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聊斋觅仙路 > 分节阅读 130

分节阅读 1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骇,纷纷挥舞手中的皮鞭棍棒,把凑的太近的人驱赶开来。傅说只作不见,他又不是修的神道,凭着自家金丹之力救人,也就是意思意思,装潢形象而已。不比神道转化香火。和四周百姓心中的虔诚信仰共鸣,能使出大规模的神术来。不过说起治疗效果,却是傅说使出的手段也墙上许多了。

四周蜂拥上来的百姓越来越多,维持秩序的衙役也有些吃不住劲了。场面有些混乱,陪同的各级官员都是一脑门子油汗。也不知道新来的国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是不是真的慈悲为怀。若是以他们以往的作风,少不得要派人弹压这些愚民了。

傅说也有些烦恼,终究是自己也有过身为草根的经历,对待这些百姓。就手软许多。看着随从护卫的兵将们已经渐渐耐不住性子,有些暴躁了,手都不由自主的按在刀柄上。

傅说吓了一跳,这时候大广朝风雨飘摇,争取民心都来不及。怎么能让这些人乱来。虽然当场下手格杀不是可能的,但是一旦这些兵将动起手来,驱赶四周百姓。搞不好就会形成践踏,就会有着死伤。

想到这里,傅说吩咐停了下来。命人搬来一缸清水来。虽然没有人知道傅说要干些什么,但是既然国师吩咐下来,那是无论如何也要完成的。用着傅说以前那个世界的话来说,叫做上级的话能理解也要完成,不能理解也要完成。完成不了。创造条件也要完成

这些大广官员虽然没有总结出这么精辟的话来,但是并不缺少这等觉悟。很快就排除困难,由一群衙役赶开人群,抬进来一口大缸。

傅说手中有着大量的丹经道书,虽然都是以前世界的。因为神灵不同,绝大多数都不能用了。但是现在傅说已经修炼到这种境界,一法通,万法通。许多法术根本不需要神灵的力量就能施展。

也不用步罡踏斗,金丹直接感应四周天地灵气。就有着金色光辉粉尘一般的聚集而来。见到这么神奇的一幕,原本还在吵吵嚷嚷的人百姓们都安静了下来,平心静气等待着傅说施法。

就见着那些金光越来越浓,从四面八方而来,渐渐话我龙形,在空中盘旋不休,一股淡淡的龙威就弥漫了开来。四周更是变得鸦雀无声,看着那头金龙在空中盘旋着,最后钻那缸清水之中。

一股淡淡的香味就在传了开来,傅说吩咐道:“找人看住这口缸,只有真正生了重病的,才给一碗喝。没病的,敢于哄抢,格杀勿论”

地方官员,个个面面相觑。郄祖辉就大声领命,亲自带了一百多个兵丁,守住大缸,喝道:“国师有令,此水之给有病的人喝,没病的喝了都会肠穿肚烂”

那些地方官员也反应过来,纷纷组织衙役护住大缸。有了这口大缸吸引百姓注意,傅说的队伍终于能再次前进。

其实傅说使出来的法术,看起来声光效果绝佳,但却是掩耳盗铃的手段,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蛟龙血。接着刚才漫天金光化为龙形,吸引了所有人注意力的时候,傅说偷偷吧一点蛟龙血放在了清水之中。蛟龙血之中有着强大的生机,阳气,对人大补。又有招来许多灵气,这缸水的作用应该不比大型神术差了。

效果果然和傅说想的一般,这一缸清水治好了数十人的病。这时候的普通百姓的生病,大多都是营养不良导致,这么一缸大补的水喝下去,病自然好了许多。

日后这口大缸被百姓当做神物来祭祀,认为只要把清水倒进去,就能变成神水治病。后来官员为了拍马屁,更是推波助澜,建了祠堂供奉,千百年后,此缸有灵,果然变得神异起来。当然这就是后话了

元州此地有着皇帝行宫,只要翻修一下就能入住,倒用不着再让本地官员准备房子住处。国师大人喜欢清静,不喜欢被人打扰,那些官员自然不敢叨扰,但是随行的一些将领入郄祖辉这些,都是一天三顿,连轴转的被请去喝酒,忙得不亦乐乎。

“国师,今日除了本地知府外,还有着几个大盐商也在。”郄祖辉说着,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傅说脸色,现在他已经算是傅说的人了,早已经被调出外卫所,变成京营统领。

这却是傅说的主意,自古以来欲成大事者,就要有自己的根基和势力。身为卫所军官,回到地方,就是一方土霸王,自然容易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放到京营之中,看起来是升格了,但是京营兵却都是将由铨叙,军饷由户部拨给,兵权握于兵部,归于中央。却是发展不了自己的私人势力。又一直跟在自己身边,虽是重用,但其实未尝不是一种限制。

总的说来,傅说对郄祖辉的政策就是大胆重用,小心限制。既要用其才能,但是又不能给其龙入大海,乘其风云的机会。如果自己和庆安皇帝真的败亡的话,那么说不准郄祖辉还有机会学着赵匡胤,以禁军起家,扫平天下。但那个时候,人都已经死了,也不用管那么多了

“大盐商”傅说颇感兴趣的喔了一声。郄祖辉隐隐的知道傅说来到元州并不仅仅是为了寻找高人道士。但是傅说不说,他也不太清楚,一也就没有多问。只是恭恭敬敬的道:“国师,我们元州靠海,是产盐地。各地大盐商都要靠盐引来这里提盐,才好拿去贩卖。”

傅说点点头,自古以来,天下最大宗的货物买卖就是盐铁两项,尤其是盐,任何一个百姓都缺少不得。所以自古以来,都是盐铁专卖,由国家对盐业实行垄断性经营。

但是国家垄断效率自然低下,在本朝的时候为了解决北边驻军军饷不足的问题,制定了召商输粮而与之盐的政策,即“开中制”,允许私人用粮草换取盐引。盐引又称盐钞,是一种取盐的凭证。只有有着盐引的才允许从事盐业贸易。

具体的办法是商人把粮食运到边境粮仓,zhèng府收到粮食向商人发放贩运食盐的盐引,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销区去销售,获取利润。

不过到了现在,其实整个制度已经崩坏,盐引就直接花钱用银子向官府来买盐引,然后再去产盐地提盐。按理来说,这样应该能为朝廷赚取大把的银两。但是其实一年只能为朝廷贡献百万两银子左右。

要知道,天下数千万人口,不吃盐都要得病。朝廷垄断盐业买卖,开国之初,天下人口还没有现在一半多,但是一年就有着五百万以上的收入。但是现在只有区区百万两而已,朝廷缺钱,傅说第一个念头就打到了这盐业上。

“本地虽然产盐,但是没有大盐商。这些外地来的盐商听闻国师驾到,都赶来奉承巴结”郄祖辉简单的说了几句。

傅说点点头,示意知道。这些大盐商可以算是天下间最为有钱的人了,个个家产都在百万两以上,出手阔绰无比。只要自己肯接见他们一面,起码都有着十万八万银两奉上。只是傅说看不上这些小钱,傅说此来,除了寻访能炼丹的道人之外,就是为了整顿盐业。

第七章盐税收入阴谋酝酿

朝廷发放盐引的权力令出多门,皇帝有权发,内阁也有权。再加上许多弯弯绕的,整顿盐引太过困难,而且作用也不大。傅说打的算盘就是直接整顿产盐地,只要货源捏在手里,任是谁都要乖乖听话交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