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310

分节阅读 31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样说把,我在西北路,也有好些生意。。。。。,据说慕容家也有自己大片的牧场和众多的驼马商队

。。。。。。。。。。。。。。”

。。。。。。。。。。。。。。。。。。。。。。

把这位喜欢爬窗户地慕容小姐送走后。

我看了看日程安排后,对外唤了一声。

“把季大人叫过来”

“是”

不多久,季广琛一身白衣的前来拜见。永王的幕府已经宣布解散。这些曾为属官的人,大多数都失去了原来的身份。这家伙是个知时务的聪明人,不会不知道这么来见面所代表的意义,不过既然来了就表示他的决心。

毕竟当年是智谋将帅科的武进士,代表他同样有抱负和野心,不会轻易让仕途终止在这江陵一个小小的地方,历史上永王起兵后,他也是第一个和朝廷暗通曲款地将领,永王被宣布为叛逆后,有家不得归,多拜其所赐,因此获得继续进身地机会。先是贬出为温州刺史, 后擢浙江西道节度使, 官至右散骑常侍, 敕封渤海郡公。

这样的人不是没有忠诚,关键看你给出地条件和手段,值不值得他付出忠诚的价格。更关键,他有我所需要的东西。

“我缺少一个水军统将,虞侯第八营,领武学水军分学堂,长驻襄阳”

我直接开门见山的说

“多谢大人抬爱”。

他毫不犹豫的举身一拜而下,没有丝毫的颓然和做作,仿佛这一切是顺理成章的一般。

作为待罪之臣其中之一,党附永王的记录,将让智谋将帅科出身的武进士,未来的人生会有很长一段惨淡和灰暗的时期。而天下即将平定,作为不甘心寂寞的人,最缺少的就是重新出头的机会。

。。。。。。。。。。。。。。。。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我轻轻念着这一瘸新鲜出炉的诗句,颇有些感叹。

雄武城一破,稍有见识的人都知道,这场旷日持久却有一波三折的战争将要结束,剩下的事情,就是从头收拾旧河山。如何瓜分战后地利益,连杜甫都专门写渔阳诗以滋纪念。

杜老头现在过的满滋润的,本来是挂个头衔养在官学里,什么事情都不用他做,就把这位诗圣当尊菩萨供在那里让人烧香也好,结果他身体一好转,就以无功不受禄位名。要求出来做事,不但担负起好几家文抄的捉笔。常常发表一些针聩时弊、举具民情还不够,还毛遂自荐参加了监理长安营建工程的巡查之责,

他着一监理可不要紧,责任心和公义感都很过剩的杜老头,很快变成那些营建商人最头痛的存在。脾气又臭骨头又硬。较起真来,是油盐不进。

原来历史上地杜工部的称号不是白叫地,之所以安禄山会任命他为水部郎中。也是有原因,我本因为他只会做诗,但没想到他对工程营造这些东西,还是下过工夫的,只是相比他在文坛上的盛名,用这些东西在官场上就混的很失败了。

以前是人微言轻没人理会,但现在就不一样,为了完成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天下寒士具欢颜”的伟大理想,而努力。光在成本核算和质量评估的挑剔,就足以让那些承建的商家叫苦不迭。

但另一方面,他过于旺盛地责任感,又会惹出一些是非来,前些日子。西京时抄上登载了两河四载民见异闻录,配了一首绝句,惹起渲染大,连西北朝廷都惊动了。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此诗一出。不但否定了两朝皇帝治理下。安定团结的大好和谐局面,还得罪了禁内的神策、神武诸军。捎带把我的龙武军也给骂上了,说神策、神武诸军纵暴略与羌浑同,这不希奇,他们出身西番边军,本来就有很多羌浑的血统,可谁都知道龙武军中的收容了大量的女子,动机也不那么纯良。那些朝廷大老更是以此为攀咬的契机,开展了新一轮地口伐笔诛的朝争序幕,

心怀非怨,妄言国事的大帽子,欲追究之,还是王维等人为他出头,集体上书声援之,说士谏言当无罪,更何况所言非虚,才稍稍平复,自此,因为他敢言人所不敢言,是以人称地下御使。连带那群专门暗中收集各地闻报的人员,也被称为新暗行御使。

“这位杜御使又有什么是非么”

我转头,问刚从襄阳赶过来的年轻参军杜佑,杜甫也算是他的族叔,他有些苦笑地说

“朝廷这桩大事,却与那为长叔,有些关系”

给我递了一封翻译过的密文。

原来绝句事件之后,余波未了。

朝廷以大军遥在外,军纪难肃,且奏事蹉跎,委决延断,为理由,有意在军中改革监军制度,改军容观察使为护军中尉,并且由兵部派遣军都虞侯,以监理法纪。顿时朝野一片哗然。

但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最先站出来反对的,却是西北朝的当红炸子鸡大小李宰相之一的李枧,此君坚决反对将中使监军变成一种常设官,并且直言不讳的指出这些中使,权限太大,本来只是承旨宣抚军队,沟通皇帝和将领的纽带,最后却借着可以向皇帝打小报告的机会,狐假虎威向主将勒索好处和权利,甚至可以轻易影响和改变主将的决策,却往往事后无须承当责任。

并且援引了边令城败坏国之干城,陷杀高、封二帅,间接导致哥舒元帅败亡,以及当年一带名将王忠嗣被索贿不成地内官落井下石地先例,在西北系引起无数共鸣,直接就在朝议上冻结了此事,由此,也让那些内侍恨的咬牙切齿地。

但这位语不惊人不罢休。随即反而又援引龙武军的特例,建立三差一选制度。

所谓三差一选制度,在营以上由中军派遣随行参军,以备参佐;在团以上由法曹派遣的军法虞侯,以纠检风纪;在队上差遣以武学出身的见习士官为领副,这样百战老兵出身的下级军官,达到一定层次,就有机会选如武学再教育,而外派的间隙士官,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也可以转正;这种相互身份转化,消除一些实战派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