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854

分节阅读 85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然距离君士坦丁只是一海之隔,却代表了两个大陆的分野。踩在皇帝脚下的,已经是小亚细亚的土地了,上一次站在这,还是二十七年前的事情了,

在此之前,他已经秘秘密处死了主管小亚细亚和东部诸国情报活动的负责人在内一批人,哪怕他曾经是最信赖的家族侍从,因为在情报领域的怠慢和疏失,让皇帝处于了尴尬的境地,他甚至是从那些塞利斯人送回来的商业消息中,才得知一些有利于帝国的局势变化。

曾经何时,通过商业活动和宗教人员,帝国的眼线遍布各大洲大洋各种国家和势力之中。并利用商人并收买一批间谍,付以极高的报酬,在敌国和友邦宫廷的要害部门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情报网。

当年这一切,都随着皇帝的垂老迟暮,而变得迟缓而效率低下起来。

亚平宁,巴尔干,意大利和伊比利亚,代表着环地中海霸权的四个支点,现在拜占庭已经获得三个,而伊比利亚半岛也因为和后倭马亚王朝异教徒的结盟,而暂时不构成有威胁的存在。

围绕着地中海,四大势力进行连横合纵,在后倭马亚王朝与拜占庭之间,隔着一法兰克王国为首的庞大野蛮人政权联盟,而在法兰克王国和阿巴斯王朝之间,也隔着拜占庭这个继承罗罗马大量遗产和庞大军事资源的东方帝国。

而地中海南部的北非沿岸,那些部族联盟和港口城邦势力构成的松散而庞大的,则成为两大阵营外交和军事领域激烈争夺和拉拢的对象。

就像阿拉比亚人称之为希腊人,法兰克为首的野蛮人国家称之为拜占庭人,帝国的臣民更喜欢自称是罗马人一样。意大利的全面光复,也代表着罗马人的称呼,真正的实至名归,因此利奥皇太子,并没有被急于招还宫廷,而是继续留在北意大利,构建要塞群和屯垦区,将昔日罗马帝国发源的腹心地区意大利半岛,经营成帝国密不可分的另一个中心。

因此皇帝不惜绕过大部分权利以及名存实亡的元老院和御前大臣联席会议,而将直属自己的精锐军队,通过中央舰队的协助,直接派遣到了地中海东岸,因此皇帝的小花招成功瞒过大部分自己人的同时,也成功的麻痹了那些阿拉比亚人。

当然,那些新出现在地中海中没多久塞利斯人也出了大力气,据说他们从南方召集了更多的船只和同胞,并且正在埃及组织人力进行法老运河的拓宽,以便让载重和体积更大的船只进入地中海,代价是一些的海路通行和贸易方面的特权而已。

从前方送回的报告说,那些敌人几乎没有做好面对帝国大举入侵的心理准备,就被击垮了。另一个因素,则是拉赫曼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约旦和黎巴嫩地区取得的巨大成功,也间接刺激了这位年暮皇帝俄野心和欲望。

眼下正是最好的时机,无论是北方武装自立的亚美尼亚人;或是南方半岛西岸因为猖獗的海盗和奴隶叛乱,而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汗志和也门;或是西海岸全面沦陷在拉赫曼手中的叙利亚诸省;再加上东方塞利斯人大规模入侵的呼罗珊消息,也通过可萨人的渠道,终于得到确认。

作为帝国在东方最强大的宿敌,阿巴斯王朝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中。身为年老力衰而越发谨慎和保守的君士坦丁五世皇帝也无法坐视下去了。

他并不奢望自己麾下的将士能够深入满是沙漠和风尘的干渴贫瘠腹地,籍此一举消灭这个强敌,但是最大限度的削弱,乃至分裂肢解它,让阿拉比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再成为小亚细亚的边境线上有力的威胁和存在,却还是存在可能性的。

保加利亚屠夫的名声,让帝国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可以暂且遗忘北方那个彪悍的野蛮国度,或许还要加上一个阿非里加屠夫的头衔。

这也是老皇帝给子孙和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宝贵财富,好让身后利奥领导的帝国可以集中力量,继续从西方的野蛮人国家中彻底光复罗马全盛时的版图,实现当年查士丁尼皇帝未了的夙愿。

如果不是如潮水一般的东方游牧民族,牵制了帝国套多的精力和资源,以帝国的军事体制和能够动员的资源,面对周边那些野蛮人国家轻易可以取得压倒性的优势,要知道虽然帝国行省大都集中在地中海和爱情海周围,但是十三个大军区,却又七个都集中在安纳托利亚为中心的小亚细亚地区。

伟大的查士丁尼皇帝一生征战无数,好容易击败了东方的波斯帝国,并聚集了足够西征的资源和军队,却因为一场全国性的大瘟疫而半途而废,最终郁郁而死。这才让帝国元气大伤的俄灾难,更也那些教会人员鼓吹为上帝的警示,而让拜占庭人留下世代的阴影,成为后来继任皇帝们收复故土的阻力。

因此君士坦丁五世,心底未尝没有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打破这个该死的历史阴影。但首先是让那些该死的阿拉比亚人不在成为帝国的麻烦。

作品相关 第六百七十章请出,探乡

第六百七十章请出,探乡

木鹿城的易手,也代表着广大呼罗珊地区最后抵抗意志的最终消亡,作为坚城和守卫信念的标志,既然总督大人集数省之力,聚财赋兵马于呼罗珊,用十数万人和数十万人工构筑的战线,都没能挡住塞里斯大军缓缓西进的步伐。

于是那些最坚信不疑的人也无法不产生动摇和混乱,而剩下的大多数人,抱着既庆幸又悲哀的心态,也开始尝试接受新统治者带来的变化。悲哀的是木鹿城居民的最终下场,庆幸的是木鹿城的遭遇,暂时并没有被扩大的迹象。

以木鹿城的失陷为风向标,依托着内夫山脉仍然在坚守的少数城镇和据点,成群结队的开始投降,北方草原边缘的十几座还没有来得及被攻取的城市,也主动送来了降表和代表顺服的礼物。

那些逃进沙漠、草原和山地中的散兵残勇,也在桀骜不驯的山民和部族头人、首领的驱赶下,纷纷重新走了出来,向占领军的巡逻队交出武器和旗帜。

一时间道路上满是大队小股被押送的降俘,只需要很少的看守,多数情况下甚至不用担心他们逃跑。

作为构成呼罗珊旧统治上层社会的大多数官吏、贵族、武士和神职人员,几乎都在木鹿城的沦陷中遭到了覆灭,新征服者正在有条不紊的用自己的人和外来移民,填补这些空白,于是具有一定身份的投机者也开始零星的出现了,虽然不多,但也代表了一种社会变革的趋势。

自此,除了内布沙尔一隅外,王朝东部版图最大,人口最多,土地和出产最富庶,商贸最发达的核心行省呼罗珊,宣告沦陷。

麦海迪皇太子的援军,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却还是晚了一步,他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