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540

分节阅读 54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另一端,一群宗室环绕当中。

“小十六,你都一点不介意么。。。”

肃宗第六子,故太子妃韦氏所出的兗王李僴,有些酸溜溜的说道。

“介意什么。。。”

“你家那位又收新人了。。。。”

“为什么要介意。。。”

小东西笑嘻嘻的抬起脸来,天真无邪的望着这位兄长有些毛骨悚然。

“一开始阿笑就说好了,将来要给我找上很多很多的漂亮姐姐,反正她们都要听我的,想怎么样都可以

还认真的掰起手指

“阿笑还说了,长不够漂亮的不要,不够出名的不要,不够才华的花瓶也不要。。。还有。。。”

周围一片嘶嘶声,脸部抽经和纠结的表情。

作品相关 第四百六十二章 庸人自扰

第四百六十二章庸人自扰

第四百六十二章 庸人自扰

大内庆春坊。马球场上人影错错,惊呼撕号声此起彼伏,穿着彩衫的骑士,提马挥杆,纵横斡旋,

“梁氏以奇巧之术幸进天子,难道我们就不会。。。”

某个声音,在臣子的坐席中微不可闻的嘀咕道

“对幸臣之道,还是只有新的幸臣啊。。。”

一局完胜之后,照例召见进球最多的球头。

“河东郡,漳源府折冲仗内张孝忠,参见陛下。。”

为首一个星眸朗貌的英竣骑士,被引到笑容满面的天子身前,倒头施礼。

“卿,甚好。。。”

小白看起来心情大好。

“不愧是中外军竞技大赛的冠军骑,想要什么赏赐。。。”

“但愿为陛下效死尔。。。。”

“这样啊。。。那未免太屈才了”

皇帝小白笑

“那我赐你羽林郎出身,。。。。”

想了想又说

“特遣发你往静边军前效力,如何。。。”

某些人脸色刹那间黑了黑。

。。。。。。。。。。。。。。。。。

长安城东北角的梁园,已经完成了小半的修缮工程,

“军上,遣往河北诸镇的人选。都在这里”

依旧赖在家里,迟迟不肯去上班的我,正在接受崔蜥蜴,恩是崔希仪的回报

按照枢密院的检点,派往外军的三差一选一材制度,与北军略有不同,军法、参军、领副、材官分别出自卫尉寺、总章参事府、武学、军器监,再加上士官外派见习制度,无形中大大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掌控能力,当然官面上的说法,是为了让主将“专其事,无旁骛”在战时指挥作战,在平时更好的管理和训练军队。

为此,在卫尉寺名下也成立军法勾稽司和宪军营,公务受枢密院领导和调遣,日常由总章参事府管理,定员五个团。其中的骨干和核心,其实就是扩展后的龙武军法曹,他们与枢密院名下的另一处机构,吸收了清风明月的兵科房,互为表里明暗。象清风明月的两位主官,沈希宦变成了总章参事府都虞,领勾稽总司郎将,崔希仪变成枢密院知事,署兵科房判事。

他也掌握着经过武学各种中短期培训班,回炉的外军将校中,发展的眼线以及潜在耳目。借助培训的过程,要打动某些人太容易了,现在我们要大义有大义,要名分有名分,要实权有实权,要好处也有好处,用体制内外的差距动摇他们,用优越的环境和条件吸引他们,还有人会去直接和间接的通过身体力行影响他们,然后过了一段时间磨合之后,就可以方便做很多事情了。

当然,也并不是非要他们真的去做一些违背本心,或者背叛出身的事情,只是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吧一些东西,潜移默化进那些传统军队中,而一些全新的东西看起来再好再有效率,也不可能避免会和一些传统的东西产生矛盾,这就轮到他们重新做选择的机会,是坚持改变,还是继续沉沦于和光同尘。。。。

“朝中出事了。。。”

崔光远拿着张告贴。紧步通报进来。

“河北道易州太守杨务钦,挪用河工和屯军的粮草,赈济灾民。。。”

“哦,本朝居然还有这样的官。。。”

我顿时想起许多电视剧里看到的套路。

“这事没那么简单。。。”

崔光远对我解释道。

“问题是,所放物资已经没法追回,就算杀了也是成就他舍身爱民的名声,如果不杀他,那就开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不管如何,最后都要受到损失。。。”

“这等于是在用朝廷的钱,替他收买人心啊。。。”

“事发后,为河北督察院收禁,河北数万士绅官民联名与洛阳城外阻道,请愿脱罪”

“梁兵部要求严惩,但是关于此事的议处,几位相爷委决不下,朝中也吵的沸沸扬扬,是啥,是免、还是罢,或是冷却一段时间后再处置。。”

“那又关我什么事。。。”

“大李泌相公已经请天子,扩大政事堂合议,枢密三使,怕是都要列席的。。。”

“我x。。。”

这下躲不过去了。

虽然我可以偷懒,不用上朝,但是不妨碍我知道朝会上的一些见闻轶事,毕竟每天都有大把的人,把各种的风吹草动和自己猜测,整理成系统的咨询,送到我这里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朝会也是一场战斗,从小了说,是朝野各个派系各方势力所代表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众多衙门衙门,争夺朝廷掌握那部分数目庞大,但又相对有限的资源的战斗,从打了说,也是国家安定后文武两个大群体,为了自身的定位和所占资源比例的竞争。

而作为武将与文官的立场和角度,又有先天的差别和对立,对于武将来说,军队除了保卫国家的基本职能之外,也是开疆拓土将功力也的重要凭据和保障,毕竟军人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就是在战场上。因此他们会会本能地追逐每一个发动战争的理由和机会,所谓功名只向马上取。

但是对于文官们来说,他们的价值在于治世的手段和国家的稳定,只要国家久安无事,他们仅仅依靠积累资历,也能成为上进的政治资本,而战争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多少直接的好处,却可能让武将们获得更高的地位。和占用更多的国家资源。。。因此历史上的文官们,本能的会厌恶任何劳民伤财,又没有太大收益的战争行为,先天的立场和世界观,就决定他们会自发的限制和抑并武将的力量。

如果是英武有为的君主,就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