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家冰柜里有个女神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中国,就是在佛教发源地印度,种姓制度也是一个悬在人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实在中国古代,自从隋文帝设立了科举制度,还是为下层民众进入上层社会开辟了一个较为公平合理的通路的。而在印度,首陀罗就不说了,单说一个吠舍想要升到婆罗门的阶层,他必须首先双手交叉举在头顶上,不能坐,更不能躺,连睡觉都要站着,就这样坚持二十年;然后再经历水的考验,其实就是浸猪笼45分钟,如果拎出水来你还活着,就能进一步经受火的考验在火堆里站立30分钟,如果这样你还能活着,好吧,恭喜你,你可以成为婆罗门了。你也发现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的就是告诉你,婆罗门是天生的、是传承的,你作为人,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成为婆罗门的,就算你牛b到这个程度,估计你也没法传宗接代了,以重伤全残之躯享受婆罗门称号之后,仍然无法把这个称号传给后人。

这就是事实。等级差别,尊卑之分,似乎总是在人类历史上无法抹去。就像我这个屌丝,恐怕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完成逆袭,成为高富帅,赢得白富美的倾慕目光,只能在一本又一本的yy小说、一部又一部的肥皂剧中获得一点精神胜利。

那个叫明觉的小沙弥可能想不到,我在这庄严肃穆的佛寺之中,竟然会冒出这么多七七八八的想法。听他的意思,也是想要高升的,但是毕竟浸在佛法至理中年岁已久,他的功利心被消磨了很多。我偷眼望去,只见他颂着梵音佛号,步履轻盈地走在茂林绿灌的小道上,一时间,我对他这般自由自在的生活,不禁有些羡慕。

第五章 康城,又见康城

像我这般,为金钱痴迷、为美色卖命、向组织的权力屈服的屌丝,逮住一瓶上好的沐浴液、洗发露,都要用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才停手的屌丝,放不下心中的执念,也许永远无法像他这般洒脱自在。想到这里,我不禁一声叹息。

言归正传。穿过了n个“游客止步”的牌子,到了寺院深处一个僻静的所在。明觉向我行了一礼,说住持便在里面,施主请自行移步,我便告退了。

我谢过,怀着非常忐忑的心态,走进了这间佛堂的大门。

一声如洪钟大吕般的佛号响了起来,我循声望去,一位已到中年、慈眉善目心宽体胖的大师,宝相庄严,穿着五彩袈裟从侧门走了出来。我连忙合十行礼,道:“大师,晚辈有礼了。晚辈有错,望大师宽容则个。”

那位大师笑着道:“听闻施主礼佛之心很是虔诚,不惜效古人之风,卧于树下静候。若果如此,何错之有”说着,向我伸手示意,让我坐下。

我谢过,道:“今日得见大师宝相,顿觉动容。佛曰,破执。晚辈为见大师,竟入痴界,做出此等执迷之行径,却未免落了下乘,也叨扰了大师清修。实是过错。未知大师能否见谅”

大师笑而不答,却向我讲了他的法号“续建”,我也报上自己名讳。大师与我叙了一会儿话、讲了一段佛。字字珠玑,句句发省,令我有醍醐灌顶之感、茅塞顿开之觉。见开了话匣,我便得空问道:“晚辈听闻,金山此处,在上古时代原名康城,历史悠久。有许多民间高人,着力于考证这一段历史,已有所成,不知是否有此一说”

续建大师敛起笑容,正色道:“此事,林施主是从何处听来”

“是听我一朋友讲起。不瞒大师,我对金山此处的故事,也很有兴趣,本以为上海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却未曾想,竟有如此悠远的历史,若大师知道,敢烦指点一二。”

续建大师看着我,澄亮的眸子竟像是把我内心看透一般,道:“我听施主讲话,颇有古风,可见却是久研历史之人。既然问起,不妨告诉施主,确有此事。但相关研究,目前尚未成书,而且此中事况,纷繁复杂,牵涉很多俗世间的争斗。因此施主莫要让外人知道。”

我听到这句“俗世间的争斗”,心中不免一凛:莫非这说的就是胤老太太的组织和陈子奇及其背后黑手的斗争么还是牵涉到更多连我都不知道、甚至无法想象之事连忙道:“晚辈只是对历史之事好奇心颇重,虽然这等执念也有违佛门之理,但着实按捺不住,请大师告知则个。”

续建大师告诉我,他之所以知道这些事,正是因为这万寿寺。万寿寺,虽然世人皆知是建成于宋代,只是因为在那时,五代时极其富有的吴越国王钱谬,他的孙子钱朝佐,在宋代出资万金,重修万寿寺,并且把天王殿上弥勒佛像作了一个重大改变,将自己舅祖父,浙江奉化“布袋和尚”陈契此的形象塑成弥勒佛,并亲自题了对联:“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物;开颜便笑人间好笑之事。”横批是:“笑口常开迎新客”。从那以后,万寿寺的这副对联和弥勒造像已成为传世经典,影响了那之后几乎全部的寺庙弥勒佛像以及文学、影视作品,因此大家都以为,万寿寺是建于宋代。

其实,万寿寺是建于三国时期,乃是当时天下三大枭雄之一的东吴大帝孙权下令建设的。据传,孙权之母吴龙珍,在幼年时失去父母后,因不堪受婶母的冷嘲热讽,便携弟妹们投奔康城的姑母,得到姑母一家的宠爱,并因此得以学习诗书经论和礼仪。后来孙权称帝,吴龙珍便被尊为皇太后。

为了报答当年落难康城时姑父母的养育之恩,孙权之母吴龙珍便嘱咐孙权,遣人赴康城,欲接二老至跟前侍奉。不料早已寡居的姑母念佛度生,不愿离乡北上。于是,孙权便令地方官将其旧宅翻建成佛院。历时三年,佛院落成。孙权诰封外祖姑母为“万寿护国夫人”,并御笔金书“万寿院”三字,制成巨幅匾额,悬挂在院内长生殿上,让外祖姑母在院内修身养性。此后,孙权还多次遣其弟妹来万寿院祝福。护国夫人圆寂以后,万寿院成为一方佛教信徒朝拜进香的圣地,改名“万寿寺”。

到了宋朝,康城遭逢大祸,地陷入海,仅留金山三岛。万寿寺也随之一同沉没,才异地重建。加上弥勒佛的形象和那副对联,声名远播,以至于人们对之前的历史,不甚了解。

续建大师这一番话说完,我惊得一身冷汗:

康城,又见康城。

说实话,明莹、李宇波,都过于年轻,而且与组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他们的话,我不敢多信。也许,这都是组织,特别是那个高深莫测的胤汝老太太,编出来忽悠我的。康城,是否存在又是否真的因为神秘的北纬30度魔咒沉没入海我一直持怀疑态度。如今,这个神秘的名字,这个已经被从地图上抹去的城市,从这位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厚重的方丈大师口中说出,使我不得不信,而且深信不疑。

而且,续建大师着重说到了东吴大帝孙权,那就能和之前李宇波说的历史连上了。因为他曾经说,东吴大都督、丞相陆逊也被封在康城。由此看来,李宇波讲述的那些,从那位存在于史前文明的大禹王开始,包括颛雪、周康王姬钊、伍子胥、春申君黄歇以及越王勾践这些历史名人与康城的种种故事,都是真实的。

那么,西施墓,多半也就在这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