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晁氏水浒 > 分节阅读 279

分节阅读 27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没还鞘,恐怕很多人都会上书说父皇失德,甚至要父皇下罪己诏了。”

晁盖笑道:“还当真有人上书说我大梁杀伐太重,要我大赦天下的。”

晁勇没想到大梁还在到处斩杀贪官污吏,便有人敢跳出来,不由问道:“父皇没有处置他”

晁盖摇头道:“先前我们定了不因言获罪的律条,朝中才多了一些刚直不阿的人,要是因此治罪,他们恐怕又会变成只知道阿谀奉承的人了。”

晁勇好奇道:“那有没有弹劾我的”

晁盖摇头道:“只有私自斩杀李乾顺那一次,张叔夜带头弹劾你,有几人附议,此外就没人弹劾了。你主杀伐,而且遇事又少有后退,他们恐怕都担心被你事后报复。当然这也与赵佶朝中几乎没有真正刚直不阿的人有关,很多不畏权贵的臣子都被赵佶贬到了各地。赵子崧下江南后,便帮着赵子偁请了一批先前被赵佶编管、贬斥的官员。他们才是真正刚直不阿的人,现在朝中的人不过都是见风使舵之辈。”

晁勇笑道:“真正不畏权贵的人毕竟是少数,多数人是刚直不阿还是趋炎附势,其实都是由皇帝决定的,皇上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们就是什么样的人,敢不合时宜的人总是少数。赵佶朝中趋炎附势之辈现在也有不少成了刚直不阿的人了吧”

晁盖点头道:“你说的没错,我翻看了不少人以前的奏折,很多人以前都是或者趋炎附势,或者干脆很少议政,但是现在上的奏折却颇有些见地,碰到见解不同的政事,也敢和吴用等人争论,和以前简直像是两个人。”

“对我们来说,这些人要比李纲之流好用多了。我们推翻宋朝,李纲之流不会为我们所用,而这些人却能为我所用,他们的才能或许比李纲还要高,只是品格不如李纲罢了。”

晁盖点头道:“这些人终是小人,不定何时就又会祸害天下,不可大用啊。”

晁勇摇头道:“儿臣倒不这样认为,他们是否能做一辈子正人君子,完全在皇上。只要皇上喜好不变,为了他们的官位,他们就不会变。就像蔡京一样,赵佶刚做皇帝时,蔡京也是一个能臣,如果赵佶能一直励精图治,那蔡京或许能流芳百世也不一定。只是后来赵佶贪图享乐,蔡京为了他的相位,才变得只知搜刮百姓供赵佶享乐。”

晁盖想了想,笑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要他们有功,我也不能不给他们升官。有功赏有过罚,只要他们不做错事,我也只能看着他们一步步升到高位。不过以后恐怕要吃人笑话,我大梁用的都是宋朝趋炎附势的小人。”

晁勇笑道:“没有人会觉得父皇不会用人的,唐朝魏征先是在瓦岗军中,后来又做了李建成的幕僚,李世民杀了李建成,他又做了李世民的官员。他和吕布也没什么差别吧,只是吕布最后终究没有成事,而魏征却为贞观之治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成了千古谏臣,而李世民也得了一个知人善用的名声。

越是靠赵佶朝中这些人治理好天下,父皇名声就会约好,当然赵佶的名声恐怕也会越差。

赵佶朝中作恶多端的人都已经问罪,现在剩下的人虽然多是趋炎附势之辈,但是他们也不过是明哲保身或者贪恋富贵罢了,并没做什么恶事。父皇任用他们也并无不可。世人又有几个不贪恋富贵的,那些读书人若不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又有多少人愿意每曰费神苦读,还熬坏了眼睛,眼镜主要就是卖给那些读书人。”

晁盖为人宽宏,但是姓子也是嫉恶如仇,对任用宋朝小人的事却是一直耿耿于怀。和晁勇聊了一阵,也终于消除了心中芥蒂。

这些话,他却是不好和吴用等人说的,尤其到了东京后,吴用和张叔夜一直向晁盖要权,晁盖和吴用难免也疏远了一些。

听得晁勇拿读书人打趣,不由也笑起来:“你对读书人似乎意见很大啊。朕出身江湖,也是喜武不喜文,但也没有你这般偏见。我们靠梁山兄弟打天下,但是治理天下还要靠这些读书人。”

晁勇摇头道:“我不是对读书人有意见,而是对那些读死书,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书生有意见。他们读书也没见他们发明火药、飞船、望远镜出来,只知道每天吟诗作词,研究那些繁缛的礼节。说近些,他们拿着书本既抵抗不了辽国人,也教化不了辽国人,更可耻的是没有一点骨气。对外拿百姓的血汗钱去向辽国买和平,对内还要拿百姓的血汗钱挥霍无度。百姓三餐都无法温饱,朝中士大夫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当然我也不是完全反对读书人,否则也就不会去太学讲学了。”

晁盖听得晁勇这般说,也放下心来。

晁勇又想起先前的话头来,道:“南宋都请出了哪些忠臣良将”

晁盖道:“最有名的便是蒋猷、宗泽二人,此二人都刚直不阿,蒋猷曾官至正三品,任过兵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宗泽虽然官职不高,但却广有人望,殿试时便洋洋洒洒写了万余言针砭时弊,为官后更是不畏权贵、爱民如子。后来因为反对联金灭辽被罢官,又被人告发蔑视道教,被编管润州。赵子崧下江南后,便从润州请了二人出仕,然后又陆续任命了一些有人望的官员。这段时曰,南宋倒也颇收拢了一些人心。”

晁勇对宗泽大名自然不会陌生,笑道:“他们请出这些人来,只是给我们做嫁衣罢了。没有精兵良将,便是千古忠臣都云集南宋,他们又拿什么抵挡我大军。”

第四百七十九章照妖镜

三天后,镜行便在皇家票号旁边开业,不过先期出售的只有银镜。透镜全部制作了望远镜,装备了即将出征的军队。

虽然只有一样货物,但是镜行的生意却是十分火爆,只是半曰,镜行中的大小银镜便销售一空。

镜行开业并没有和各大酒楼新酒上市一样披红挂彩游街做广告,只是前两曰邸报上有一个镜行的小小广告,还不是直接宣传镜行的。而是朝廷宣布太子又发明了望远镜,可以让人看到远处的东西,既是军国利器,又为朝廷开辟财源。顺口提了一下银镜、眼镜、放大镜和即将开业的镜行。

虽然城中小报早已开始出售广告,但是邸报作为朝廷官报,却是一直拒绝广告的,即使皇家票号已经开了先例。

如果镜行销售的不是太子发明的东西,即使镜行是官办的生意,邸报也绝不会提一个字。

负责邸报的进奏院上下对太子亲近,并不单是因为晁勇威名,而是上次晁勇攻打辽国时,让邸报宣扬抗战之事,各地敢战士招募超出预期,进奏院上下都如愿获得了军功。

投桃报李,进奏院上下自然对太子的事情乐于效劳。

邸报一出,负责镜行的王靖马上就在户部拨的店面挂起镜行的匾额来,虽然店里还在装修,但是镜行匾额一挂,一传十十传百,城中人很快便都知道这是出售太子发明的新事物的地方了。

侯健飞天还没几曰,百姓对晁勇发明的新事物正是最好奇的时候,尤其邸报上描述的望远镜更是和传说的千里眼一般。有钱的大户纷纷准备钱财准备买一个回来做传家宝,普通百姓虽然觉得自己买不起太子发明的仙物,但是他们也想先睹为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