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是秦二世 > 分节阅读 354

分节阅读 35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八艘大海船,全部由黄县造船厂在三年的时间内建造完成。其中两艘同徐福带走的那艘海船在外观上基本上是一模一样,只是内里结构上增加了水密隔舱,就这一点就要比徐福使用的海船要先进了不下千年。

其余六艘海船都是由墨家工匠按照胡亥提出的思路设计和建造的。相对于前两艘依照当初徐福海船图纸造出来的海船自然要先进了太多。

能够在三年的时间做出八艘大船,还有配套的小楼船。黄县船厂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当然,这也同胡亥始终的政策倾斜有很大关系,毕竟黄县船厂可是能够直接将奏章送到皇帝书房的。

三年的时间,黄县船厂从原本的不到千余人。到今日,如果加上各类匠师以及家属,下辖的工人数量已经接近了七万余人。

这还不算驻守在黄县船厂的两万大军。

在先秦时代,人口就是生产力。当然。即便在后世,改革开放的头二十年。华夏庞大的人力依然是华夏大发展最大的动力,更不用说如今这大秦了。

远征扶桑的自然就是贾瀚的腾蛇军了。

当然,如今这个时候的扶桑,就算有人,那也是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根本谈不上什么文明。就算有所谓的文明,那么也只能是徐福带过去的大秦文化。

而以徐福手中的力量,虽然他带着大秦最先进的文化,以及大量的工匠和书籍,但是却绝对不可能将文明之火传递到整个扶桑倭岛,这数年过去,最多也就是辐射到徐福当初登陆的位于九州岛的歌山县附近方圆百余里而已。

所以说远征扶桑根本不现实,最多也就是再次占据一块有野人生存的小岛而已。当然,这小岛,谁都知道,当今的皇帝陛下似乎是一定要纳入大秦的。

黄县同样也刚刚举行了祭典,同别处不同的是,黄县举行的不仅有国殇日大祭,还有大军首次出海的海祭。

而选在今天正式出海,自然也是为了国殇日这个对大秦所有将士来说都异常重要的祭典了。

一万腾蛇军,两千玄鸟军,再加上由苍鹰统领的神秘三千人军团,还有两百多工匠,就是此次腾蛇军出征的所有兵力了。没有征用任何的民夫,后勤、操船、退浆等等所有都要靠腾蛇军自己的兵卒来完成。

这就是为何胡亥要给贾瀚三个月的时间来进行训练的原因了。海军,必须建立,而且从建立之初就要从精从严,培养出一支专业化、正规化的大秦海军。

所有的大军都已经上船,包括淡水、粮食、军械等等补给之物也都抬上了那两艘徐福所使用的大海船,腾蛇军军旗已经开始在各艘海船桅杆上方飞舞。

黄县海岸边,人山人海。除了前来送行的黄县船厂数万工匠之外,还有驻守黄县船厂的两万原九原军钱亮部。除了他们这些人,还有作为皇帝使者前来送别贾瀚、黑铁、苍鹰三军的嬴一。

嬴一,已经不再是虎贲将军,而仅仅只是龙卫府大统领了。从辛胜平定羌族内阁下诏设立河西和安南两郡之后,嬴一就被召回了咸阳,回到咸阳的第二天,嬴一就作为皇帝使者秘密离开咸阳赶往黄县。

第一百一十八章郡卒征召

黄县所处的位置在后世蓬莱附近,即便如今蓬莱附近的地理环境要比后世强上那么少许,但是依然并不是如烟台、大连、日照、秦皇岛那样的天然深水良港。

所以,在帝国已经稳定之后,工部已经根据胡亥的意思开始在黄县以南进行选址的工作了,那片荒山浅滩在后世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烟台。

而除了烟台以外,在南海珠江口附近一处新的巨大船厂其实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经开始建造了。

这些消息,工部并没有隐瞒任何人。而且早在选址之前就已经通知了黄县船厂的数万匠师。所以,黄县的数万匠师都知道,这已经密布在海面上的八艘大船以及百余艘楼船将会是他们亲手用一捧捧泥巴一块块砖石建成的黄县船厂第一批也是最后的一批海船了。

一个月之后,黄县船厂的数万匠师连同他们的亲眷家属都将开始向南迁移,黄县以南的船厂已经选址完毕,他们将会在工部吏员的指挥下再次建造烟台船厂。

而在烟台船厂建成之前,黄县船厂将不会再建造任何船只。在烟台船厂建成之后,黄县船厂将会只留下不打千人的匠师,黄县船厂也将会变为修理海船的修理厂。

所以,这第一次舰队出征,对大秦的意义重大,对黄县船厂的数万同样也有着别样的意义。

田单拉着贾瀚的手一直在叮嘱着出海之后各个海船和楼船需要注意的事项。嬴一、黑铁和苍鹰等人站在旁边看着一脸尴尬的贾瀚窃笑不已。

作为工部左尚书、尚坊丞田仁的弟弟,田单是被胡亥钦点的黄县船厂的府丞,同样也将是即将建成之后的烟台船厂府丞。黄县船厂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造出八艘巨型海船还有百余艘的改造过的海楼船,作为府丞的田单居功甚伟。

可以说,如果没有田单以身作则天天奋战在造船的第一线,即便有胡亥提出的薪酬制度以及流水线生产。黄县船厂也很难如此快的完成任务。

只是,无论田单如何嘱咐贾瀚,每说几句都会回头对着自己身边那个身穿青袍脸上带着猥琐笑容的中年人问上几句什么。

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身为黄县船厂府丞的田单甚至对一直躬身站在他身后的青袍中年人有些讨好。

再看贾瀚、黑铁、苍鹰、钱亮这些统兵大将甚至包括龙卫府统领嬴一,却也同样都对站在田单身后那个脸上始终低头哈腰脸上带着些猥琐笑容的中年人有些顾忌,甚至可以说是忌惮。

从中年人站立的位置来看,显然只能是田单的下属。而能够跟田单等人站一块的,显然也许职务上没有田单等人高,但是却绝对是黄县船厂的高层。

没见远处那几个穿着六七品官服的人都不敢近前么。

嬴予对贾瀚、钱亮、嬴一等人对自己的恭谨和忌惮都看在眼里。心中着实有些无奈。

从来黄县船厂当田单副手的那一天开始,他就在努力谨记在咸阳时胡亥曾经说过的话,忘却自己皇族宗室的身份,融入到船厂中,真正成为船厂的一份子。

事实上。他一年多来也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同样,嬴予也知道,不仅仅是他会这样,当然跟他一起离开咸阳分赴大秦各地的皇族子弟也都会这样做。

因为,只有皇族宗室的人,才能体会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间,顶着皇族光环被无数百姓所羡慕所畏惧的宗室族人过的到底是何种生活。

没有今天。更不可能有未来,过一天算一天。这是所有嬴氏皇族有抱负或者说想要一展抱负的族人最为无奈的感触。披着皇族的外衣,过的却是连普通黔首都不如的日子。

至少黔首们还有盼头,还有未来。还有自由。可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切,却是皇族中人最大的奢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