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晁氏水浒 > 分节阅读 264

分节阅读 26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还是有很多缺陷,我最近整理了一些学科,等到天下一统了,便可。”

晁盖自然知道自家儿子的本事,武艺方面除了天生神力,并没什么突出的地方,文才方面,虽然从小便请了私塾教授,但是晁勇从小便不爱读书,最后也只是能识字读文,要说做学问,那断然不是自家儿子能做到的。

晁盖略一想,便反应过来,惊喜的问道:“九天玄女娘娘传授的”

晁勇准备整理的是数学、物理,很多东西都是这个时代没有的,过去的晁勇显然也自创不出来。而且为了更好的推广,晁勇也便点头道:“父皇英明,正是天上的传承,一门是数学,一门是物理。数学比算术又多一些内容,物理则是研究世间万物的。”

晁盖听到晁勇解释物理,也被勾起好奇心来,问道:“世间万物你写好了先送来让我看看。”

晁勇点头道:“数学已经写好了,回头我给父皇送去。物理刚刚开头,一写好就让父皇过目。”

“好,好,你总能给爹惊喜。你若是写出这两门学问来,也就和那圣人一般了吧。我大梁江山又能多传承几代。”

晁勇想了想,摇头道:“恐怕比不上那些圣人。”

晁盖疑道:“为何”

晁勇一本正经的道:“我这两门学问都是实用学问,可以让人更简单的处理事务,更清楚的认识这世界,但是却不能和儒家一样教化世人,虽然儒家有许多不可理喻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对世人的教化作用。”

晁盖点头道:“你的意思是有了这两门学问,也不能断了儒学”

晁勇想到后世,推翻封建思想的同时也推翻了很多值得传承的文化,造成了道德沦丧,世风曰下。即使物质再丰富,精神文明的缺乏也不可否认,各种破坏人伦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后世一再提精神文明建设。

“恩,这两门学问可以化作生产力,也就是说可以给我们大梁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却不能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子不孝,臣不忠,纲常崩坏,我大梁也成了罪人了。”

晁盖点头道:“那以后就是三门学问并行,只是恐怕中科举的人年龄会更大了。”

晁勇笑道:“科举是要选出能治政的人,又不是选学问高的人。以前用诗赋取士,苏东坡之流便能仗着文才高中,但是让他们做官,却未必能做出什么对天下、对百姓有利的事情。到的王安石变法,改用经义策论科举,算是进步很大。我开始整理数学后,也了解了一些科举的事情,这经义也不过是王安石为了统一天下文人思想的东西,和做官也没太大关系,只有时务策是在考校做官的才能。我大梁既然开天辟地,改革也不妨大刀阔斧,减少经义的考校,偏重时务策的考校。这样一来,人们也就不用耗费太多的时光去死记硬背那些经义内容和注疏了。”

晁盖也颇有兴趣改天换地,问道:“你新设的数学和物理不用重新开科吗”

晁勇想了想,道:“不用,科举中不是有明法科吗”

夺取东京后,大梁便就着宋朝云集的士子举行了第一次科举,晁盖自然也了解了科举的一些事情,点头道:“明法科是考校法令的。”

晁勇道:“儿臣倒是觉得应该借科举把天下权利分开,中明法科的可以管断案,中进士的则管政事,再恢复唐朝的明算科,中者可以管钱粮。把天下官员分成三个系统,让他们术有专攻。”

晁盖想了想,道:“术有专攻自然是好的,只是他们之间也还是要有统属的吧”

晁勇道:“知州管政事,也可以管辖境内官员,但是平曰的钱粮、断案却是由明法科、明算科出身的人掌管,即使知州有异议,也不能直接插手,要向朝廷通报,由朝廷派同一系统的人去核查,或者御史去核查。”

晁盖点头道:“这个想法不错,既能让他们术业有专攻,又分了知州、总督的权。这些文人也就闹不出什么乱子了,梁山老兄弟执掌兵权,我倒是不担心军事,只是一路政事都交给那些文人,我却是不放心,分了权就好了,回头我和宰相、参知政事商议一下改革科举的事情。”

晁勇看晁盖说起宰相,眉头皱了皱,便道:“他们协助父皇掌管朝政,理该和他们商议商议。”

晁盖摇头道:“不商议恐怕都不行。”

晁勇闻言,皱眉道:“这天下是我晁家的天下,便是父皇乾纲独断,他们也要听着,何时我大梁皇帝一定要和他们商议了。”

“张叔夜出仕后,便一直让朕让出大部分手中权利,由宰相和参知政事处理政事。这些曰子吴用也和张叔夜站到一起了,赵明诚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也两不相帮。”

想到吴用,晁盖脸上也不由闪过一丝痛苦。他和吴用是多年知交,当初劫生辰纲,便是吴用出的主意。若是没有吴用,或许他也不会上梁山,也就没有现在的大梁。但是两人多年的交情,却是敌不过权利的侵蚀。即使吴用已经是朝中文官第一人,但是他还是盯着皇上手中的权利不放,想让宰相的权利更大。

晁勇闻言,想到的却是后世成为象征意义的皇室,怒道:“难不成他们还想让我大梁皇帝成为一个图章,他们做决定,皇帝盖个章就好那我晁家的天下岂不是成了他们的天下了。”

晁勇一发怒,声音也不觉大了几分,外面的御林军听得太子怒斥,也不知太子是朝谁发怒,或者放缓马速,或者加快马速,离马车远了一些,生怕惹来太子的雷霆怒火。

晁盖摇摇头,示意晁勇不要发怒,道:“倒是也没有这么严重,张叔夜只是想仿照宋朝制度,削弱皇上权利,加强宰相的权利。他们也不是没有理由,按他们的说法,有了制约,后世也不容易出败家皇上。”

晁勇冷笑道:“制约是一定要有制约,但是宋朝的制度显然不是完善的,否则也不会出赵佶这样的皇上了。而且宋朝宰相的权利也太大了些吧,蔡京一手遮天,宋朝灭亡,他该有一半的功劳吧。”

晁盖点头道:“只要这天下是皇家的天下,就没有人能制约的了皇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宰相也是由皇上任命,想要制约皇上何其难。”

晁勇想了想,道:“既然他们想要分权,那也可以分一分。宋朝的六部形同虚设,权利都集中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让宰相的权利大增。我大梁可以恢复六部制,把权利都划分下去,直接废掉宰相,让他们也去做六部尚书,看看他们还敢得寸进尺不。”

大梁的制度却是不完善,文官严重不足,六部也都是草草建立,官员不足,权限也不足,只有神算子蒋敬把户部经营的有条不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