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幻之盛唐 > 分节阅读 73

分节阅读 7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根据我看到的记载,这成都府益州郡,主户十六万九百五十,人口九十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九。辖十县:有府三,曰威远、归德、二江。土贡特产有锦、单丝、罗、高杼布、麻、蔗糖、梅煎、生春酒等。

不愧为天下五大繁华富庶胜地之一的首府,交广、荆楚、淮扬、西凉、蜀益五大经济发达地区中排名第二的所在,所谓的“姘墙十万里,开肆三万室”“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技巧百工之多。。。扬州不足侔其半”,为本朝纸、帛、织、染等的生产中心之一,商肆发达,不但有城中的官市、大市、内市、里市、鬼市夜市等,城门外还有相应的早市、草市,乡野阡陌交汇之所的集、墟、会等。

行行色色的米行、屠行、布行、绢行、大绢行、新绢、彩绢、小绢、幞头、肉、油、炭、染、丝绵、杂货,店铺林立,货物繁多。唯以丝绵绢布为多,显然川西之地是当时盛产丝绵的繁盛之地,其大半精华集于成都这三府十县。

显然只要有钱有闲,都能在这儿寻到自己乐趣的,放在现代来说,也实在是个适合购物狂们血拼的天堂。哪怕是偏离了繁华喧闹作在的大街,狭小的街巷里坊深处,曲径通幽中都能发现意想不到的惊喜和乐趣,不管是几文钱的路边摊,还是小门窄间里老字,精巧的手工玩意,实在让人留恋忘返,乐而不疲的。

只是

这小东西塞了这么吃食进去,小小的腰伎却还一点都没有变化的趋势。真是好养啊,不论是金盏玉碟的八珍山羹,还是粗陶碗的鲜蔬粥,都照样下的肚去。

刚对一碗香喷喷的红汤小混沌,结束了进攻,现下,手捧一大包尚冒热气的香辣螺蛳,嘘馏的吸的有滋有味,还不忘左顾右看的新奇。

和小东西一同出门多了,让我悟出一个道理,其实,女人爱逛街购物的天性,并不因为时空和年龄的差异,而有所差别。

光看着身后,大包小包的临时从护卫转职来的苦力甲、乙、丙、丁。。。。已经换了四拨人了,还有一大堆候补的混在人群中,牵车引马的远远就可以理解这种心情了。

她显然心情极好,不时手舞足蹈的指指点点的说,这是给娘娘的、这是阿蛮姐姐的、这是皇爷爷的、这是雨儿。。。。。这一点点才是阿月的,我看了一眼,也是无语,那也是好大的一堆,压的那位临时苦力丙有些愁眉苦脸的。

我有点宠溺的摸了摸她头惹来一个小白眼,从小被宫廷生活憋闷的,出入皆前呼后拥,接触不到这些市井地层的生活,这些日子倒是好生快活了,还在咱家有钱,特别前些日子,作价让了几个专利给,赵胖子那群人,现在可说日进斗金的。

又想起桩事的,问道“月月啊,那老爷子的千秋节的礼物想好了没有”唐以每代皇帝生日为国庆,号千秋节

她耸了耸笑的细细眉眼,满不在乎的说“大不了你给我编一曲唱唱”

突然嘈杂喧哗中,我看听到一声音,顿时笑了起来,这千秋节的礼物,有着落了。。。。。。

走的有些累了,觅的路边一茶楼旗帜招展的,就上去坐坐,看了格局,也仿做我家的,搞了许多包间等等不同层次的特色服务,倒是学的很快,要了一临街的小间,上了茶果点心就闭了门户,慢慢斟酌,听楼上楼下那些三教九流的喧嚣沉浮的声音,透过纱帘纸窗的,看这人往熙流,众生百态的,倒也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最大声的,是一群本地的学子,在那里夸夸其谈的,敢这么议论国事的,也都是些有学籍功名在身的家伙。

听了一会,原来是听得到圣驾临蜀,亦是到成都来寻找机会的一群士子。

“北方糜烂,不知何日方得规复的”

“这倒不好说了”

“有什么不好说的,要知道,天下五胜之地,尚在朝廷手中”

“有东南之财赋,巴蜀之粮仓,荆楚之鱼米,交广之海贸鱼盐,西凉之厩牧番部,贼军虽占了中原,得了两京,却也陷入关拢围地中”

“只要稳守。。。。。”

我心中一动,竖起了耳朵,其中也有些眼力的,仅仅凭朝廷一些的抵报,就可以推出一些情形的。我还想在听听是谁

却不肯再多说了,众人又说到刚结束不久的武试,他们这些手不能提举的自然连入闱的资格都没有了,说着说着就兴意寡然了,有个人叹了口气,

“你我尚算好的,大不了回乡继续耕读,熬上几年,天下平定了,朝廷总要恢复科举了。。。。”

“那些关中流过来的年兄们,那才落魄的,有地方寄寓的,还要看人家的脸色,这时间一长不知道要怎么过了。。。。。。”

我心中一动,招过新小弟李祁道“这些北地的士子,流落在外的是不是很多”

“老大,你才知道啊”他做大惊小怪状的。

“前段军中不是招了许多人出身不限,有技艺就行”

“他们好歹是读书人,端不下这个身份,和那些百工技艺们去争这个饭碗的吧”

。。。。。。。。。。。。。。。。。。。。。。。。。。。。。

正在说话间,又近来一位,却是地道的关中口音,齐声招呼的。“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