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事起大胜之后的轻骄”埋身文案,负责消息汇编总要的薛景仙,抬首回答道“虽然老帅李令公三令五申,但是诸军还是不免懈怠了”

“哦”

“结果当天入夜,军中就发生了变乱”。

“不对把,就算有轻骄的情形”我忽然道“这西北诸军都是久战边锐,这寻常变乱手段。怎能轻易挑动的起来”

“主上忘了关内军、拢右讨击军了”

问题首先就出在了关内节度使王思礼、陇右讨击副使郭英义这两部身上,关内军和陇右讨击军都属于西北行朝成立后才设置地新建制,都是由地方上收拢的州郡兵加上前方败退的残军构成的,编练成军时日尚短,为了补足建制抱着多多益善的想法,不免有些良莠不齐,所以在边锐云集的西路军中。未被作为主力来使用,除了攻城时按照比例派出一部协丛练兵。平时作为后军,负责就近监看俘虏营,和保护粮道,平时为大军侧应,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却也没出什么状况。

显然一些贼军撤退时,留下残余并没有被清除干净。这两军一路收复过来,大举收编地方武装补充实力,连游击军扶持下地一些民军义勇,也被人给协战之名吞并了,为此还在西北行朝那里打过一场御前官司的,不免一些贼军地伏子也被扫进了军中,

结果当晚论功赏罚,朝廷的大使宣慰都尉以上诸将。这王思礼、郭英义两位主官带一干亲信去中军赴命后,黑暗中有人闹事乘乱扰动烧营杀人,结果留下值日的人劝止不力,反被暗杀,无人弹压局面,两军相继的发生炸营。然后是刚投降的俘虏营,也发生了变乱,有人在混乱中高喊官军要杀俘口号,黑暗中不明里就的俘虏,乘势冲破营垒,抢夺军器,四散流窜,一时间各营主官皆去措应不及,逃俘乱军,将偌西军大半联营冲的大乱。

直到中军闻变迅速对策。使虞侯军齐声高喊传令“各军主官迅速归建”“严令各守营垒”“妄近者。杀无赦”诸条,遂不使破坏分子乘混乱流窜扩散。再由中军直属营出,驱赶分割乱军,平息混乱弹压局面。

事实证明,军中潜伏地破坏分子数量并不多,借混乱之势,相对庞大的西北大军造成的损害实在有限,只是闹的声势大而已,因此一旦中军命令执行起来,他们活动的空间就越来越小,因此迅速平息了事态,连俘虏都尽数驱还,没能跑掉多少。

“但这一切都是掩人耳目的幌子而已”薛景仙叹了口气。

在这混乱当中真正的杀着,却是蓄谋已久的一小队人,潜装易服悄悄接近中军大营,伪做传令复命冲进中军,对西路军元帅李嗣业发动疯狂地刺杀,显然相对我这里重要性已经缩水的目标,那位李元帅的存在,对于整个征发大军的重要性和作用,更让人感兴趣。

不过这位李老爷子也不是省油的灯,面对众多决死之士,亲帅帐前值士,挥起陌刀如飞,斩翻无数。

只是他一犯了喜欢身先士卒的好战性子,遇上飞蛾扑火死战不退地刺客,就不免麻烦了,特别是对方俱是不要命的死士,以同归于尽的心态蜂拥扑杀上来,饶是他老当益壮骁勇难得,也不免身受数创,身边的亲卫刹那就死的剩下十几人。

作为中军直属的观摩团,好死不死的正在附近,恰逢其会,华丽而精良的兵甲纹饰,精美的帐篷器具,再加上禁军专属的青龙旗,严重误导了对方,被当成一个不下于老李元帅地重要目标,分了一股杀了过来。无意稍稍分减了那位李元帅地压力。

军前观摩团虽然成分复杂,未必都擅长拼斗,但人人都配发了小巧的便携钢弩,虽然只来得及七零八落举手齐发一轮,就如割稻草般地将刺客射倒一片,然后就四散而逃,甚至还有人惊惶而泣,软手软腿无力被砍死的,但却拖住了对方的时间,待到对方没有找到自己期望中的目标,李老头的热血冲阵的劲头也消退,谋刺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其中全承泰为代表的一干武学出身见习的表现,尤得西军中赞叹,据说他闻惊不乱,只是单手挽扣四箭,发箭连珠,射翻数个身形极快,试图接近的不名分子,然后从容拔刀与左右同伴相互掩护,且战且退,直到大队赶来,迅速镇压了这次处心积虑差点得手的刺杀,用那位李元帅的话说,颇有大将古风。

当然留下地后遗症也不少。对表现失常的两军重新整编和清洗,是不用心了,但是随军观摩团那一阵冲击下来,死掉的人要抚恤,受伤的人要安置,这些人能被拉出来镀金,多少有点背景。对他们的亲族家人,以我的身份虽然不用介意。但也要编一些合理有度的说辞,请奏朝廷给以一定地嘉奖。好搪塞过去。就算送死也要让人觉得死得其所,然后新的成员要补充,唯一地好处,那位老李元帅,把大军后路一些剩余的清理工作交给了游击军,虽然还是一些琐碎事。但可于地方自募代守,这样我组织那些还乡团的活动,也算更名正言顺了。。

“那最近又有什么好消息”

韦老2在扶风刚站稳脚跟,收剿盗匪,清理地方,丈量土地,安排流民还乡,正是忙的不可开交。听说这一战完,西北行朝就要移驾了,因此还要准备修缮城池,营建宫室以备行在。高达夫在蓝田守卫粮道兼小规模练兵,罗先的游击军和吐突率领的虞侯军,重点已经转道河北。谢思的骑军在韩城监视潼关地崔佑乾,军粮院使严武镇守的武关,面前广大之地已经没有敌人供他鏖战,屡屡上书请战移部河北,这样的日子实在乏善可陈。

“我们在南边扶助的那位张太守,又打了胜战”

在河南,大举穿插南下的贼军令狐潮、尹子奇部,再次碰上老对头。

史上的第二次睢阳保卫战如期爆发,那位守城专家得到足够的援助和名分后,显然更加从容和充裕。经过多日佯攻的疲老贼兵之计后。那位与将军南霁云、郎将雷万春等十多名将领各率五十名骑兵打开城门突然杀出,直冲叛军营地。来到主将尹子奇地战旗下,敌营顿时大乱,杀敌将五十余人,杀十卒五千余人,连尹子奇都被射穿一目而仓皇奔逃。不过他本身的实力有限,却也无法再扩大什么战果。

随着他的逐渐知名,许多不在历史中道明的内情,也一一浮出水面。

在河南一路的官军守将中,这位身份卑微而功劳太大,已经引起不少人的嫉恨,当初果而执行兵法,杀了许多怯战畏逃地军将,不乏高品于他的存在,却也得罪了不少大世族,被官场和同僚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