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淘宝笔记 > 分节阅读 352

分节阅读 35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他们两个实在没想到,张灿把这小小的香钵拿在手里,立刻就说这么惊人的话来,汝瓷啊这可是国宝,何等珍贵的东西啊这个张灿是怎么认得的

张灿不理会老黄和乔娜的惊异,继续说道:“你们看,这汝瓷的土质细润,坯体如胴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温润古朴,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这些正是汝瓷独有的特征”

“还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说它是瓷中之王,一点儿也不为过,常言说得好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有汝瓷一片正是说明它珍贵。”张灿一口气说完,把小香钵又轻轻的递到老黄面前。

老黄小心的接过香钵,立刻觉得手里像是举上了几千斤东西一样,生怕一个不小心,给磕一点碰一下,自己就真成了“毁坏国宝”的罪人。

张灿倒不是不想将这么珍贵的东西据为己有,自己的“张氏古玩店”开张在即,差的就是这一类的古玩珍宝,只是在这森林里,谁也说不出,还会遇到什么未知的危险,到时候要是丢失或是碰毁了,自己又会白白的后悔一场,再说,张灿再差,他也绝不会再老黄这样的正派人面前,做那些出格的事“张大哥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你能不能给我们讲的更详细一些”,乔娜有些不相信的望着张灿,一个当兵的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古玩知识,就算是他家开的古玩店,这么深奥的古玩知识,他也不可能在这么年轻就学到手。

其实乔娜和老黄两个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始终把张灿看成是当兵的,既是当兵的,什么装甲兵、电子兵,什么兵种都听说过,就没听说过有“古玩兵”,再说,两个人更不可能知道张灿的古玩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他自身的透视功能。

张灿“呵呵”一笑,说道:“真正的古玩知识博大精深,那是没几个人能专研透彻的,我也只不过是知道些皮毛,在黄老面前班门弄虎,略博一笑而已。”

这时老黄是真真正正的佩服起张灿来,本来像这么有见识的年轻人,现在就不多见,像张灿这么有见地的年轻人,哪一个不是一副鼻孔朝天的看人,偏偏张灿就表现得很低调、谦虚,在老黄的眼里,张灿才是个大有“前途”的人,凭这一点,张灿就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

“小张,我对古玩这方面,也是一个门外汉,我倒是真心想向你学学,你可不能藏私啊”老换诚恳地说道。

“呵呵,黄老客气了,只是我知道的也真不是很多,那我就讲讲我所知道的吧,不足之处,还请黄老指正。”张灿不好拒绝,毕竟老黄一副求学心切的样子。

“汝瓷的特色,先要看造型,汝瓷造型庄重大方,古朴典雅,胎壁较薄,秀丽潇洒。工艺细、制作精、有神韵,你看看这只香钵,是不是古朴,大方”张灿把自己从书上恶补过来的汝瓷知识,毫无保留的给老黄和乔娜讲了一遍,最后说道:“汝瓷的色泽,大体分为天青、天蓝,月白三色,黄老你手里的那只香钵,釉色是属于天青类中的豆青,上品嘛,倒也真是一件上品,只是不如真正的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

老黄虽是略有些古玩知识,但在张灿这种大方家面前,自是不值一提,现在听了张灿一席话,又岂止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其实人就是这样,老黄要是把他精通的科考知识,跟张灿说上一通,说不准张灿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惊为天人,这就所谓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我的天哪张灿你到底是干什么的”老黄听完张灿的侃侃而谈,嘴巴几乎合不拢来,好半天才问出这么一句话,也问出了乔娜心中的疑惑。

“呵呵,不满黄老说,我老爸在家里,也开了一个小小的珠宝玉器店,所以对这一行略有钻研而已”张灿轻描淡写的回答道,这次他倒没乱说,只是把自己资金过亿的古玩玉器店,说成他老爸开的“小小的珠宝玉器店”,把自己最擅长的古玩知识说成“略有钻研”而已。

不过张灿这么一说,老黄和乔娜倒真的相信无疑了,试想,现在许多的行业的知识,从书本来学,怎么也比不上自己家传。

三个人在这小石屋面前,只顾一番长谈,不知不觉又过了许久,这时已是夜幕降临,老黄还想缠着张灿,再给他教授一些古玩方面的知识。

张灿抬头看了看天色,说道:“黄老,我们还得找个地方过夜才行,要不,找好过夜的地方,我再和您畅谈一宿”

“嗯,小张,不瞒你说,在我最欣赏的年轻人当中,你当属第一,人才啊,小张啊,虽说你当兵也是为了国家,但我搞科考,同样也是为了社会的福祉,你要是不嫌弃的话,老头子我还有些关系,找个人去说说,到我这边来干,我相信以你的才能,不出几年,其成就会比老头子我大得多,希望你不要埋没了你的才能。”老黄情真意切,这样的人才,不把他弄到手,实在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乔娜听老黄这么一说,一颗心早就飞走了,她似乎看到自己和张灿一块儿,在老黄的带领下,天南地北的出入在各个科考场所,那日子过得呀,那叫一个滋润至于张灿的老婆,管她呢只要张灿对我好就可以了,名分什么的,见鬼去吧,我可不在乎

第五百零四章 唱个歌,给自己壮胆

张灿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回答老黄的提议,答应他参加科考队,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立时就给拒绝吧,一来拂了老黄的好意,二来必定会惹来老黄的一番“痛心疾首”,那样一来,张灿的耳朵,起码有超过半个小时,都不会得到清净。

还好,乔娜的好奇心,帮着张灿转移了老黄的这个话题,“张大哥,黄叔,这瓷冢的名字,取得这么响亮,看他随便一个烧香用的器具,都是价值连城的汝瓷,里到底埋得是什么啊,不会是比汝瓷更珍贵其它什么瓷吧难道还有什么瓷,比汝瓷更珍贵”

“比汝瓷更好的瓷器,那就只有柴窑的,不过那只是一个传说,没人见过柴窑瓷器,至少,我是没见过。”张灿无不遗憾地答道。

“据传,柴窑是周世宗柴氏时所烧造,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而且,因其质量高,所以被排在汝、官、钧、哥、定诸窑之首,不过,到现在也没人能拿出一哪怕是一件残片来佐证,所以,这就成了陶瓷学界和古玩界的一个千古之谜。”

“不过要想知道这瓷冢里,是不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