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该定定性子了,按照他那脾气,迟早会引来祸端。”对于这件事,费舒没有任何意见,点头道。

“算了,这件事就这样吧,等费观回来了再处理。我也去禀报一下父亲,让父亲去见一见这刘封。倒要问问他,好好的江夏太守不做,为什么非要来这襄阳,好玩吗”蔡妲的语气带着不忿,脸色带着温怒。

“听说那刘封的胆子很大,没准还真是觉得好玩呢。”眸中带笑,黄月英戏谑道。

“管他是什么人呢,我又不认识他。这件事本来就不关我的事情,一切还是让父亲去处理吧。”听着表妹的声音中带着些许诡异,蔡妲觉得脑门疼,不由伸出洁白如玉般的手指,抚了一下眉心,道。

“姐姐,我们就先告辞了。”说着,蔡妲对着费舒微微行礼,起身道。黄月英见此,也跟着起身。

“我送送二位妹妹。”面对这两个贵女,费舒当然不敢托大,急忙起身道。

二女点了点头,随即费舒送着二女出了正门。

只是临出门的时候,蔡妲想起一事,轻声道:“姐姐也不必担心,听说那刘封是个很大度的男人,嫡女变成庶女,这种荒唐事的错,不在您。”

蔡妲对费氏没什么好感,但是对这个身不由己的女子却是有一种深深的同情,情不自禁的安慰道。

“再大度的男人也受不了那种屈辱啊,父亲他做出荒唐事,总是需要人付出代价的。顶多是一条命罢了,妹妹不必为我牵挂。”费舒自嘲一笑,道。却是不怎么相信,若是父亲费观真的把她洗干净送上门,刘封不放过她。

两人其实没多少交情,蔡妲只是为了警告费氏,这才与费舒交往的,因此劝了一句,也不好再劝说。只能在心中同情了一下,领着妹妹黄月英走了。

刘封当然不知道他本来以为根本没问题的襄阳之行,在司马徽的府上仅凭几句话,就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个猜出来。当然也不知道事情拐了这个多个弯儿。

他现在的心情有些郁闷,刚才在司马徽府上的时候还没想到。

出了府邸后,刘封却是想到了。孟建,石韬,崔定都一起跟着庞统去江东了,这要是全部都有意向去江东仕吴,等于是满江的人才,被一网打尽了啊。

该死。

以刘封本温和的性格,也不由想吐口唾沫,骂上一声吃独食。

日渐中午,刘封觉得有肚腹有些空,就命了寇水找了一座酒家,先用膳。并且派人前往四周打听宅子的情况。不过刘封却也嘱咐不要买好的,买一座小宅子就行了。襄阳城繁华,寸土寸金。只住上一二月,买贵的实在太浪费了。

上了酒家后,刘封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命店家的上了几份襄阳美食,饮着小酒吃喝了起来。

这一顿膳食算是化悲愤于食量,用了不少。

就在这时,大门方向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却是又有人进来用膳。

刘封也没怎么注意,打算先消灭了案上的膳食,然后让店家打包一些肉食,酒水去给外边等候的亲兵们用。

“请问兄台,可否让在下坐在这里一起用膳。”旁边响起了一个温厚的声音。

刘封抬起头,却是眼前一亮。他眼前站着一个灰衣男子,这男子容貌雄伟,身形修长,散发着一股浓浓的风仪。

特别是一双眼睛,明亮有神。

刘封看了眼这男人后,抬头扫视了一眼大厅,却发现不知何时,大厅内已经爆满,却是没了座位,只剩下他这里还有半个座位。

只是刘封身边有包括寇水在内的三四个亲兵在,因此等闲人物不敢近身。更别说上来问刘封要个座位了。

刘封当然不是什么恶霸,闻言伸手道:“座。”

随即不理会眼前这人,继续埋头用膳。这天下容貌好,修养高的人多了,不一定是什么人才,名人。

刘封是不怎么相信走在街上,也能遇到什么人的。如果真遇到就是天上掉馅饼,人品太好了。

“见足下面相英武,气势不凡,不知是哪出的将军”倒是这位仁兄开口问刘封道。

刘封不由抬起头,见这位仁兄眼中闪着希望交朋友的豪爽。不由一愣,眼前这位仁兄似乎是有些自来熟。

“咳,到是忘记自我介绍了。在下乃是山阳伊籍。”伊籍说的有些羞愧,但面上却很是从容。

“你是伊籍”刘封有些膛目结舌道。

这就是天上掉馅饼襄阳城中这么多酒馆,伊籍却偏偏选了这座酒馆。这么多座位中,伊籍偏偏与他同座。

心中虽然不可置信,但是刘封也知道襄阳人才鼎盛,遇到向伊籍这样的人物虽然概率小,但也不是没有。

因此很快就恢复了神来,笑着举拳道:“罗县人,寇爽。”

却是随意杜撰了一个人名。

“罗县寇氏前阵子刚出了个江夏太守刘封,今日又见到兄台。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机会定要去罗县见识见识。”伊籍先是一愣,随即笑着道。

这阵子刘封的声名赫赫,伊籍对于刘封的祖籍,倒也是颇为清楚。

正文 第一百五十八章蔡瑁有请

第一百五十八章蔡瑁有请

“观先生品貌不凡,姿容雄伟。看来山阳的水土也是好啊,有机会定要去见识见识。”刘封微微一笑道。

眼中深处闪着该出手就出手的决然。

把目光都盯着庞统等人了,却是忘记了荆州这一整片树林了。荆襄多俊杰,后世蜀国赫赫有名的荆襄士族势力,就是出自荆州啊。

就说说这眼前的伊籍吧,论起来也是蜀汉中相当有名的人物,他才思敏捷,很有机智。出使在外,曾经令孙权折服。坐镇蜀国,与诸葛亮,李严等人共造蜀科。为蜀国的人才选拔系统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

可谓是真才实学,不是三国志记载的所谓,糜竺,孙乾,简雍,伊籍四人皆雍容凤仪,见礼于世。那么简单。

所谓雁过拔毛,饥不择食。如今的刘封见到有用的文官都能眼睛发绿,何况是伊籍这等史书中有记载立下一传的大才了。

有了伊籍,处理一郡之地,再配合上许田,许正,张道几人,这江夏郡当能治理的井井有条。

伊籍还有个制造蜀科的功绩,对于人才的选拔可能比较了解。江夏一郡也有士族士人,寒门士人。有伊籍在,就等于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补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