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喜良缘 > 分节阅读 420

分节阅读 4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是该有别的表情。

顾惜玉却又继续翻看起画册来,边看边问:“大嫂,你确定这个男子没有欺负这个女子么为什么每一张画上,她的表情都那么奇怪”

“大嫂,等明天晚上洞房花烛夜的时候,我是不是也要摆出这副表情来”

“大嫂,我可不会脱衣服,到时候可以让他帮我么”

“大嫂,是不是要将这画册上所有的姿势都学一遍才行”

“大嫂”

陪着小姑聊天的大嫂表示压力真的好大

s:看了有没有觉得很欢乐onno

第六百二十二章 出嫁

纵然再不舍,顾惜玉出嫁的这一天还是很快就到了。

叶清兰特意早早起身,喂饱了两个孩子之后,就到了冷月阁里。

今天的冷月阁也显出了与平日有异的热闹。郑夫人特地请来了京城最有名气的喜娘,还有几个陪嫁丫鬟,都围在顾惜玉的身边。

顾惜玉还没感觉到即将出嫁离家的忧愁,冲着叶清兰欢喜的笑道:“大嫂,还是你对我最好了。这么早就来陪我了”

叶清兰将满心的离愁和不舍都收拾起来,笑盈盈的坐到了顾惜玉的身边。亲昵的说道:“你可得趁着现在吃些东西。等上了花轿以后,可就没机会再吃东西了。”

顾惜玉乖乖的点头应了。墨香立刻去了厨房,端了些热腾腾的吃食过来。伺候着顾惜玉吃了一些。

郑夫人进来的时候,见到的就是顾惜玉吃的津津有味的情景,忙笑着提醒:“也别吃的太多太饱了。尤其是汤水更要少喝一些。”新娘子坐上花轿到夫家之后,按着惯例得坐着半天一动也不动。万一内急什么的,可就尴尬了。

顾惜玉被郑夫人这么一说,只得依依不舍的放下了手里的银耳红豆汤。

过了片刻,张悦和范氏也来了。

喜娘开始为顾惜玉净面开脸上妆。净面也就罢了,开脸的滋味可不是好受的。要用线将脸上细细的绒毛都绞干净,些微疼痛是免不了的。女子出嫁都要经历这一遭,咬牙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可顾惜玉从小到大也没受过这样的罪,委屈的扁扁嘴开始呼痛:“母亲,大嫂,我脸上好痛”

郑夫人心里别提多心疼了,口中却安抚道:“玉儿乖,很快就好了。做新娘子总是要经过这一遭的”

顾惜玉眼泪汪汪的说道:“我不要做新娘子了。”

屋里众人都被逗乐了。因为开脸的些微疼痛不想嫁人的,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叶清兰看着顾惜玉泪水涟涟的样子。心里又觉得好笑又有些心疼,忙凑过去哄道:“一会儿就好了,再忍一忍。”

顾惜玉委屈的说道:“大嫂,我不嫁人了好不好”

“都到这个时候了,怎么可以反悔。”叶清兰柔声哄着:“待会儿让喜娘给你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让大家都惊艳一下好不好”

顾惜玉一边吸着鼻子。一边乖乖的点头。

好不容易熬过了开脸,接下来上妆就要好多了。顾惜玉只要闭上眼睛,任由喜娘在她的脸上涂涂抹抹就行了。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喜娘才上完了妆,笑着说道:“小姐。妆已经上好了,您睁眼看一看可还满意么”

顾惜玉迫不及待的睁开眼,看向镜子中的自己。然后唇角扬了起来。她本就生的美丽,再精心雕琢一番,愈发精致无暇。再换上那件繁复又精致的大红嫁衣,众人都不自觉的摒住呼吸,唯恐惊扰了这份美丽。

叶清兰情不自禁的赞叹一声:“惜玉妹妹,等新郎官见了你,肯定会看呆了。”别说男子了,就连这一屋子的女子也都觉得目眩神迷。

顾惜玉抿唇轻笑。

从穿上嫁衣的这一刻开始。她总算有了几分新嫁娘的自觉,安安静静的坐在床边,没有再轻易张口说话了。

前来贺喜的客人也陆续都到了。郑夫人得出去招呼客人,不便多留。想了想特意吩咐叶清兰一声:“清兰,你今日就在这里陪玉儿吧外面的客人就让你大嫂陪我出去招呼就行了。”

叶清兰笑着应了。

范氏最喜欢出头露脸的事情。闻言也十分高兴,忙随着郑夫人一起去了。

顾惜玉不说话,叶清兰也不多话,只是安静的陪着顾惜玉坐着,偶尔轻声说些闲话。比起外面的热闹喧嚣,屋子里却显得静谧安闲。

枯坐了一个时辰之后,顾惜玉有些坐不住了,小声问道:“大嫂,还要等多久他才来接我”

叶清兰失笑,打趣道:“怎么了,你忽然又很想嫁人了么”这倒是稀奇了。顾惜玉对出嫁一事一直有些抵触心理。现在怎么又忽然换了个想法

顾惜玉的理由很简单:“一直坐在这儿又累又闷,还不如早点坐上花轿呢”

典型的顾惜玉式答案。

叶清兰一个没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沈长安要是知道你这么急着他来娶你,心里不知道会有多高兴呢”

提到自己的夫婿,顾惜玉连半点羞涩也没有,眼中闪出了喜悦的光芒。

两人正低声说着话,门外忽的响起了一阵嘈杂的说笑声和脚步声。墨香忙去开了门,领先进来的是顾熙年,接着是顾盛年顾永年兄弟二人。还有些顾氏同族的少年,一个个挤眉弄眼的笑着,不知在商议什么,俱是一脸兴奋。

顾熙年看着精心装扮后的顾惜玉,眼神温柔起来:“玉儿,迎亲的人已经到府里了。待会儿就会过来。”

终于来了顾惜玉松口气,很自然的问道:“那我现在是不是可以准备走了”

顾熙年:“”

叶清兰哭笑不得的帮着解释:“当然不是。新郎官想娶走新娘子可没那么容易。至少也得过了娘家人这一关才行。”这种俗礼,当然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体现了娘家人对女儿的重视,也让大喜日子多了几分喜庆热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