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567

分节阅读 56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作为我家资格最老的老家人之一,专门为张承独居,是北角隔出来的一个小院里,

他现在已经是半退养的阶段,但是府里涉及小丫头有关的大小事务,初晴还是会送一份备忘录到他那里过目,偶尔也对关于宫廷和官场上的咨询,提出一些个人独到的意见。

与兼带受徒的怀石老太监不同,他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整理我抄出来的那些宫廷秘案要档文书什么。

“大人已经发现了啊。。”

我走进来的时候,他正泡了一壶茶,自斟自饮,对我的到来,并没有太多意外的颜色。

“为什么。。。”

我表情复杂的看着这位从小侍奉小丫头到我家的老公公,不知道是恼怒,愤怨还是惋惜。

“驸马可知殿下生母杨选侍的事儿。。。”

我愣了一下,有些不明白,张承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个。

他却没有理会我的表情,自顾自得的说起来。

相比那些兄姐妹,小丫头的生母杨选侍,并不算什么有来头的人物,出身也很普通,只是知书达理,相貌也不算出色,端庄娴静而已,属于宫内省掖庭局赐到东宫服侍的采女。

据说当年,玄宗皇帝突然临幸东宫,发现太子生活简朴,廷宇不汛扫,乐器尘蠹,左右无嫔侍,乃诏选京兆良家子五人虞侍太子,有三人为太子幸,杨选侍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杨选侍怀着她的时候,正好是玄宗老皇帝开元年号改元天宝的最后一年帝,正是太子亨,也就是肃宗皇帝,受李林甫等权臣内外煎迫最难熬的时光,再加上他已经儿女成群,因此对这个孩子的处事并不上心,以至于“误服”了不宜孕期的大补之药,变成濒危早产。

当时大家都说整个孩子已经保全不了了,但是那是的太子亨不知道为什么想起自己的出身,同样是是宰相张说,从一碗药汤里保全下来的,特地召唤了大内资深的太医来会诊,用了几个方子,才顺利降世。

但是杨氏却选择了保留孩子,而雪崩而死,因为是同样出身液庭的小白生母,追封为章敬皇后的吴氏宫人,悯其年幼失母代为抚养,由此与这个小白这个长兄也特别亲近。

很小就见识了宫廷的冷暖百态,也变得机灵乖巧懂事,或者说是早熟和城府起来,对当时内外交困的太子亨来说,相比那些较大的儿子们,显然这个一个小女儿更容易承欢膝下,也不太用谨言慎行,因此很容易得手宠护。

由于玄宗皇帝特别赏识小白这个皇太孙,因此连带也注意上,这个总跟在皇太孙背后的小尾巴。

“军上可知道殿下早年。。。落下的根子”

说到这里张承叹了口气。

就像所有的影视里演绎的一样,美好的事物总是容易受到破坏。

最为天下权利斗争最集中的皇家,宫廷中总是不会缺少龌龊的阴私,这个一个看起来很无害的小人儿也无法幸免,因为能够得到玄宗老皇帝的欢心,这也导致她遭受了她母亲一样的意外,“误服”了某个献给玄宗皇帝的丹方,结果差点死掉,被震怒异常的皇帝,勒令太医手忙脚乱的用了各种手段,才抢了回来,

据说后来杜良娣的失宠,也与此有关。这个意外,也逐渐让她进一步学会用天真可爱来保护自己,用知识和聪慧来固宠。但是这次也留下一个尾巴,根据太医的说法,因为用了多种药物造成难以意料的反应,残留的作用将会使她生机迟缓,直到成年才有可能会逐渐消退。

听到这里,我的心重重的抽痛了起来,有些喘不过气来的错觉,难怪小东西这些年变化不大,看起来还是那么萝莉,又对我府上那些女人们的身材,那么在意和敏感,我还以为是天生如此的遗传。

“还要感谢军上,很久没见过殿下这么放开心怀的。。。。”

“既然殿下垂爱军上,军上才学见识也足为世上罕有,老奴就守护殿下的幸福又如何。。”

“只是候府的子嗣,必须出自皇家。。。梁氏嫡长,必须是殿下所出,这是老奴把守的底线。。。”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皱纹像是花瓣一样舒展开来。

“老奴效忠的只有殿下。。。”

“这些都是老奴一身的主张,与殿下无干。。。”

说到这里,老太监张承,满脸都皱了起来,咳嗽了两声。

“愿凭大人处置,在此之前,老奴切不会自断残躯,而陷殿下与不义。。。”

“都有谁参与了,宫中秘药的方子和原料,可不是你这个已经分府的内官,可以搞得到的。。”

我心中纠结的突然开口道。

“当年是中宫派人送来的东西。。。以防万一”

“老奴只是知情不报,却断然没有出卖本家的,毕竟,殿下早与大人荣辱一体。。”

我轻轻嘘了口气,不知道是为了能够接受这个相对合理的解释而庆幸,还是不用再深究到皇家内部而放下一块石头,或者说别的什么心情。

绝人宗嗣是一件很恶毒的事情,况且还发生在朝廷重臣的身上,不管在哪朝那代都是巨大的丑闻。真的捅出来,那就是我和皇帝小白之间的一道难以消弭的裂痕和鸿沟了。

好在河马一件证实,这个方子只是针对女性,经过无数次改良,副作用被减到最小,只是暂时禁绝了生育,停药后一段时间调养,就可以恢复过来。

这也算是个不幸中的万幸了。

。。。。。。。。。。。。。。。。。。。

长安北郊,持盈苑,华灯初上,正是高朋满座,杯盘横错,

这里乃是玉真大长公主的别邸之一,玉真公主经常云游,她在王屋等山,拥有多处道观,在长安洛阳等大城市,还有别馆、山庄、旧居等等。

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用处,象她常驻修行的玉真馆周围,就是方士和文人时常出没的所在,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的璇台馆,则是她会宴女性宗室和结好的女眷的,而曲江边上的玉榭台,则是她调教私家伎乐班子,调乐谱曲的地方。还有射猎行游落脚的宝象寺,珍龛园

而持盈苑,则是她众多有名分和没名份的跟班随扈,聚会活动的地方。

谁都知道这位多次守寡,干脆在家修道的女冠公主,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