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大航海 > 分节阅读 301

分节阅读 30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登的实力就能提升一个层次。他有些兴奋的问道:“大王能卖多少,出价几何”

孙绍想了想,慨然道:“自家兄弟,不能太黑了,五十万钱一架,每架奉送箭十匣,如何”孙绍兴致勃勃的说道:“我这儿打完仗了,暂时用不着,你们如果要的话,我可以卖一半给你们,大概有二百架左右,你看够不够如果不够,可以先交一部分定金,我在两个月内让虞翻给你们交货,直接由钱唐起运。至于箭吗,那就不用从这里运去了,从钱唐拿吧,运费也能省不少。我会通知虞翻,让他给你们优惠一些的。”

孙绍说得唾沫横飞,好象揽了一笔大生意似的,不遗余力的推销着自己的产品。谢景却是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孙绍也太黑了,一架五十万钱,还亏他好意思说是自家兄弟,便宜卖了。如果不是自家兄弟,是不是要卖一百万,两百万谢景算是亲身体会了孙绍的厚颜无耻,面对孙绍的大力推销,他只能苦笑一声,语带讥讽的说道:“多谢大王一番美意,可惜我家太子这次为了配合大王攻占扶南,已经花光了交州的赋税,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买大王的连弩。”

孙绍脸上丰富的表情顿时停滞了,他失望的看着谢景,过了好一会儿才怏怏的说道:“无妨,既然子高嫌贵,那我也不好勉强,这做生意嘛,总得你情我愿不是。连弩你们不要,那战马总要吧如果有需要的话,我让人从东北买马”

谢景哭笑不得,这个越王真是做生意做上瘾了,这连弩卖不掉,又想做战马的生意了。东吴倒是想买战马,可是看看孙绍这副见钱眼开的样子,恐怕他开出来的价格也是天价,还是别自讨没趣了。

“暂时还不知道,要等回去才能清楚。如果有需要的话,到时候一定请大王帮忙。”谢景一点诚意也没有的搪塞道。

“没关系,没关系。”孙绍不以为然的摆摆手,很仗义的说道:“那就这样吧,你回去告诉子高,让他放心的去。我现在有扶南这么大一片土地,没有什么兴趣掺合吴蜀那点破事。你跟他说,如果他要买战马或者军械什么的,直接让人来找我,我一定优先卖给他。”

谢景嗤之以鼻,拱拱手,告辞而去。

关凤从后室走了出来,看着谢景的背影,慢慢的走到孙绍的身边,愁眉紧锁,欲言又止。孙绍笑了笑,将她拉到身边,按坐在席上,笑道:“我的王后,你在担心什么”

“夫君,你真打算卖连弩和战马给吴国”

“卖啊,为什么不卖”孙绍不假思索的说道:“这次拿下了扶南,我们要花时间整顿内务,至少有两三年时间不能大规模的出征,这些武器放着也是浪费,与其留着变朽,不如卖掉。”

“可是”关凤见孙绍说得认真,不由得有些急了:“他们如果有了连弩,那父亲”

关凤说了一半,没敢再说下去。不管怎么说,她现在是越国的王后,而且越国和吴国有再大的矛盾,那也是同宗,要让孙绍去帮关羽显然是不现实的。可是,她又不希望孙绍帮孙权父子,她是知道连弩的厉害的,孙登真要装备了两百架连弩,只要应用得当,足以当得上一万雄兵。关羽在猝不及防之下,很可能会吃大亏。

“你担心什么”孙绍得意的笑了:“别说孙登买不起,就算他买得起,我又怎么能让我那岳丈吃亏我不是只卖一半吗,还有一半,不就是留着给岳丈的”他涎着脸,凑到恍然大悟的关凤身边,调笑道:“我说王后,你说,我应该卖多少钱一架给蜀王,一百万还是两百万”

关凤被他的狮子大开口逗笑了:“你真想把所有的连弩都卖掉”

“卖为什么不卖”孙绍理由气壮的说道:“这次连弩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我已经让人把问题搜集起来,汇总到马钧那里,让他再做改进。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估计最多一年时间,新式连弩就能批量生产。这些连弩就是不卖掉,也只能留着坏了,与其如此,不如卖个好价钱。”

关凤目瞪口呆,看着孙绍,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孙绍不仅是想赚孙权父子的钱,还想赚刘备的钱,真是两头不吃亏啊。不过,这是不是有些太过了

“他们要打仗,我是拦不住,既然如此,那就只好另想办法了。”孙绍收起了笑容,冷笑一声:“我就让他们打几年,几年之后,保证他们连底裤都得送给我。不破不立,或许让他们打得半死不活的,反倒是件好事。长痛不如短痛,该死的人终究还是要死的。”

关凤沉吟片刻,一时黯然。她听懂了孙绍的意思,孙绍对吴蜀开战痛心疾首,可是凭他一个人的力量,现在根本不可能阻止他们,既然如此,也许让他们两败俱伤,然后从中渔利,甚至吞并了长江以南,和曹操划江而治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这样一来,只怕英雄了一辈子的父亲关羽最后要惨淡收场。关凤愁肠百结,却又无法可想,只得暗自垂泪。

“银屏,不要想太多了。”孙绍见关凤难受,大致也能猜出一些她的想法,虽然她的想法有些过于简单,但是他也没有必要和她解释太多,毕竟这些都是没影子的事情。“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我想把王城挪到特牧城来,你看如何”

“到特牧城来”关凤愣了一下,不解的看着孙绍,一时没想明白他的用意。

“扶南土地广大,不亚于扬州,北有高山丛林,三面临海,与我越国以水师起家的情况相吻合,而且这里土地肥沃,民户殷实,用不了几年,就能积储大量的粮食,正是我越国发展的最佳所在。”孙绍一一说了迁到特牧城的好处,关凤对此并无异议,只是觉得这样离开了中原,似乎有背井离乡的感觉。然而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孙绍要以扶南为根基也的确有他的道理,她便默默的点头应是。

“夫君思虑周全,臣妾赞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