼。

天威难测啊。这种利器,杀人也伤己。

站立了片刻,刘封抬起头,看到了附近还站着几个农民,挑了一个比较精干的人问道:“你们村子的情况怎么样”

刘封问的人正是杨前。杨前不认识刘封,但是从蒋琬等人的反应中,他却能看出刘封是谁。

就是江夏之主,打败了周瑜。曹仁。又让他们活命的刘封啊。

“启禀将军。靠着几口深井眼,人人都有一口水喝,甚至还能腾出一些水来浇灌田地。”怀着激动的心情,杨前微微弯着腰,回答道。

刘封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旱灾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到时候能活下来的庄家只有三四成而已。

洪涝一过,庄稼的收成只剩下了二三成。

现在杨前居然拿百姓用水去灌溉田地,实在是有些愚蠢了。

“以我的经验,这干旱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你回去告诉你们村长,只要养活二三成的庄稼就行了,其他的迟早要旱死的。”虽然农夫有些愚蠢,但是刘封心中却并没有责怪。

只是提醒道。

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杨前心里不住的发苦,这干旱已经这么久了,田地上的收成只剩下了四五成,若是持续一段时间。

杨前不敢想象下去了。

但是杨前又很相信刘封的判断,将军挖掘深井的时候,不就没有一点预兆吗

而这一次,将军说干旱持续一段时间,就肯定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样一来,也只能用少量的水,养活少量的庄稼了。

“诺。”杨前很感激刘封的提醒,大声应诺道。

见杨前毫不迟疑的应诺一声,刘封心中微微一跳,他只是下意识的提醒罢了。但是见杨前的态度,似乎是很支持他的判断。

回想起,自己做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深井眼。

再看看杨前眼中的信任,刘封心里渐渐有了一些明悟。

“回去后,公琰去起草一份公文。贴在每村村口。直接告诉百姓们,干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强制命令各地百姓只能保持三成的庄稼,其余的全部舍弃。”对于自己的威望有了意识的刘封,对着蒋琬下令道。

要是没察觉出自己的威望这么高,刘封是不会这么干的。

庄稼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让他们简产,等于说要了他们的命。会引起很大的民愤。

还不若不管不过, 等待旱灾持续,庄稼慢慢减产。

但是察觉到自己的威望这么高,刘封心里就有底了。

现在让百姓们先减产,剩余的劳动力,也好腾出来干别的事情。

“诺。”民间百姓对于刘封的拥护,更加贴近百姓的蒋琬的感受比刘封还要深。

只深井一项,刘封的威望就远远的超过了孙权在江东的威望。

百姓是拥护能让他们活命的人。

刘封点了点头,起脚超越了蒋琬,站在了河道的边缘。

看着干枯的河道,刘封心中已经知道自己的计划,是该实现的时候了。

“现在正好是整治河道的时候,没有水的河道,容易挖深。而且因为庄稼的减产,劳动力会剩下许多。”刘封转过头,看着蒋琬道。

“属下明白。”蒋琬明白刘封的意思。

“开出工钱,每天管三顿饭。能吃饱喝足。”刘封朝着蒋琬微微一笑道。

现在这三顿饭,对于百姓们的诱惑力无限的上增了。

因为庄稼减产,百姓们各个都知道今年收成会少,明年会很难熬。现在能吃到官饭,剩下的口粮。

可能是救命的粮食。

“诺。”蒋琬再次点头,君臣两个早已经有默契,现在不过是做最后的工作罢了。

挖掘深井眼,加固河道,加深河道。

尤其是河道。长江以南的众多地区,都有着洪涝的威胁。现在加固河道,加宽河道。

可以说是百年大事。

明年,后年。甚至是一百年之后,江夏,九江,长沙的一带的水系,对于洪涝的抵抗力会上升许多。

在别的地方大的洪涝,在江夏只是小洪涝。

别的地方小洪涝,江夏根本就没有洪涝。

这就是差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