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剑啸西风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张顺道:“不到一刻。张将军料想今晨叛军要攻城,定下乱石砸狗的办法,叛军禁不住,快快地便撤了。”莫之扬见城墙上四处堆放着石块,道:“现在能不能打”南霁云、张顺大笑道:“怎么不能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咱们比一下准头。”各捡起一块石头,两人发一起喊,掷石出去,顿时有两名叛军被砸翻。城上守军纷纷喝彩。南霁云大叫道:“狗子爷爷们要吃饭了,你们先不要急着送死,吃过饭再来打”

吃过早饭,三人去见张巡,见将军署中张巡与一众将官正在说话。见三人过来,张巡起身道:“三位来得正好。”众人重新坐了,张巡道:“尹子奇包围睢阳已有十三日,这几天见攻不下来,又调来了三万兵马,咱们睢阳军士现下不过七千人,真可谓军情火急。叛军多还不是最要命的,要命的是城中粮草已所剩无多,难以支持十日。诸位看怎么办”南霁云道:“咱们攻下睢阳的当日,已派傅诚兄弟去向哥舒翰元帅、贺兰进明将军求援,想来这几日就该有消息了。”张巡叹道:“我领兵打仗已有二十余年,诚知士气军心于用兵之重要。打仗不怕死,就怕没粮食。”南霁云等一众将领均称是。莫之扬心下感动,暗道:“皇上知道张将军、南大哥他们这样忠心耿耿么”

其时,唐明皇的日子也极不好过。原来安禄山兵分两路,一路由叛军大将崔乾佑带领,直逼潼关。潼关由唐军元帅哥舒翰把守。当时大将郭子仪、李光弼都认为潼关只能死守以待敌疲,不宜出兵,哥舒翰亦持此见解。可唐明皇却令潼关出兵,哥舒翰不敢坚持己见,于天宝十五载七月五日带兵出关,八日即在灵宝今属河南与崔乾佑军遭遇。哥舒翰二十万军惨败给崔乾佑两万人,仓皇逃回潼关时,仅剩八千人,崔乾佑随后追到,七月十日,攻下潼关。

彼时从潼关到长安每三十里设一座烽火台,天刚黑便都点上一堆火,叫做平安火。七月九日,京城没有见到平安火,唐明皇开始恐慌起来,经简单准备,于七月十四日逃离长安。七月十五日,唐明皇一行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平西,随行将士又累又饿,愤怒至极,发生了马嵬驿兵变,杀了杨国忠,将驿站团团包围。明皇无奈,赐杨贵妃自缢。后来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这段描写即为杨贵妃之死的真实写照。可怜唐明皇从此懵懵懂懂,哪里会知道张巡、南霁云他们有无粮食吃

且说张巡等人正在商议,忽然传信兵报道:“叛军又要攻城了”张巡正恼火,当即骂道:“来得好”率南霁云、莫之扬来到城头。叛军已做好攻城准备,一声令下,吆喝着冲上来,百余架云梯一齐扑上城头,向上爬来。张巡下令道:“放擂石”城上守军扔起石头,顿时石块如蝗,叛军纷纷坠下。却独有一队早有准备,各在头上戴上一只藤条编的笆斗,冒死冲上来。当先一人手执大刀,爬上城头,转眼便砍倒三名守军。南霁云叫道:“张将军,我去送他下去”莫之扬道:“南大哥,小弟初来乍到,让小弟去”持剑奔到。这时叛军已有七八人攻上城头,皆为勇猛之士,叛军大受鼓舞,呼喝着爬上来。莫之扬掠到近前,一剑刺死一人,飞腿踢处,又一名叛军跌下城去。那持大刀的见他剽悍,叫道:“受死”大刀砍到。莫之扬笑道:“是你不是我”一招“宾至如归”,长剑直没那人心窝,顺势下拉,那人被劈成两片。莫之扬更不稍停,一剑一人,八名攻上城的无一生还。城上守军看得清楚,高声叫喊,一时投石如雨,将余者砸了回去。莫之扬跃上箭垛,仗剑来回奔走,左手“撒豆成兵”打下去不少敌人,有攻上来的就一剑刺死,抽隙掠取飞箭回射,一人竟守住了十几丈的一段城墙。叛军急令鸣金收兵,张巡大声道:“尔等叛兵听了:此乃大唐神勇将军莫之扬,前来支援本郡。随后十万大军不日将至。尔等如知死活,快快滚去”

叛军自包围睢阳十几日来,这次是头一回有人攻上城墙,全因了那一队士兵头戴笆斗之故。当下,叛军中下令动手编造笆斗,组织冲锋队。张巡、南霁云、莫之扬见了,均觉堪忧,幸而当日叛军未再攻城。当夜休息时,莫之扬对安昭说了今日作战情形,安昭想了一会,觉也不睡了,爬起来秉烛写写画画。莫之扬问道:“干什么”安昭道:“你睡你的,等好了我叫你。”至三更天时,莫之扬被她叫醒,见桌子上摆了两张草图。有一张画的是长杆钩镰枪,有一张画的是一个带柄铅丝笼。问道:“这是什么”

安昭道:“叛军戴着笆斗攻上城头,昨日不是组织笆斗藤甲兵么他们以为这样就能防住乱石砸狗的办法。我琢磨了半夜,或许这个办法能挡住进攻。”莫之扬神智一清,仔细看那两张草图,道:“怎么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