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大航海 > 分节阅读 204

分节阅读 20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

曹彰不敢怠慢,带着征集来的两万步骑大军越过辽东属国,长驱直入,赶到大辽水和大梁水之间的辽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辽隧城,这才派人通知孙绍,我到了,可以进兵了。

越海等人破口大骂。曹彰抢先占据了辽隧,就等于卡住了水路,明显用心不良,这哪象是盟友,简直比防敌人还严密啊。孙绍却很淡定,他对这个结果早有心理准备,曹彰是耿直,可是他不傻,不防着他才怪呢。太祖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而最重要的便是与人斗,更是其乐无穷。与敌人当然要斗,自己人又何尝能安生不说曹彰了,他和孙权不也是心怀鬼胎,叔侄俩斗得不亦乐乎

虽然觉得很悲哀,可是孙绍知道,世道就是如此,更理智一点说,内斗远远比外斗更残酷、更无情,所谓攘外必先安内,虽然听起来很无奈,但不得不承认,大多数时候这才是主要矛盾。

“他占了辽隧有什么不好”孙绍笑笑:“最睡不安的不是我们,而是公孙恭吧”

孙绍的分析十分准确,公孙恭确实睡不着。

辽东虽然偏远,可是不代表辽东就闭塞,特别是随着大量商人的到来,公孙恭不仅知道了中原局势的变化,更知道现在离自己不远的大海不是无主之海了,这些都是越王孙绍的地盘,而孙绍正带着庞大的水师舰队巡视这片大海。

和曹操等人一样,公孙恭虽然毗海而居,但是他对大海没有太多兴趣,谁是大海的主人,他不太关心,所以越王孙绍虽然派来了使者,他却无动于衷,他已经派人了解过了,越国的水师是厉害,但是还没有厉害到能上岸,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骑兵,要想在辽东争雄,没有骑兵是很难立足的。所以孙绍虽然有两万水师,但是他的到来对公孙恭的触动远不如曹彰的两万步骑来得大。一听说曹彰攻克了辽隧,公孙恭真的急了。他虽然不知道“睡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这句名言,但是道理古今一致,他也不能让曹彰带着两万步骑蹲在他的旁边。

是战是和,公孙恭犹豫不决,召集群臣议事。

如果公孙恭的父亲公孙度在,他不会这么犹豫。公孙度是个很霸道的人,他之所以能在辽东立足,就是靠杀人杀出来的威风。他不仅对蛮夷下手狠,对属下的百姓下手也狠。辽东郡虽然偏远,各方面不能和中原相比,但是豪门大族看不起寒门的习俗和中原相差无几。他出身小吏,又是因董卓的部将徐荣而得官,辽东郡的人因此不把他放在眼里,公孙度应付的办法很直接,就是杀,谁不服就杀谁。他一到任,先把当年任襄平令的辽东属国人公孙昭召到襄平,活活的抽死在襄平市,然后又把以前对他不好的名豪大姓田韶一家杀得干干净净,手段之猛烈,让一郡为之震栗。曾任河内太守的名士李敏因为害怕,举家流亡到海中,想逃出公孙度的控制。公孙度找不到他人,一怒之下,命人掘了李敏父亲的坟,剖棺焚尸,把他留在本地的宗族杀了个血流成河。

公孙度习惯于用暴力解决问题,如果他得知曹彰打到门前来了,他肯定是发兵攻击,不会有其他反应,根本不可能象公孙恭这样手足无措。而他的长子、公孙恭的兄长公孙康同样是个手狠手辣的人,袁绍的儿子袁熙和袁尚被曹操击败,走投无路,来到辽东,准备谋夺辽东,东山再起,没想到公孙康比他更猛,掷杯为号,伏兵尽出,就把袁氏兄弟搞定了。如果公孙康在位,面对眼前这个情况,他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是战是降的决断,也不会象公孙恭这样计缓。

看到公孙恭紧张兮兮的样子,从公孙度世开始就辅佐公孙家的功曹柳毅、将军阳仪等人连连摇头,感慨公孙家一代不如一代,公孙恭一点公孙度的遗传也没有,当初立他为辽东太守实在是个错误的选择。公孙恭不管从哪方面看,都不象是公孙度的儿子。

确实,公孙恭不仅性格不象父亲公孙恭和兄长公孙康,就连长相都不怎么像。公孙度和公孙康都长相威猛,而公孙恭虽然个子也不小,但是却和威猛搭不上边,他甚至显得有些懦弱,一身的肥肉,一张圆脸,却没一根胡子,白净光滑的下巴堪比女人的胸脯。稀疏的眉毛,细长的眼睛,就连声音都有些尖细,象个阉人。

更准确的说,他其实就是一个阉人。这是公孙恭最大的秘密,除了他和他的夫人姬妾之外,没有人知道的秘密。在外人的眼里公孙恭非常好色,身为辽东霸主的他除了夫人之外,还有二十多个妾,很多人甚至因此说他是贪色误国,却没有人知道,其实公孙恭根本不能人事。

“柳功曹,你快说啊,是战是和,总得有个说法才是。”公孙恭满脸的肥肉颤抖着,殷切的看着柳毅。

柳毅有六十多了,当年跟着公孙度在辽东开始打拼的时候,他还是个风流倜傥的俊少年,如今的他功成名就,身体也发福了,心态也没有了当年的冲劲,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也十分为难。当着这么多的人面,公孙恭向他垂询,他又不能不开口,要不然就愧对辽东第一谋士的名声了。他咳嗽了一声,慢慢说道:“明使君,臣以为,当先和越王孙绍谈一谈。”

“谈一谈”公孙恭追问道:“谈什么,怎么谈”

将军阳仪也觉得十分不解,他按着腰间的剑,浓眉拧在一起:“柳兄,孙绍虽然也有两万人,可是他是水师,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上岸,我们不和更近的曹彰谈,反倒舍近求远,去和孙绍谈”

柳毅抬起头,直视着公孙恭,公孙恭的肥脸上泛着油光,让他觉得很不舒服:“孙绍是越王,手中有天子的诏书,曹彰虽然兵力强,但是他的官爵不如孙绍,是战是和的权利不在他的手里,而在孙绍的手里。”

阳仪不屑一顾:“官爵算什么,曹彰虽然只是个六百石的刺史,可是他有两万步骑,他能听孙绍的我看他抢先据辽隧城,大概就有争功的意思。”

“你说得很对。”柳毅笑眯眯的点点头,“正因为如此,我才建议使君和孙绍谈,而不是和曹彰谈”

“你究竟是什么意思”不仅阳仪糊涂了,公孙恭也糊涂了,其他几个人也大眼瞪小眼的看着柳毅。柳毅身为从公孙度开始就是辽东第一谋臣的身份让他们虽然不解,却不敢置疑,只是眼巴巴看着柳毅,希望他能给个解释。

“曹彰有实力,不把孙绍放在眼里,孙绍能满意吗他当然不希望曹彰立功。”柳毅带着几分傲气的解释道:“只要我们表示出一点诚意,孙绍想必很愿意停战,这样他就可以独占功劳,而曹彰虽然有两万大军,却只能旁观,劳师无功。”

“如果曹彰不听呢”公孙恭问道。

“如果他不听孙绍的命令,那我们只要对付曹彰就可以了,说不定,孙绍还会帮我们来对付曹彰。”柳毅貌似恭敬的向公孙恭欠了欠身,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只要递上一份降表,就可以保全辽东,说不定还能通过孙绍获得天子的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公孙恭和阳仪等人都听明白了,他们互相看看,都觉得柳毅这个办法好,如果能把孙绍和曹彰分开,就不用面对四万大军了,要应付起来自然容易得多。公孙恭的平州牧、辽东侯都是自封的,以前曹操是忙于征战中原,没有时间来收拾他,现在中原平定了,曹操迟早要腾出手来解决辽东,绝不可能让他们继续逍遥下去。如果公孙恭的官爵得到天子认可,那曹操可就没什么理由了。

“就依柳君。”公孙恭见众人没有异议,当下便做出了决定,由柳毅负责与孙绍的谈判。柳毅领命之后,立刻派人赶往襄平市,找到了越国的商人。柳毅心知肚明,这些商人里面肯定有越王孙绍安排的细作,之所以一直没有对付他们,只是因为他们很本份,而辽东也需要他们带来的精美货物。

柳毅的猜测非常准确,一个姓魏的会稽商人把他派去的使者引到了一个年轻人面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