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征途 > 分节阅读 38

分节阅读 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会儿肯定会过来了。”

索文海被松了绑,双腿上着夹板,仍然是不能动弹,两手捂脸,他号淘大哭。李逍冷冷地坐在上首,看着索文海,直到他哭声渐低,这才道:“索文海,你看到了吧,你的家人可是你自己害的,现在,你不想对我说些什么吗你不会让你的家人白白的死掉,一点价值也没有吧”

索文海抬头,看着四王子,眼中先是露出仇恨之极的神色,慢慢地,仇恨又化为无力的哀怨,在这些人心中,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如同街上的野狗,便是死上十遍,也不会让他们有所动容。

“四爷,我如果说了,你会放我走吗”他低声道。

李逍微微一怔,“你想走到哪里去其一,你现在如果公然现身,我大哥绝对会不惜代价杀你,其二,你招供之后,便是重要的人证,一时之间也是走不了的。”

“如果四爷承诺让我离开,那么,我所知道的我便都告诉你。”索文海仰起头,“四爷,如今我已是无牵无挂,大不了一死而已,如果四爷不答应我,我一个字也不会说。”

李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你就这么信任我你说了,我照样可以反悔”

索文海仰起脸,“四爷是要做大事的人,金口语言,如果答应了我,又怎么反悔这里还有这么多的侍卫可以作证,难道四爷就不怕他们寒心么”

李逍心中大怒,眼角扫了一眼屋里的侍卫,思忖片刻,忽地笑了起来,“好,你说,我答应你,等你伤好了,我便放你走,我还可以送你去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大哥找不到你。”

“既然如此,我便先谢谢四爷了”索文海道。

“那你现在可以开始了吗”李逍笑道。

紫禁城,位于文华殿的御书房中,大越最高统治者永乐皇帝李嘉半卧在榻上,脸色腊黄,骨瘦如柴,显然身体已是相当的虚弱了。在御榻的一侧,坐着当朝宰相曹仪。而在御榻之下,刑部左侍郎徐威正跪在那里,低声阵述着自己这一次的卢城之行。

李嘉一边听着徐威的陈述,一边看着徐威的折子,腊黄的脸上看不清任何表情,看完折子,递给曹仪,“你看看吧”

曹仪躬身接了过来。

“你说完了”李嘉转头看向徐威。

“回禀陛下,下官说完了。”

“为了一个女人,便屠灭了整个村子,以你看来,这事是老大指使的,是不是”李嘉的话语之中听不到任何的感情色彩。

“下官不敢”徐威叩了一个头,“不过,这一次的事件,大王爷的门人的确参与了其中,如今我们所知的便有邬思远与索文海牵涉其中。”

李嘉哼了一声,转头看向曹仪,“相国,你怎么看这件事情”

曹仪微微欠身,道:“屠村灭户,人神共愤,此事的确非同小可,但下官看了徐侍郎的折子,如果将此事牵涉到大爷的头上,未免有些不公。”

“这话怎么说”

“大王爷一直居住在京城,而这个卢家村距上京三千里之遥,大王爷怎么会知道在这么个偏僻的小地方有这样一个女子,还千里迢迢地派人去抢夺,所以,依我看来,这多半便是大王爷的门人为了讨好大王爷而擅作主张。”曹仪道。

李嘉点点头,“相国言之有理啊,这些恶奴,为了讨好主子,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此天人共愤的事情也做得出来。徐威啊,你这一趟来回数千里,也辛苦了,这件案子便交给张昂吧,下去后告诉老四,相关人犯都移交刑部,由张昂来审理。”

徐威一惊,张昂是刑部右侍郎,那可是大爷的人,陛下也不是不知道,将这件案子交给张昂来审,这就是要息事宁人了。想要争辩两句,但一抬头看见皇帝慑人心魄的眼神,心中不由悸,低头道:“是下官告退。”

看到徐威退下,李嘉的脸色一点点沉下来,“相国,你看出这折子里的蹊跷了吧”

曹仪点点头。

“在徐威的折子里,分明说屠村灭户的是蒙人,但最后得到那个女人的却是大王爷的门人。但徐威却在这一点上装聋作哑,丝毫不提。”

李嘉哼了一声,“你说他这是在为老大遮掩么”

曹仪微微一笑,“陛下,恐怕是四爷他还没有拿到有力的证剧,所以便掩下此节不提。可以想像,如果四爷一旦就此事发难,便会是雷霆一击。”

李嘉叹了一口气,“是啊,还真是不让人省心。曹仪,这事你去查一查,老大的门人为什么出现在卢城,为什么他的门人可以轻易地支使蒙人徐威的折子里隐隐约约地提到那些蒙人可是王庭的大帐兵。”

“是”

“可是四爷那边”曹仪有些犹豫。

“他那里有我。”李嘉道:“现在朝堂之上,乱不得。”

“下官明白了。”曹仪明白了皇帝对此事的态度,心中也便有了底。

第七十三章:交换

正如宰相曹仪所料,四王爷李逍不动则已,一动则犹如雷霆一击。如果说徐威的折子只能算是开胃小菜的话,那如今李逍呈上来的东西则如同一道惊雷,劈打在永乐皇帝李嘉的脑门儿上。

折子还没有看完,李嘉便剧烈的咳嗽起来,捂此嘴边的手帕拿开之时,雪白之上溅着殷红的触目惊心的血。李嘉不动声色地将手帕纳进袖中,继续看完了折子,然后转头看向规规纪纪坐在一边的四子李逍。

自己一共十二个儿子,老大和老四是最有才具的,老大身为长子,将自己视为当然的继承人,平日一向张扬,老四看似温顺,实则内心极有主见,两人虽然在自己面前都犹如羊羔,其实在私底下,斗得不亦乐呼,其余的几个儿子自知无法与两人相争,便也分成两派,朝中大臣也是一般,老大占着长子的身份,倒是在朝中具有优势,但老四一向心机深沉,比起老大更不可琢磨,便像这一次,于无声之处一个惊雷,本以为只不过是门人打着老大的旗号为非作歹,但转眼之间,便变成了老大指使门人走私军械精铁食盐进入蒙地,这已经是犯了朝廷的大忌。

看完这些折子和口供,李嘉已经信了七八成,索文海的口供就不必说了,冯从义的信也是一件得力的证剧,冯从义驻守卢城边城数十年,从一个年青小伙子做到皓首白发,李嘉还是知道这个人的,卢城设立榷场,无数人争夺这个平常他们看都不看的地方,李嘉便也顺水推舟,将这员老将调回来,先让他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调入朝中重用,以此人对边城的了解和他的为人,断然是不可能虚言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