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704

分节阅读 70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最终还要我亲自上阵么。。”

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做一件事情,对外召唤到。

“有请鱼观容使。。”

“戍土令,。。”

脸色还有些蜡黄的鱼朝恩,有些迟疑的看着少年雍王,现在军前由我这个副都护招讨大使,雍王这个大都护安抚处置大使,再加上鱼朝恩观察西北道军容使,已经可以决定军管区内的大部分事务

由于在他的饮食药物供给中,我多少秘密使人给做了点手脚,让他高原反应的症状比别人要明显一些,在大多数时候有时间参加聆听军中决议,却没有足够的精力做出点什么多余的事情出来。

“孤觉得的甚好。。”

少年雍王一副大无不可的态度。

“只是会不会太仓促了一些。。”

戍土令,就是借助军管的权利,发布,将原本位于前线的九曲、独山、衡塞、积石等数十个军城镇戍,就地改制成二线备敌、三线缓冲的府兵,所有边军的屯垦,就地转化成府兵户的永业田,当然具体数目和分配还得等清帐田土户口之后再说。

而新得的青唐大部,大小百余城,大者如伏远数万口,小者不足千余口,数十万藩部,将按照山川胜要,地理走势,划分为十七个军州,以经略、军使、守捉、镇将等兼同刺史、县令,以驻城为中心,附近田土尽归戍军,随戍随垦,凡将士戍十年即得五倾田契,平时以名下庸奴垦殖之,山林矿藏归于都护府,草场牧地归于傍边的亲藩。

原本是打算略定吐蕃后在徐徐图之,但是为了安定因为战败浮动的人心,提前拿出来,虽然少了很多预期的效果。

打赢了吐蕃,作为分配成果的胜利者一切都好说,打不赢不能全功而退,什么都是白搭的。

。。。。。。。。。。。。。。。

乌海城西南,花石峡,被当地人称为紫山的巴颜克拉山脉,在这里被斜斜的劈开一个缺口,露出五颜六色的堆积岩层,

越过花石峡,就到达了河源水流域以柏海为中心的星宿川,也是吐蕃崛起后与吐谷浑反复争夺的四要之地,西面是通往羌塘和羊同茹的草原,南面是连通孙波茹和多弥的坦途大道,东南是白兰羌发源的白兰山和西山八国为首的西羌众,再往东越过积石山的支脉,就是党项羌发源的饵药之地,

吐蕃人的使者,带着金银告身和封赏的印信,四散奔走在这些崇山峻岭的道路中,借助这次胜利的余波,努力聚集起新一波的援军。

吐蕃人的密使,甚至摸到了大非川苏毗部的帐篷中。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已经恢复苏毗王号的王子陵卿赞,咬牙切齿的瞪着眼前这些,苏毗各部的族长和元老们,他们的家族武士,轻易就压制了带来的护卫。

一边口中责问着,陵卿赞的心却是沉了下去,与孙波茹领地来的同族军队汇合却是这个结果,由于他多年积累的班底,在低地损失惨重,再加上和那些青海部协同作战的需要被派出去,又从八色牦牛部吸收了一批部众,在为苏毗立国的共同目标下作战,相比也不会有太多的异心。

现在原本派出去发动领地内百姓的军队,显然都被这些人给反客为主控制了,唐人高歌猛进的时候他们隐藏在幕后,一旦失利他们就重新跳了出来,重新控制了局面。

“苏毗人的血已经流的足够了。。”

一个白发苍苍的元老低声道

“难道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叛者,会指望重新得到信任吗。。”

陵卿赞冷哼道

“唐人是外来者。。他们的许诺虽然诱人,但是有足够坚守的实力么。。”

“我们已经老了,不想离开世代生活的地方。。”

“悉补野人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威胁我们。。或许他们还需要我们的力量”

“吐蕃人这次许诺了什么。。”

这下陵卿赞不怒反笑,反问道

“血色之王家,大发善心了么。。”

“很多。。包括一位尊贵的公主和大片陪嫁的土地和人口。。”

被他斥骂的人,也不生气,

“我们愿意支持悉诺罗和小王女血脉的您,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王。。”

“但前提是,等这场战争有了结果。。”

“一群愚蠢的兀鹫。。”

听到这里,陵卿赞都懒得反驳了,苏毗人先为吐蕃人流血,后来为唐人打战,前面付出了这么多,还没拿到多少预期的东西,就迫不及待的该换立场,

苏毗人在吐蕃王朝的历史中屡叛屡降,每次都是迫不及待的在吐蕃内乱虚弱的时候发动叛乱,然后再被残酷的镇压,从陵卿赞的祖母到父亲,每一次都是大片的人头滚滚血腥满地,显然某些人显然已经被吐蕃人杀寒了胆,。

但是这次那些唐人,真的会让他们如愿以偿么,孙波茹,可是挡在唐人进军吐蕃核心腹地的必经之路上。

。。。。。。。。。。。。

在上帝的保佑下,从巴士拉再次出发, 我们已经拥有一大两小三条船载运了8000到10000坎塔的货物,珍珠、马匹、宝石以及水果,还有400个人,其中一百个人拥有武器,并随时准备战斗。一路补给一路贸易,经过了考姆萨、切斯马考拉诺、加祖拉特、梅里巴尔、芒吉阿勒,辛格里、科兰姆、科兰姆等沿海城邦。

感谢上帝,这里据说是世界上海盗最猖獗的地区,希腊人、阿拉比亚人,波斯人,印度人,乃至来自非洲的柏柏尔人,形形色色的劫掠者充斥在海面上,像牛虻一样吮吸着这条流淌着财富的贸易血脉,但是他们显然都比不上新崛起的竞争对手,这些来自印度南部的海盗们,装备和武器更加精良,更加有组织,风一样的神出鬼没在海安线和岛屿之间,每一次对他们的讨伐和冲突,都以被打的大败告终。

幸运的是,他们似乎对来自阿拉比亚和非洲的商人兴趣更大一些,我至少遇到了一艘被劫掠一空砍断帆缆在海面上漂流的可怜人,有谣传说,这些海盗的背后其实来自印度另一端的君王们,以及来自塞里斯国度的竞争对手,所以我有惊无险的完成了这段航程。

在盛产香料的大陆最南端,那个崇拜狮子的海上国度中,我们遇到了第一个塞里斯人官方的派驻机构,申报了我们的财物并,并用十分之一的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