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分节阅读 195

分节阅读 1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江北这五座城池,有散布在数百里方圆以内。不算密集,但也不算稀松。

唯一的败笔,就是没有一座是大城。

现在是十万百姓融入,就有了契机。建造一座集军事,以及民用的大城。就像宛城的作用一样,作为抵抗曹操进攻的军事基地。

火牛阵只能来一次,而不能来第二次。刘封想要这五座城池不失,就必须要有手段。

而城池,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防御力量了。

以一座大城作为军事基地,以琉城作为渡口,运送军队,辎重。

只要有足够的兵丁,那这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就永远都是他的。谁也夺不走。而现在,已经不比当初了,刘封的军队足足有四万人,人口一百多万。

这数百里的土地,刘封有能力永远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我要在这里建造一座大城。”默默的在这片土地上转了一圈后,刘封的目光内尽是坚定。

“走吧,回去。”刘封转头对寇水道了一声,重新登上了马车。

“诺。”寇水应了一声,跨上战马。队伍重新出发,返回琉城。

只是刘封等人走了还没五十里路,就见前方迎来了数匹快马。

刘封小吃了一惊,现在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庞统,蒋琬分别处理。如果没有大事,二人是不会劳烦他的。

换而言之,有什么事情禀报他,就是大事。

刘封心下一紧,现在江夏,长沙等地都在蒸蒸日上,正是黄金发展时期,千万不要出了什么差错。

“报主公,房军侯带着六十艘大船回来了。”几个策马而行的士卒也发现了刘封,立刻加快了速度,随后在刘封马车前,翻身下马,禀报道。

“回来了”刘封心中一喜,房稻带着三十艘走内河的商船,进入大海能平安无事的完成任务,还能安全返还,实在是可喜可贺。

但随即,刘封却是微微一愣,六十艘大船出发的时候,不是只有三十艘吗

正文 第二百七十五章 再添一郡

第二百七十五章再添一郡第一更

带着疑惑,刘封命令队伍加快速度。

不久后,便回到了琉城。

入城后,刘封直奔太守府。出乎刘封的意料之外,太守府大厅内,等候刘封的不仅有房稻还有庞统,蒋琬。

房稻的脸色黝黑,皮肤干裂,身上还有股子海腥味,看起来在海上受了不少的风吹日晒。

庞统,蒋琬则是一脸的喜色,眼中更是掩不住的奇异光芒。

看了眼房稻,刘封对于他的海上航行有些兴趣,但是看了一眼庞统,蒋琬这两个文武大员,刘封心里开始猜测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奇异的事情了。

这两个执掌文武的人,可是很忙的。

收编军队,派送百姓。

有什么大事,可以让这两个人放弃了自己手头上的任务,而坐在了这里。而这大事,肯定也是房稻带来的。

心中泛着奇异,刘封径直走到了主位上坐下。

“主公。”这时,庞统,蒋琬,房稻皆是对着刘封一拜,道。

“免礼了。”刘封抬了抬手,示意免礼,随即才把目光投向了房稻,笑问道:“远赴辽东,你一路辛苦了。”

心中虽然奇异,但刘封还是先肯定了一下房稻这一次辽东之行所带来的成果。

“多谢主公体恤。”房稻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再拜道。

若是没有刘封,他还跟着甘宁在漂流,自从投奔了刘封后,他的身份就成了官军,慢慢的从都伯做到军侯。

再到被刘封赏识,委以重任。

可以说发觉他的人是甘宁,而提拔重用他的人是刘封啊。

怀着这种心情,房稻才能在大海上漂流了数千里,到达辽东。

“将校用命,体恤是应该的。”刘封微微一笑道,随即,才开口道:“你把辽东一行的事情经过,跟我说说。”

“诺。”房稻恭敬的应了一声,随即把辽东一行的经过细细的跟刘封说了一下。包括发现台湾,到在辽东的时候公孙康送了他们六十艘海船,以及一些能造海船的工匠。

这些事情,房稻在刚才都向蒋琬禀报过了,因此说的极为详细,也很顺口。

“台湾”刘封的眼中泛起了惊喜交加的光芒,房稻口中的大岛屿,刘封在第一刻就想到了台湾。

这真是一个奇迹,房稻等人从长江入海口进入大海,居然能漂流到台湾。

这已经不能用运气来概括了,这是一个大的奇迹。

奇迹就奇迹吧,这不是刘封惊喜的原因,他惊喜的原因是台湾的被发现。

台湾在古代被称作是夷州,是孙权首先派人去经营的。但是孙权所谓的经营,只是与岛上的少数民族进行了联系而已,并没有进行直接统治。

因为这座岛屿在三国的时候并不像现代的时候被称为宝岛。

算起来,只是一座比较大的岛屿。因为那是一个江南都被称作为蛮夷的时代。连江东的人都不自称是江南,而自称江东。更何况是台湾了。

当时被命名为夷州,就足见台湾的地位了。

但是,台湾对于刘封来说,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

它与江东只隔着一个台湾海峡,若是从台湾出战船,其攻击的覆盖范围几乎是整个江东。这应该就是蒋琬与庞统目光奇异的原因了。其军事地位。

而且刘封是个来自那个台湾被称为宝岛的时代,他并不认为台湾是蛮夷,他有自信能把台湾发展成为一座富饶的岛屿。

设置郡县,移民百姓。促进繁荣。

往近的说,台湾有几乎关键性的军事用途,往远的说,开发台湾是一件开疆扩土的伟业。

虽然刘封对于伟业不伟业的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于开发台湾却有极大的兴趣。

“你是说伊籍主动留在台湾,带着那三万的高句丽人建造城池”心潮澎湃之后,刘封恢复了冷静,问房稻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