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366

分节阅读 36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说的西北诸军地缔造者之一,连后来大名鼎鼎的西北四帅都要恭敬的称上一声老帅和前辈的人物,王训王忠嗣。

他是祁县王门出身世代的将门,与王皇后有远亲,因为父亲王海宾战死青海,自幼被老皇帝收养在宫廷中,亲许为“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的人物,并赐名忠嗣,与现任肃宗皇帝一起长大。

事实上他成年后,也不负所望,象卫霍班一样百战开边,征吐蕃,破契丹,攻灭后突厥王庭,收降白狼突厥阿思布一族,置翰海都督府,累官至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佩四将之印,控制万里边疆,天下劲兵重镇,皆在其掌握。史称“自国初已来,未之有也。”,甚至比安禄山的三镇节度使还要显赫。

但是,晚年因为与太子玩拌的关系,遭到了李林甫的猜忌,被卷入所谓太子谋反案中,后来又担心伤亡过大而拒绝攻击吐蕃的坚城铁仞城,而被外贬到地方郁郁而死。

王忠嗣此人被称为西北军神。尤在高、封、哥、李众人之上,因为他极重视军队建设,常“训练士马,缺则补之”。尤其重视骑兵地建设,为此不惜花大量金钱从胡人手中购买战马,在短时间内组建一支精锐地骑兵。

而他的“弓矢志姓名”更被后世兵家传为美谈。每当部队集结出征,王忠嗣总是召集各军主将。授予兵器,然后由主将把兵器发给士卒。并让士卒在弓矢上写上自己姓名。完成作战任务后,即收缴兵器,一一核实,谁地丢失了,便依照上面的名字,追究谁的责任。因此,他的部下人人自劝。“甲仗充牣矣”。

在知人用将、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王忠嗣先后培养了“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哥舒翰、中兴第一功臣地李光弼、再造唐室的李晟,以及仆固怀恩等杰出将帅,尤其是李光弼和李晟,为大唐立下了不世之功。

因此,即使他被贬了,但是在军中地影响依旧很大。早年元载正是攀上了这棵大树,才开始迅速发迹的。虽然王忠已经甚故好多年,但仍然有许多人念及他的旧恩,甚至连当今圣上也每每念起感怀不已,大家多少都有意无意的推恩泽及后人,让他的仕途一片傥荡。

“据说今上。有意让其领神武军左都虞侯。。。。”

裴士淹继续道。

只是他被破格提拔出来,不免有争夺人望气运的嫌疑。因为谁都知道军队也讲究渊源的,龙武军上下都以哥叔门下自居,郭李都在其帐下效力过,但显然是王忠嗣地威望更高。

“那。。。。长安有什么举动么。。。”

太上想了想突然发问道

“有人举发龙武左郎将,领左金吾率直高达夫。。。。与洛阳二大逆首之一的高尚为同宗兄弟,暗中私通往来不断。。。还有手书为证。。”

说到这里裴士淹轻轻摇了摇头。

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往来就是高官厚禄劝降之书,但非要从其中做文章,就可以挑出诸多不是,你若是偷偷烧了。就是心里有鬼。如果交上去,又可以说你暗藏私心。为什么不马上痛斥当场,而要留下来邀功于上,如果当场揭发出来,又可以说你刻意营造名声,不是忠厚之道。这个手书怎么落到他人手中也很可疑。

“市坊中,还有谣传说,龙武右厢兵马使领银青大夫严季鹰,与洛阳二大逆首的严庄为本家,早年经济往来,得其荫庇。。。。诸军帅避嫌而不纳,这才混进龙武军中。。。。”

太原参军严挺之时对亲族比较照顾,因此颇有投奔者,而严武少年豪侠仗义,不把钱财放在心上,倒是资助过这个家门破落的远房亲戚。。。却也被人挖出来作为陈年的阴私到处宣扬攻击。

“荒唐。。。”

太上闭起眼睛,只说了两个字

“阿奴儿,未免也太心急了吧。。。。。”

“这未必是圣意,只是下面狗蝇之徒胡乱猜逢而已。。。。“

钟绍京轻轻的道了一声。

“今上心急太上还京奉养,那也是人之常情。。。。”

太上以为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却没有说话,今天这位老臣子今天三言两语地,一直在反讽和隐刺过去的旧事,并不是老而昏聩言语失当,心中也多少有些会意。

“恭喜陛下,”

胖墩墩的高力士笑容可鞠,弓腰举手过头捧着一卷奏疏近上前来

“龙武军已攻进那南蛮国都太和城,南中百族皆降,不日将献俘榷下。。。”

“。。。。”

太上楞了一下有些难以置信的皱起眉头

“此事千真万确。。。”

看到他的表情,高力士赶忙又说,

“十几路报捷的信使已经通过驿道在西川传开了。。。各地驿所都来鸽书通报了。。。”

“这个梁蛮子,都说他不尊上命,,还真是让朕惊喜连连啊。。。议赏”

“可喜可贺”

钟绍京再次开口道

“不知陛下是想一世之赏,还是为子孙赏。。。”

太上皇深有意味地看了他一眼。

“何解。。”

。。。。。。。。。。。。。。。。。。。。。。。。

作品相关 第三百四十七章 余烬

第三百四十七章余烬

第三百四十七章 余烬

“对不起”

普陀氏大首领郭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