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大航海 > 分节阅读 352

分节阅读 3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地方打败了安息王阿尔达班五世,结束了立国四百余年的安息帝国,以其祖之名建立起了萨珊王朝。这场战争的主角是身披重甲的重骑兵和几乎不披甲的轻骑兵,步卒和车兵在其中几乎是陪衬。

“二位有什么看法”孙绍笑着问道。

李严看了一眼赵云,赵云抬起按在文件上的手,示意他有话就说。李严连忙笑道:“大王莫非是担心将来西征,会与这样的军队相遇,所以有意加强骑兵的实力吗”

孙绍一拍手,大笑道:“久闻李正方闻弦音而知雅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诸葛丞相夸你没夸错,昭烈王刘备临终托命,所托有人啊。”

李严矜持的露出几分笑容,诸葛亮居然夸他,这让他有几分自得。

“不仅仅是这个刚立国的萨珊国,还有更近一点的贵霜国。”孙绍转身又从关兴手中拿过一份文件,推到他们:“正方君知道贵霜吗”

李严一咧嘴:“略知一二,据说这个贵霜人就是原来的月氏人。月氏人被匈奴击破后,一支西逃,建立了大夏,称为大月氏,一支留在祁连山以西,称为小月氏,孝武皇帝击匈奴时,派张骞出使大夏,想和大月氏联合攻击匈奴,可是他们贪图安逸,不愿意回来。”

“李君博学多才,果然是无所不晓啊。”孙绍又赞了一句,接着说道:“看来李君人虽在成都,于天下事却了然于胸。”

李严哈哈一笑,谦虚了几句。孙绍转过头看着赵云,神色却变得凝重起来:“赵将军,你用骑多年,对这场战事可有什么看法”

赵云叹了一口气:“这个萨珊人重骑兵,轻步卒,马匹必然很多,我们如果没有足够的骑兵与之抗衡,仅凭步卒与之周旋,未战先居下风。如今大汉四国之中,以骑兵见长的只有魏国。车骑将军征伐鲜卑,骑卒四万,这已经是我能想象得到的最盛军容,可是一想到要和动辄以万数的萨珊骑兵对阵,我”他摇了摇头,“说实在的,胜算不大。”

“连赵将军都觉得为难,看来这件事确实不易。”孙绍收起两份文件,挠了挠鼻翼,神色也有些不甘:“魏国能组织起三万铁骑,已经难以为继,亏得车骑将军先发制人,一举击破了鲜卑人的主力之后,以攻为守,倚仗长城牢牢的守住幽并二州,又逼得匈奴人斩首纪功,把以骑制骑,这才平定了北疆,就这样,他们也伤了不少元气。车骑将军有信来说,西征之事可能还要再往后拖两年。现在来看,就算是几年之后,我们的财赋足以支撑三万骑兵的远征,也并无胜算。赵将军,我们缺骑兵啊,特别缺赵将军这样善将骑的名将。”

赵云微微一笑,“将军是打出来的,只要有财赋支撑,就不怕没有将骑的将军。大王如果有意,云虽然老朽矣,可是还乘得马,使得矛,愿为我大汉效此余生。”

李严这时也明白过来了。孙绍是要和蜀国合作,但是他不想让蜀国的学子进兵学院学习丛林战术,而是希望蜀国和魏国一起组建训练骑兵的学院,为以后的西征做好准备。这个理由很正当,让蜀国无法拒绝,毕竟西征时用不上丛林战术,如果蜀国坚持要学习丛林战术,倒显得有些居心不正了。

他看了一眼赵云,脸突然有些发热,现在看起来赵云大概在跟随陆逊等人游历天竺时,便有了心理准备,所以这时孙绍一提,他就应承下来,但不失时机的咬住了孙绍骑兵虽然和越国关系不大,可是西征的却是孙绍提出来的,而且现在还是孙绍主要要求他帮忙。

自己这些天全白担心了。

“将军如此慷慨,绍佩服,有将军这样的成名英雄相助,我的信心倒是增加了几分。”孙绍笑道:“既然如此,就请将军派人联系诸葛丞相和张大将军,将我的意思告诉他们,顺便告诉他,我已经拿下了盘越国,准备和蜀国一起合作打通这条商道。”

“那蒸汽机的事呢”李严忍不住说道。

孙绍看了他一眼,心道这个人是聪明人,可是忍不住气,难怪历史上要被诸葛亮搞定了。他笑笑道:“当然一并谈判了,我对魏蜀吴三国以及洛阳都是一视同仁的。”

赵云拢着胡须,插了一句嘴:“大王准备将这个训练骑将的营地安排在哪里”

“天竺。”孙绍似乎早有主意,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我虽然暂时没有办法吞下天竺,可是有吴蜀两国的帮忙,逐步蚕食天竺的北部却是没有问题的。吴国的三万大军已经到了,蜀国的人马可以直接由永昌郡进入盘越。不过,蜀国也不以骑兵见长,人数不会太多,只能以训练将领为目的,真正要组军,还要魏国的帮助,将来再视情况而定,也许是迁到关中,也许是另选良址。”

赵云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孙绍随即给魏王曹操和蜀王刘禅写信,告辞他们天竺的近况,越国虽然发展较快,但是人口基数太小,短期内要想吞下天竺的难度很大,而魏国在基本平定北方之后,因为严寒天气的影响,并州、幽州和冀州北部减产严重,要想在短期内组织大的战事也不太可能,因此西征之事必然要延期。但延期不等于坐等,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发展大汉的实力,并为西征做好准备,粮食、士卒都是一方面,而将领的培养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建议由洛阳朝庭领头,大将军关羽、车骑将军曹彰为主导,联合四国的人才进行培养不仅是在军事上,而且要在文化、技术等多方面进行有组织的培养。他提出一个观点,享有食邑的王室列侯以及那些不用劳苦就能温饱无忧的人不应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应该利用自己这种难得的条件,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他恳请天子刘协和魏王曹操、蜀王刘禅以及吴王孙权制定相关的政令,推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调动大汉最富有朝气的力量,共同为建设一个富强的大汉而努力。

孙绍的字写得不错,但是文章写得很一般,虞翻看了之后直摇头,他让人把沈玄找了来,将意思说了一下,然后大喇喇的说道,发挥你笔妙的特长,写一篇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务必要把那些能看到这篇文章的年轻士子的血激得热起来。

沈玄哈哈一笑,坐下来喝了两杯茶,然后一挥而就,孙绍看了之后,自愧不如,自己除了会喊几句口号之外,论用典之精到,言语之雅致,他和沈玄不是差一点两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