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大航海 > 分节阅读 286

分节阅读 28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己到现在也只是想守住长山防线,没有想进一步的重创扶南人,毕竟双方的实力在那儿摆着,一旦离开这修了半年多的防线,他们能不能挡得住扶南人的冲击都是个问题。然而关凤说得也对,如果你想都不敢想,那还谈什么可能如果想日南长期安定下去,那重创扶南人,打痛他们,显然是最好的办法。诸葛恪想起了名将李牧成名的代北之战,数年不战,一战而匈奴人十年不敢犯边,这样的仗才是扬名声的仗。

“王后,难道越王殿下亲征特牧城,还不能重创扶南人”诸葛恪强忍着心中的激动,淡淡的说道。他十分担心关凤这是用日南作诱饵,把扶南主力滞留在扶南,减轻孙绍的压力,那样的话,吴国可真是为越国做嫁衣裳了。

“他是想重创扶南人,但是你也知道的,他只有一万多人,如果不出意外,攻特牧城基本没有可能,最好的结果也就是砍下扶南国这只大象的象鼻子,取得海中之权。”关凤也不隐瞒,把孙绍的基本计划说了一遍。她所说的确实是孙绍的想法,诸葛恪也不是傻蛋,他一听就知道这个作战计划是比较实在的,并没有太多的异想天开,以孙绍一万多水师想要攻克特牧城确实太难了,所以他稍一琢磨,就相信了关凤的诚意。

“王后,如果能打一场大胜仗,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诸葛恪谨慎的说道:“不过,扶南人兵力两倍于我,又有战象助阵,我们要想重创他们可不是件易事。恪不才,敢问王后可有什么预定之计吗”

关凤胸有成竹的笑笑:“元逊谨慎,这我能理解。元逊,扶南人虽然有三万多人,可是并不可怕。你也看到了,扶南人的战力与我越吴联军相差甚远,他们之所以强悍,主要还是因为那些战象,如果没有克制这些战象的办法,那扶南人当然要大占上风,可是如果能克制住这些战象,那扶南人还有什么”

“王后准备用什么办法克制这些战象”诸葛恪追问道。

关凤竖起三个手指头:“诱敌深入,以快打慢,强弩重砲。”

诸葛恪沉思片刻,眼神渐渐的亮了起来。他冲着关凤施了一礼:“请王后先入营休息,我立刻将王后的三策报与太子。”得到关凤的同意后,他匆匆的离开了越军大营,直奔孙登的住处。

“重创扶南人”孙登愣了一下,似乎听到了好笑的事情,忍不住笑了起来。“可能吗”

“可能。”诸葛恪将关凤提出的三个对策详细的解释了,最后说道:“太子,如果能够重创扶南人,那么日南就能长治久安,太子的威名将传遍交州,还有谁能置疑太子的用兵能力太子,如果不能重创扶南人,那么就算这一战能赢,那也只是暂时的,扶南人稍作喘息,又会卷土重来,日南必然成为太子心头的一根刺啊。”

孙登沉默不语,他当然知道日南麻烦,要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这就是一个坑。

“太子,元逊说得有理。”谢景慢吞吞的说道:“交州已经是第二次征兵,这次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不会第三次兵可征了。民怨沸腾,万一有所不测,只怕”

孙登瞟了谢景一眼,放下了手中的书,怔怔的看着诸葛恪:“元逊,你实实在在的对我说,你有把握吗”

诸葛恪一愣,抬起头迎着孙登的目光,略作思索,重重的点头道:“臣有把握。”

“那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办。”孙登用手指着诸葛恪:“吕将军有伤在身,不能指挥战斗,我让你全权负责这次与越军合作的战事,你可千万不能大意。”

诸葛恪向后退了一步,拜伏在地,大声应道:“喏。”

孙登设宴,为关凤和孙尚香等人接风洗尘,随后就以身体不佳为理由,将军权交给了诸葛恪,由诸葛恪全面负责与关凤合作。关凤知道,孙登这么做,一方面是不愿意以太子之尊与她一介女流并肩作战,二是无法承担战败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事先要找一个退路。如果打赢了,诸葛恪有功,他也有功,如果打输了,他当然还是逃脱不了责任,但主要责任将由诸葛恪承担,他最多只是用人不明的过失,和直接指挥失败的后果还是有区别的。

关凤能理解孙登此时的作法,她答应了,再说了,她也觉得和诸葛恪合作比较爽快些。倒是孙鲁班对孙登表现出来的懦弱十分不满,暗地里嘀咕了几句。她一直希望孙登能和孙绍一样身先士卒,亲临一线,可是孙登在这一方面实在和孙绍不能比。

按照关凤的计划,主战场还是由吴军出战,只是她支援了诸葛恪不少箭矢和强弩。双方在长山再战半个月,吴军还是利用强弩和火攻对付扶南人的象兵,而范长也耐心的用战象不断的试探、消耗吴军的精锐力量。诸葛恪请关凤带来的越军士卒代替了那些只能助助威的郡兵,帮助防守,同时把那些长于挖坑、短于战斗的郡兵撤到了后方,在选择好的地方开始了大规模的挖坑运动,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长山的吴军慢慢的露出了难以为继的颓势,终于在一次猛攻之后,被范长的战象突破了阵势,一溃千里。

看着豕突狼奔的吴军,范长并没有急于追击,他先派出了斥候打探日南境内的消息。一天后,斥候回报,日南境内的稻田刚刚收割完毕,百姓已经撤离,吴军之所以坚持到现在,应该是掩护百姓收割的,而且吴军正在急速后撤,一天就奔了近百里,他们一路上丢下了不少军械和旗鼓,看得出来,他们的士气已经崩溃,不堪再战。

范长仰天大笑,他一面命令人四出掠食,一面带领大军越过长山,衔尾直追,他的速度并不快,吴军跑得再远也没关系,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伤这些已经溃不成军的吴军,而是整个日南,他要一直赶着吴军走,把吴军赶出日南,甚至赶出九真。

在接下来的十天时间内,吴军组织了几次伏击和反攻,但是在一百多头战象领头的扶南军面前,他们的反击显得十分无力,往往是一触即溃,最后已经流于形式,诸多迹象表明,吴军只是职责所在,不得不做出竭力抵抗的意思,实质上并无斗志。

经过大半个月的谨慎行军,范长走出了长山的丛林,离西卷城不过百里。范长坐在战象的背上,看着一望无际的平原,闻着已经带了些许海腥味的热风,心情十分舒畅,这次攻入日南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大半,吴军被他撵着跑,已经不可能再是他的对手了。只要攻克西卷城,日南郡就是他的了。

范长开始考虑如何攻克西卷城的问题。战象野战很有用,但是攻城时威力大受影响,除了冲击城门之外,战象庞大的体积会成为架设在城头的守城弩的重点打击目标。与普通的手持弩、蹶张弩不一样,守城弩的威力很大,只要射中一两支箭,一头战象就算牺牲了。训练一头战象不容易,他不想把战象耗费在西卷城下,他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才行。

范长非常用心,直到深夜还和手下的将官在营里讨论攻城的方案。要论攻城守城,他们知道自己和汉人不能比,如何克制守城弩一项就让他们伤透了脑筋,别说他们现在用的皮甲,就象是汉人穿的铁甲,在守城弩的面前也不堪一击,何况战象的体积又这么大,想给它们披上一层铁甲也不一件不现实的事情。

商议到最后,他们决定还是采取围城的办法,现在他们的兵力占绝对优势,围住西卷城不成问题,吴军如果还有援军来,那倒省得他们走路了,直接在西卷城下击杀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