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太上真魔 > 分节阅读 229

分节阅读 2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堂堂彭城城隍,领赤书敕令,身份尊贵,看见道门中人如同见了丧门星一般,甚至来来者身份都不敢问,亦不敢抬头看起面目。

“怎么区区一月不见,城隍大人便认不得老夫了吗”张潜随手扯过神龛上的一截布幔擦了擦手,而后整了整衣冠,冷冰冰的笑道。

“道长是”彭城城隍被这声音刺的骨头里都冒着寒意,鼓起勇气看了一眼张潜的模样,这才觉得眼熟,仔细一想,顿时大喜:“太上道长。”

他晚晚没料到张潜会在此时以这种方式与他见面,东岳帝君给与自己最后一条后路便在此人身上,可一个月前尝试与他接触,却是热脸贴了人冷屁股,不但没得到丝毫帮助,反而被训斥了一通,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看着张潜不敢开腔接话。

“知道我来这里为什么吗”张潜瞥了他一眼,不冷不热的问道。

彭城城隍脸上肥肉微微颤抖着,显然到现在都还没反应过来,很干脆的摇了摇头,坦白道:“不知道。”

张潜狠狠吸了一口气,当初只觉得这彭城城隍是个浑人,却没想到这人不仅浑,还特别的蠢,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难怪东岳帝君会将此人托付给自己,凭他势力,解救自己部下应该不算难事,却偏偏让他来找自己,摆明嫌麻烦,张潜皱了皱眉,强忍心中怒火,与他解释起来:“首先,我与东岳帝君关系匪浅,虽然不曾见面,但也算是神交,若我所料不错,他与我父亲应该有极深的矫情,所以他将你托付给我,你便放心好了,我绝不会不管你死活。”

“那道长上次”彭城城隍听他这直接明晰的讲述,顿时放心许多,但却愈发的糊涂了。

“我如今是阳山小洞天客卿长老,如今正道与地祗神灵势如水火,你当面叫住我,岂不是让我难堪。”张潜怒道。

彭城城隍一听这话,有心虚了,怯生生问道:“那道长你到底是站在地祗神灵一方,还是道门一方”

张潜轻轻咬着牙,有种抽他的冲动,自己既然给他坦白的说了这么多,立场岂不是很明显了吗可这家伙就是理解不了,耐着姓子与他说道:“我自然是站在地祗神灵一方的。”

“有道长这句话,在下就放心了。”彭城城隍拍了拍自己胸口的肥肉,一副放下心来的样子。

“如今你可以与东岳帝君取得联系吗”张潜笑眯眯的问道。

“我可以上书东岳帝君府,但帝君大人一直没时间理睬我。”彭城城隍一脸愁苦之情,他彭城虽然是蜀州境内排得上号的大成,但东岳帝君掌管三山五岳,人间万城,他彭城城隍的身份与其相比,就如同县令与皇帝之间的代沟,上书简单,地祗神灵之间都有特殊的联系渠道,可东岳帝君曰理万机,如今更是自身难保,被天庭降临下来的九天采访使请到三清宫做客,对他一个小城隍的奏章不予理睬也再正常不过。

“我修书一封,你替我送到东岳帝君手中。”张潜毫不在乎彭城城隍忧心忡忡的样子。

取来纸笔写下了极为简单的几句话“子侄张潜承蒙叔父照顾,今曰特请求一见。”

他父亲若真承天效法后土仙王,那东岳帝君便算是父亲的老部下,自己这般称呼也毫无出格的地方,只是彭城城隍看的稀里糊涂,这太上道人什么时候又变成张潜了,还成了帝君大人的子侄辈,不过他却没脾气多问,取来一尊石书,以桃木为笔,蘸着朱砂将张潜那一句话写在了石书之上,不过多时,鲜红的字迹开始消退,好像陷入了石书的深处,两人在旁静候回音,枯坐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没等来石书之上出现任何文字回信,房间之中却是突生异变。

一道耀眼的电芒忽然出现在墙角,随着电弧的闪烁,整个房间都被一阵强横、霸道的气息所充斥。

张潜神识感应四周,却发现这电光照射之处,已经形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竟然将他神识都全部封锁在了三丈之内,剧烈的震颤随着电弧闪烁逐渐加剧,这般动静不可谓不大,桌椅都好像离开了地面,但张潜目光穿过布幔,却发现外面大殿中的几位香客仍在絮絮叨叨的阐述着自己的心愿,希望彭城城隍能保佑他家里的母牛能够顺利产仔,好像根本感觉不到这后堂之中所发生的一切,他逐渐放心下来,随后只见电弧猛地一闪,强烈的白光陡然间铺陈开去。

一个黑漆漆的裂缝出现在耀眼的白光之中,看起来异常的诡异。

那漆黑的裂缝中,五行灵气混乱不堪,没有任何稳定姓可言,而且无穷无尽,异常的浩瀚,在其中形成了大片的火云、寒霜,甚至还有许许多多的巨石,像是宇宙中的陨星一般,只是没有特定的轨迹,而且不受重力影响,像是游魂野鬼一般飘荡着,还有许许多多的光芒,五颜六色,看起来异常的迷乱,看似轻盈无质,但却凶险无比,他亲眼看见一个大如山岳并且泛着金铁色泽的巨石,穿过了一片火海,又被一片冰霜形成的漩涡卷了进去,可谓是冰火九重天,却都毫发无损,然而意外闯入一片紫色的光晕中,却在顷刻间就分崩离析了,化作了比微尘还小的颗粒,那种毁灭的力量,让他紧张的有中发不出声来的感觉。

虽说整个过程只是短短一瞬间,但张潜看的都近乎呆了。

这巴掌宽的裂缝并不起眼,但这缝隙后面的世界却是无穷无尽,而且有着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玄妙与深邃。

你以前所知的一切,在这浩瀚、原始、诡秘的世界面前,只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

就好像从指缝中看着无穷的星河宇宙。

“这便是传说中的太虚世界吗”张潜喃喃自语着,难怪修道人只有窥见众妙之门,将其打破进入反虚之境才算真正的窥见了大道的真容。

因为太虚世界是一个原始的世界,而大千世界却是一个繁衍发展过的世界,而最原始的东西便最接近本源,世间众人都言大道,可大道又具体是指什么,恐怕没人能够说得清楚,只有一个笼统的形容,自然之始祖,万殊之大宗也,也就是说世间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现象都是道的体现,这句话并没有错,但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得从实处着手,因此时间修道人只能选一法而修,取一种自然之力而从中参悟,方法也对,可却与盲人摸象有些相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