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106

分节阅读 10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有一位,则是前太史令李仙宗儿子李朝希,这位的来头更大,其曾祖父李淳风为开国第一太史令,专司天文历算之职。其一生最大成就是改造“浑天仪”、集注算经十书、著天文星象巨作乙已占及民间流传甚广的经世预言书推背图。与另一专司全国地理勘舆之职,官至火山令的名人袁天罡,并称作为大唐一代的天文、术数和风水学宗师,其后祖父李谚、父亲李仙宗,世代都是皇家的太史令,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有名的科学家世。和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天文学家一样,兼通风水地理、数学、工程、玄学等方面的知识。

他和南宫都在少府挂过职的,得到征召诸寺监老人旧属消息后,就主动上门投奔了。

最后一位满脸淳厚的叫张渡,出身并不显赫,甚至是个还俗的前沙弥。属于寺院收养的弃婴,不知道父母是谁。

但他的老师却是大大有名的人物僧一行,唐朝著名的天文学家、高僧。僧一行本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为贞观名臣张公谨的曾孙。自幼聪敏,青年时期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人比之为孔子高徒颜回。

后来武则天侄武三思慕名请与结交,遂隐入嵩山,削发为僧,师事禅宗北派大师普寂,法名一行。先后到剡州天台山、荆州当阳山学习佛教经律和天文。于开元五年717为唐玄宗李隆基礼迎回长安,向他征询治国之道。开元八年,天竺僧金刚智至长安传授密宗。一行从金刚智灌顶受法,此后成为唐代密宗的一代领袖。

中国密宗唐密的建立者,一般推为“开元三大士”,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但是他们的弟子一行和惠果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密宗所依经典主要有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一行所撰的大日经疏则是该宗思想的代表,西藏藏密和日本的东密,都来自唐密

僧一行最大的成就,就是组织了全国十多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测算制定了著名的大衍历,提出了自变数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吸收印度传入的正弦函数,并用于编制天文数表;提出了含有三次差的近似内插公式等等

这也十古代封建社会的一带特点,唐代的科学家主要集中在数学和天文领域,而且宗教背景和神秘色彩很浓,所谓演算历法,沟通天地,做出一些谏言和预测。由星象学推出天运,命数之类的,甚至是天灾人祸的因由。

僧一行圆寂前虽然有许多门徒,但是有兴趣传承他机巧之学的,便只有这位,因此他的张姓就来自老师俗家的姓氏,起名意为“张世广渡”的意思。

作品相关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暌窥

第一百二十二章暌窥

第一百二十二章 暌窥

虽然同样是广涉诸学杂同兼类,但侧重有所不同,南宫最擅长的观测推算,梁最擅长营建设计,李擅长天象水文地理堪舆, 张擅长算学时历,他们分别代表了各自领域的成就,即有合作又有竞争的意味。

本来南投来官吏不少,多是中书报备之后,等待没,门下甄选再勘用外放。不过我知道了他们的背景和专长后,就用特权把这几位直接提了出来用了,从营造、设计到研究、培训各兼有司的。

对不同的人有不用的使用方法,这些多是淡薄功利,只对自己领域感兴趣的家伙,除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足条件支持,能够打动他们的无非就是些名利手段。

如那梁辰恭无心仕途,为人老到随和,无非是想自己的所学有所用,能传扬后世,我就给他开了营造、勘测的学科,以军事工程学的名目广授之。

李朝希为人有些孤傲,但不难相处,希望将自己的家学发扬光大,不负太史令世家门风。而南宫梢有些功利,但为人不恶,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重新够光大门楣,我便给他们举荐了相应将做、少府的职事。

而对有佛门背景的张度,则是打着以所学入世济时救度的名义,驱使他卖力的。

其他激励的手段也很多,就如一个最简单的事物成果命名权。特别是重新开始地统一度量衡标准的绘测勘定。特别是在知道了,可以在新标准之类的研究成果前,冠上自己的姓氏以后。参与者多表现出了难以言语的狂热。

连底下的普通工匠也不例外的鼓噪起来,这种可以留名后世地机会,而且我承诺了专就新成就的注释专门出书立学,所有参与者皆可列名其中。因此这些家伙,各领地一班手下。暗中都憋足了劲有意角逐竞争一番。

他们这些人成天窝在自己的地盘里,平时难得出来的。普遍的倦绐,疲惫的面容、以及好几天不休息的边幅不修,只是通红和血丝的眸子中,一样神采奕奕地执着和坚定。

见了我,这些各自领域的能人,倒没有通常那种科学狂人的眼高于顶臭架子,倒是执礼必恭的。似面对自己的前辈。不仅仅是因为我的知遇,还是因为我不时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如身来之笔的,给他们一些提点。

少不得关心帖慰,这些好歹都是给我下蛋赚钱地母鸡们,说了些“保重身体”“注意休息”纭纭客套废话。

又笑道“今天你们又有什么让我看的”

当下那梁辰恭,拿了一盏灯过来,神采飞扬的说起来“这是新分滤法精练后。剩下的石脂水,燃灯极明且不怎么撩人原油燃烧会喷溅爆散,只是还有些异味”

我打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