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大航海 > 分节阅读 360

分节阅读 3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任何人都别想瞒他。有一次费罗兹想诱使吴军帮他攻打华氏城,说他发现了一条很隐秘的通道,可以抄贵霜人的后路,很多将军都动心了,陆大将军也没说什么,只是把费罗兹说的那条道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把那些天竺人都吓得面无血色,从此再也不敢虚言诳骗了。”

“人才啊。”关羽沉默了好久,又喃喃说道:“能发现这样的人才的,更是人才。”

关平三人各自点头附和,陆逊虽然是陆家后人,但是他的名声一直不怎么样,历次大战中他都没有参加,和比他年长几岁的吕蒙相比,他几乎寂寂无名,和吴郡陆家的名声非常不相衬,谁能想到他居然是这样一个有才干的人。包括关凤和关兴在内,当初孙绍决定由陆逊主持天竺的战事时,他们也觉得这是孙绍对天竺人的借口,并没有想到孙绍实际就是看中了陆逊的能力,陆逊这个吴国大将军在很多人的心里和大汉朝那些外戚大将军并无二样,不过是裙带关系而已,并非是有什么真材实料。

两天后,在迎新年的爆竹声,关羽安祥的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六岁。

正和皇后曹节、太子刘兴以及诸皇子一起守岁的天子得到消息,无声的流下了眼泪,大年初一早上朝会时,他带着来朝贺的群臣赶到关府吊唁,命丞相顾雍主持丧事,赐治丧钱二十万,以王礼葬之,以感谢关羽对大汉的再造之功。随即又命三公议谥,三公经过商议,最后决定,谥曰武。上报天子,天子制曰:可

消息随着大汉公报传到邺城,裹在锦被里的曹操躺在躺椅上,手里捏着曹植刚刚送过来的大汉公报,却没有看一个字,只是喃喃的说了一声“云长去了”,然后便沉默得象一块冰山,直到大汉公报从他手里轻轻的滑落。

共和十四年正月初三,魏王曹操薨于邺城金井台,享年八十岁。消息很快传回洛阳,天子且喜且悲之,初十,天子下诏赏钱二十万,同时令魏太孙曹睿为魏王。接到诏书后,曹睿即日继位为魏王,以大母卞氏为太王太后,其母甄夫人为王太后,夫人毛氏为皇后。三日后,以夏侯渊为大将军,曹真为大司马,曹植为征西大将军。

正月末,刚刚接到魏大将军印绶的夏侯渊登高西望,长叹三声,溘然而逝,享年七十三岁。其子夏侯霸星夜赶回邺城报丧,魏王曹睿为之痛哭,将正在邺城服丧的曹植请进宫中,两人密谈了两个时辰后,曹睿下诏拜曹植为大将军,即日起奔赴关中主持大事,夏侯霸任征西将军。

越王孙绍、吴王孙权和蜀王刘禅的吊唁使者很快到达邺城。

共和十四年的春天,大汉国是忙碌的,而其中最忙碌的就是魏国。在内有太王太后卞氏,外有曹彰和曹植坐镇的情况下,曹睿做出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很快平定了魏国的政局,魏国政权的暗流在无声无息中化为无形。

五月,魏王使者隐蕃到达特牧城。

隐蕃是青州人,长得风度翩翩,而且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他向孙绍表达了曹睿对于孙绍派出使者吊唁的谢意,又重申了魏越交好的声明,最后表达了曹睿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早日实现西征之事的意愿。

孙绍仔细打量着隐蕃,暗自赞叹魏国真是人才太多,象眼前这个年轻人,他居然一点印象也没有,但是看他的口才,如果加以调教,只怕又是一个蒋干,是个做外交的人才。

“故夏侯大将军和今曹大将军在关中经营多年,现在究竟能有多少实力,支撑得起西征吗”孙绍淡淡的问道:“另外,夏侯幼权现在是何官职,牧守何方”

隐蕃客气的说道:“我魏国前后两任大将军努力经营关中,已有小成,但是万里运粮,千钟而致一石,实在不是个小事,所以,我家大王与群臣商议后,希望大王能从海上予以运输,转送到葱岭以西的康居一带,或者直接从天竺一带购粮,我们愿意以两倍于关中粮食的价格向大王购买。”

孙绍忍不住笑了。这个主意倒也不差,但是这个价格却有些小气,看起来双倍于关中的粮食价格,但是如果算上运费,他是一个钱也赚不到,而魏国却省下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个曹睿更如他评价的那样,大格局未必有,但小聪明绝对不缺。

“夏侯幼权在何处”孙绍开门见山的说道:“这件事太重大,没有合适的人选主持根本办不成,如果能让夏侯幼权来主持此事,我可以答应你们这个条件。”他对隐蕃露出一口白牙:“我可以不赚钱,但总不能亏给你们,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隐蕃有些为难:“大王说的自然在理,只是夏侯幼权现在身为镇北大将军,正在北疆部署对鲜卑人的最后一击,要让他到越国来,恐怕实在困难。”

“是这样啊”孙绍很失望,他想了片刻,又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你们另外派一个人来也可以,只要他能承担起这么重大的责任就行。”

第一卷 江左风流 第四卷 东西争雄 第二十六章 神秘刺客

第四卷 东西争雄 第二十六章 神秘刺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