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是秦二世 > 分节阅读 360

分节阅读 36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龙卫府和黑冰台作为双眼和双耳,胡亥对关中的掌控已经达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地步。任何的风吹草动基本上都逃脱不了龙卫府和黑冰台的耳目;而随着龙卫府和黑冰台在关外数十郡逐渐的扎根,相信用不了多久关外数十郡也将不会比关中差上多少了。

嬴真确实不错,短短半年时间,嬴真就基本上摸清楚了黑冰台的一切运作。到如今已经开始独立的掌控黑冰台。对嬴真的忠诚度,胡亥从来没有怀疑过。

只是嬴真如今往胡亥皇帝书房跑的时间也是愈发的多了。

尉缭等人听到胡亥如此说。无不齐齐松了一口气。

只要不是现在就劳师远征就好想到这里,众臣的心中马上就开始活泛了起来。大秦之外有着无数的金银铜铁矿藏,无数的奴隶啊

再想想万邦来朝的来朝的胜景,尉缭等人的呼吸无不有些粗重。

“好了,兵部发文给武威将军苏角吧,命苏角统领河西五万九原军击溃来袭异族即可,击溃之后严加戒备,严禁私自出军西进,一切等到白虎军到达河西再说”

胡亥自然能够发现群臣神色的变化。

两次对羌族的劫掠,让咸阳城中的绝大多数世家贵族都尝到了甜头。如今关中上点台面的世家贵族谁家没有几十上百个羌族的奴隶在使唤

后世一千余年后,欧洲对外扩张在全世界到处建立殖民地最直接的诱因不正是世界各地的黄金和白银以及奴隶么

而为了维护既得的利益,就会不断的催动各个既得利益的阶层不断的提高生产力和发展军备以及各种科技,只有这样才能将距离本国数万里的既得利益转为实实在在的财富不是

血腥的掠夺和赤裸裸的利益驱使是原本落后的欧洲能够在后世几百年都领先古老的华夏民族以及其他几大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领先的古老民族的最为现实的原因。

胡亥希望自己能够在今后几十年在秦人尚武、忠诚的血脉中植入更加具有侵略性的因子,只有走出神州大地,见的多了,看的多了,才不会固步自封,才不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

那个时候,天朝才能够成为永远的天朝。

诱惑,自然先从这群站在帝国金字塔最顶尖的人群做起不是

“臣等遵旨”

在胡亥同一众掌控大秦命运的重臣们讨论河西之变的同时,笔架城中的九原军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夜幕降临,无数的火把星星点点的点缀在广袤的河西平原上。

薰忽而策马看着笔架城方向一直未曾停歇过的喊杀声,心中的不安之感愈来愈强烈。

原本以为只需要最多一个时辰就能拿下的残破小城,却是没有想到从早上到如今已经过去了足足七八个时辰依然看到那站立在城墙上的稀疏黑甲兵卒还是顽强的站在那丈余高的城墙上。

攻城的王国军队换了一波又一波,无数的王国兵卒手臂因为不断的拉弓而脱臼无法再战。而那城墙上的黑甲兵卒除了人影显得更为稀疏外,似乎那些黑甲兵卒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累,什么叫做害怕。

第一百三十一章乌孙兴衰

发生在笔架城的这场不大不小的战争,背后牵连的势力确实如胡亥所料,有着西域小国的影子在其中。

如果说距离大秦正在建设的阳关和玉门关要塞最近的西域小国,那么自然非楼兰莫属了。从笔架城开始一路往西,就是一个地处大漠深处的大湖,蒲昌海。

蒲昌海在如今是塔里木盆地周边小国中水源最为丰盛之地,这样一个大湖,繁衍生息着包括楼兰、狐胡、捐笃、子和等大大小小的十余个小国。

蒲昌海在后世的华夏版图上是不存在的。不过蒲昌海的消失不是后世几百年前才发生的事情,而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育了无数楼兰美人的蒲昌海就伴随着楼兰古国一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后世的罗布泊,就是古楼兰王国的旧址,也就是蒲昌海演变而成。

很难想像,沧海桑田中,数百年的时间,西域第一大湖,西域众多小国中国力最为强盛的楼兰古国,就那样无声无息的消失灭亡,连带着蒲昌海也有沧海变荒漠。

丝绸之路的繁荣,让中原人基本上都知道在西域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上,有一个出美人的楼兰国,更有一个雄踞大漠中央的蒲昌海大湖。所以在楼兰灭亡蒲昌海成为沙漠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无法蒲昌海这样一个浩淼的沙漠大湖突然消失的原因只能用蒲昌海潜行于地下,由此出现黄河的神怪之说。

这个传说直到唐以后重新占据西域,发现楼兰古国已经消亡在大漠中而水落石出。

当然,在如今大秦五十三年,蒲昌海依然是蒲昌海,楼兰国依然是楼兰国。正是依靠发源于孔雀河的蒲昌海这片膏腴之地。楼兰小国逐渐成为西域数十个小国中国力数一数二的“大国”。

不过,这个大国也只是相对于西域的众多小国而言。毕竟,楼兰国即便是在丝绸之路大开,商贸最为繁盛国力最为鼎盛的时候,人口也不过一万五千余人,兵卒不过三千余人。

蒲昌海岸边的楼兰城距离笔架城不到三百里。而薰忽而,正是楼兰国王子。

虽然楼兰城或者说楼兰国甚至不如大秦关中的一个小小县治,但是在西域众多的小国而言,楼兰国已经是大国。已经是强国,而薰忽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必然会是楼兰国的下一任国王,所以薰忽而的身份在小小的西域中来说依然是名声在外极为响亮的。

想来,这也是为什么乌孙人会找上薰忽而的原因所在了。

如果不是乌孙人找上门来突然来投效,恐怕包括薰忽而在内的许多楼兰人只能等到大秦兵临城下的那一天才知道不知道何时。在遥远的东方一个巨人已经开始翘首四顾了。

薰忽而看着远处笔架城方向在火把映照下的幢幢人影,烦躁不安的在大帐外踱来踱去,似乎唯有这样才能消去他心中的不安之感般。

恰在此时,一阵急促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