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529

分节阅读 52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再加上那些南海小国贡献粮食的利好消息,沉重的打击了对方上某些试图囤积居奇打捞一笔的人们,所以新朝的那些军队拿到足以吃饱的粮食后,还是乖乖接受了改编。天大地大,大不过肚皮空,枢密院的权威也初步树立起来。

现在北衙左右羽林、龙武、神策、神武八军,以待遇以左右龙武军为第一等,编给马步军一万六千员,羽林军次之,编给马步军一万四千员,神武军又次之,编给马步军一万二千员,神策军添列其尾,编给马步军一万一千员。除了龙武军既有的编制之外,其中原属义从军、北庭军等杂号军余部编属为右神武军,皇甫皋的羽林本部,一分为二吸收,左羽林军、左神武军,原程元振手下的英武军夺号废除,合并原神武军残部,扩编为右羽林军。

于是宿卫内庭的北衙八军,从属于宰相们的南衙五府三卫,归属枢密院指挥的十六卫本部,重新在长安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薛平才走没多久,又通传司天台少监张渡有新近成果汇报。

“仿制出来了”

我看着眼前一个半透明的小沙漏,精巧到只要一掌就可握,还纹刻这代表时间的格子。就这么一个东西造价数十缗。

“正是,”

张渡低头回答。

他与春官正梁辰恭、太史局丞南宫尧博、都水主簿李朝希,因为家学渊源,被我招募到手下,组成了龙武军最早的科研班底,随着龙武军这个小团第地位的水涨船高。他们也身领朝廷的天文、历法、漏刻等分职机构,主要负责观象、制历、报时等方面的事务。人称灵台四俊,门人子弟众多,也主导着两学天文地理等相关的基础学科。

“目前已经做出做出五种规格的样品,规格越大的误差也越小,这个最小最轻便,却也最贵。。。基本是一百多个次品,才成一个好的,最多也只能计半个时辰”

“已经足够了。。。”

我打断他点点头。

希伯来人约书亚新近送给我的礼物中,就有一个出自拜占庭的琉璃沙漏,特别引起我的注意,这是古代计时的工具,在机械钟表发明前,曾经统治了包括大航海时代在内的大部分人类历史。

虽然唐朝已经有水运的自转浑天仪,可以准确的根据星图变化来测定时间和立法的演变,前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兼密教大师僧一行凭借这东西,在全国各地进行精密的天文测绘,制定了著名的大衍历,但是在我发现其价值之前,事实上这些精良的测绘工具,一直停留在为钦天监提供黄道吉日之类的简单用途上。

经过简单的 改良后,这个机械被移植到海南所属的实验海船上,成为配合水罗盘、牵星板的重要航海观测工具,因为垄断了这个重要的航海工具和技术,南海都督府的船,才能在一次性补给后跑更远更深入大洋的航线,而不是像别人一样要依托港口,进行短程接力式的海运。

不过到了陆地上,这种东西就变成了鸡肋。

而应用最广,传统沿袭下来水漏计时工具,本身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因为水质和气温、气压之类的因素,造成了不可免便的误差,用在日常生活中还不觉什么,但是在工业的精密加工中,问题就被放大了。

沙漏就很好的回避了这些问题,琉璃的成色,密封加工技术,和流沙的筛选,都不是问题,最麻烦的是上下接口那一点点漏孔的接合,要让沙子流的均匀和平稳,还不容易因为外力损坏,可以说愁坏无数工匠。

不过既然成功的样品做出来了,逐步扩大产量降低成本,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无论是商业还是军事用途,这种可以随身携带的计时工具,都打有市场。

“三原场主事陈八尺,进献酵化饲料之法”

他又呈报道

“发酵饲料。。。。”

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啊,虽然我当初视察三原牧场的时候,只是随口一提,没想真有人依葫芦画瓢去营钻,还给钻研出点成果来了。

根据递送的方子,酵种的制法是取麦麸5斤,稻糠5斤,瓜干面、大麦面、豆饼面各1斤,酒曲10两,水约13斤,混合后放在大瓮中或地面上培养,料厚一寸,覆以稻秸增温,十个时辰后,以勺探取其中略微烫手,就可以取用,按照十一搅拌均匀添入草料,再发三天到五天,直到变成酱色。

据说这么一斤陈发料,顶三斤青料,或者一斤半的干料,如果是骡子和牛,可以坚持的更久,虽然不耐保存,而且只适合春夏季进行,但这可是个养殖业的啊,特别是对骡马驴牛这些草食性动物。

“南平会馆送来的最新改进骡车子和水煤车的图样。。”

他又掏出一本图册,鞠身递到我的案上。

说到海南会馆、南平会馆什么的,其实不算是官方正式认可的同乡组织,只是在二十四道会馆之外,各大都护府、都督府,也有相应的自发同乡会所,因为影响力力狗打,也被一并称为会馆而已。这些地方性的乡党会所,也各有特色,象南平会馆,最出名的,就是无处不在充役服事的各色南蛮百夷少女,和常见的竹楼木塔之类的建筑;而海南会馆,则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小海货舶市里,那些肤色各异的驯化土人组成的仆役和奴隶。

龙武军内部鼓励发明和创新,奖励也比较丰厚,后来又推及到将做、军器、少府等相关部门,虽然说靠砸钱,未必能堆出发明创造来,但是诞生发明创造的宽松环境,确实需要大量投入的。相关的匠人、技工待遇相对优厚,奖励也足够大方,经常有各种名目的评比活动,如果是应用价值高的创新,甚至在二三十年内,从产品销售的附加值中,享受抽成。

因此这些年也发明了一大堆稀奇古怪的东西,虽然受限于自身的眼界和环境,大部分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在大量的技术尝试和积累下,偶尔也会冒出来一些无意识的杰作。

历史上的中国古代其实也不乏跨时代的科技成果,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体系的支持,和社会价值的基础,往往存世的时间很短也很脆弱,经不起社会变革和动荡,就随着人死艺灭,泯然于历史之中,只留下一些只言片语的神奇传说,直到现代考古,才被发掘逐一验证。

得益于百年积累的盛世,唐代手工也极其发达,分工不可谓不周密繁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同时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等。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此外宫内省,东宫之类,也有专门营造内部的所需的手工业部门,甚至在一些公卿王侯家中,也有专门为生活服务的私家作坊,只是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也门类繁多,有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

而民间的私营工坊,也已经出现以扬州、洪州、越州等为代表的,数十个地域性的手工业集散地和具有全国特色产业链。从重要到地方,各种官私不可谓不规模宏大而种类齐全。但是实际的使用效率和创造性,却让人不敢恭维,民间私营的还好,虽然面向性比较狭隘,而且重复性高,但起码还是面向市场的考虑的。

但是官办的作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