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是秦二世 > 分节阅读 318

分节阅读 31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广场上窃窃私语一片,显然这女子在宗室中很有名,大多数人都认得她。

站在高台上的胡亥早在这女子说话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她。

原来叫嬴真胡亥心中暗暗留意。

“不错,嬴真说的不错。天下百姓如今都称我等嬴氏一族为神之一族但是我想问问你们,你们知道什么叫神之一族否你们说说你们。能被叫做神之一族否”

没有人知道年轻的皇帝想要说什么,但是神之一族四个字显然已经调动起了所有嬴氏族人心中的自豪感,让他们的呼吸都开始急促。

“陛下是天子,减赋税轻劳役,叩天地求雨水,平叛乱免严刑撤峻法,天下万民感激陛下之恩德,所有将我嬴氏一族称之为神之一族我们能不能被称之为神之一族,民女不知,还请陛下解惑”

依然是嬴真

如果说第一次只是让胡亥对这个名叫嬴真的宗族女子的胆子有那么一丝欣赏的话,那么如今胡亥真的对嬴真有些好奇了,如此女子,在宗室中应该极为有名才是,为什么自己没有听说过

想到这里,胡亥朝嬴腾看去。

却不曾想,嬴腾发现胡亥看来却将脑袋偏向了别处,似乎在有意的躲避着胡亥的问询而且神情似乎极其的不自然。

有古怪呀

第四十四章神之一族

“嬴真说的不错。”

胡亥给了站在人群中的嬴真一个鼓励的眼神,接口道。扫视一圈重新安静下来的宗室族人,继续道:“神之一族啊你们知道朕初次听闻关中百姓对嬴氏一族给上一个这样的称呼时是什么感觉吗”

宗庙广场前落针可闻,只有原本一眨不眨盯着台阶上胡亥的嬴真在听到胡亥的话之后,脸上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沉甸甸。那重量似有泰山压在朕肩头一般。你们可明白”胡亥看着宗庙广场上的千余宗室,朗声道。

宗庙广场前依然是死寂一片,绝大多数的宗室都是一脸茫然的看着台阶上的年轻皇帝。让胡亥不禁微微有些尴尬。

“神之一族,关中百姓是这样称呼我嬴氏一族的,如今甚至山东、江南、江北等等各地百姓也有流传。你们每个人都是嬴氏一族的一份子,身体内流淌的都是我嬴氏一族的血脉。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关中百姓将神之一族这沉甸甸的四个字安在了我嬴氏一族的头上,如今更是在大秦各地流传让天下万民知晓。

这四个字是褒奖,是敬畏,是信任。但是同样更是对我嬴氏一族的鞭策。你们就没有感觉到这四个字那比泰山还要沉重的分量吗

走出去吧,不要再呆在咸阳了,神之一族的声名仅仅靠朕一人永远也无法让天下万民心悦诚服。口口相传固然可以,但是不能进入百姓心中,一切都将如那天上浮云一般。”

听到皇帝说让他们不要再呆在咸阳了,宗庙广场上的嬴氏一族宗室们瞬间喧哗起来。显然他们以为皇帝是要将他们都赶出咸阳。

“哼”嬴腾微微一哼,广场上喧闹的大秦宗室再次逐渐回复安静。

作为宗正,嬴腾在宗室中的威望自然是无人能及。

“朕不是要将宗室都赶出咸阳。朕只是让你们代表朕、代表嬴氏一族走出去。行走天下或为小吏或为兵卒,为天下万民真正做出点合符神之一族四字的事情来。

你们的父母,你们的儿女,朕都会替你们照顾好。户部会在近日专门对宗室俸禄进行酌增。朕会让你们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先秦时代,如果说想要开启民智无异于对牛弹琴。民治的开启需要数百年乃至上千人的发展,这需要顺其自然,而不是依靠自己强行的推行什么共和什么选举。

推行惠及全国百姓的教育,只是一个开端。

只要帝国稳定,那么留下种子。让他自然的成长为参天大树,水到渠成才是最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这个前提就是帝国需要稳定。

而要维持帝国的统治,依靠国家强制机器进行高压永远不是长久之道。

在鬼神之说盛行的先秦,在崇尚君权神授的时代,建立一个服务于帝国的宗教。显然是可行的。即便在后世,各种教义依然为世界上无数的人所信仰。

胡亥最初确实想要建立一个宗教,但是宗教在帝国大力推行的过程中,需要耗时良久,更会滋生一些可能存在的隐患。

政教合一很少有能够长久的帝国。当宗教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宗教就会想着怎样控制这个帝国,怎样收纳更多的信徒。

那个时候。宗教不仅不再是大秦长治久安的工具,反而会成为大秦覆亡的勾魂人。

不过当龙卫府将关中百姓乃至山东等地的百姓因为种种机缘巧合之事将“神之一族”四字安在嬴氏一族头上的消息放在胡亥案头的时候,一个全新的想法无端的出现在胡亥脑内。并迅速的滋生,然后逐渐成型。

何必再建宗教何必自讨苦吃直接在民众中以神之一族的声名开始。让神之一族彻底的根植在大秦每一个百姓心中,这远比宗教要来的容易的多,也要安全的多。

以老秦人对嬴氏一族的信仰,再以如今自己的名声。配合上已经被安上的神之一族四字,只需要继续操作下去。那么短短的一代人或者两代人,嬴氏一族“神之一族”的名声将传遍整个大秦,并深深的烙印在天下万民的心间。

就算将来这天下会易主,至少嬴氏一族的血脉将不会断绝。不过只要神之一族的名声坐实,那么这天下想要易主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

用皇室来建立天下百姓对大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如今的大秦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自然而然的,胡亥就将主意打到了一直在咸阳无所事事的众多宗室身上。

这些宗室,每个人都上做宗学,都能识字,都会书写。而大秦新近官制改革,天下各郡各县将会需要无数的吏员,甚至数条出关大道上的驿卒都没有补全,这些地方,都是最能了解民生疾苦的地方。

宗室子弟易名进入大秦的基层中,只要控制得当,真心为百姓做实事,长此以往,那么很快神之一族的声名就将进入百姓心中。

因为这些宗室子弟,不仅是皇族中人,他们代表的更是大秦的皇帝陛下。是大秦皇帝陛下让他们放弃优渥的生活,至少在普通百姓看来皇族子弟的生活都是优渥的不是跋山涉水的来到一个个穷乡僻也中。

当然,仅靠宗室子弟的不够的,胡亥自己才是最大、最好的招牌。

话到这个份上,皇帝的意思基本上所有的宗室都已经听懂了。皇帝不是要赶他们出咸阳,而是让他们代着皇帝的旨意去监督大秦官吏,体会百姓疾苦。

“大秦官制改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