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我是秦二世 > 分节阅读 105

分节阅读 10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堂上的那位跟他孙子差不多大小的小皇帝却是如同一汪深潭

你永远猜不到他在想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想来,冯老匹夫正是看透了这点,今日才会在这大殿之上突然向自己发难

第七十一章大秦二世元年六月初一

咸阳宫正殿

大殿之下群臣躬身肃立,大殿之上,胡亥起身缓步而行,清朗的声音萦绕整个大殿

“旨一即日起,所有皇室子弟、赢氏一族宗室子弟,旦有想为我大秦效力者,旦有自认有些许才干者,文可入朝为官,武可入伍为军;

凡我赢氏子弟,旦有想要入朝为官者,皆从小吏做起,朝中众臣不得随意提拔;旦有入伍为军者,尽皆易名而入,由小卒做起,生死由命

宗正府设监察司,由老宗正着人定期监察考核此类皇族宗室子弟,升迁提拔军功认定皆由监察司会同两位丞相以及御史府拟定”

大殿一侧自然有宗正府史官以及御前郎中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以及旨意

大殿之下。

年轻的皇帝陛下打破始皇帝禁止皇族宗室子弟入朝为官入伍为军的禁忌在朝中众臣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再如何此事也可算的上皇帝的家事。

而如今皇家由大殿之上的小皇帝做主,他们不会也不想在皇帝的家事上插嘴天下始终是大秦的,皇帝也只能由大秦赢氏一族来做。

如今的皇帝自己都不担心宗室入朝入伍之后势大生乱威胁到他的皇位,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不会去做那恶人,拦了皇室子弟的晋升之路

在殿下群臣看来,皇帝“会同两位丞相”这句话才是这第一道旨意真正的重点透露的意思耐人寻味

以往皇帝只会说交由丞相拟定。而大秦由两位丞相。又以左丞相李斯为尊,所以右丞相冯去疾向来只能给大权独掌的李斯打打下手跑跑腿而已

所以一直以来冯去疾这个三公之一的右丞相的日子甚至还不如九卿自在快活,至少任何一个九卿都是大权独掌而他却始终被同为丞相却仅有一字之差的左丞相李斯牢牢压在下面

空有丞相三公之名,却完全是充当打酱油的货色毫无实权

这怎么能不让一向自认为才干不逊于李斯的冯去疾憋屈

但是今日,高踞于大殿之上的皇帝陛下竟然罕见的亲口说出了“着两位丞相”的话。

如果说李斯听到胡亥这句话是意外、震惊加不解,那么冯去疾就是狂喜皇帝如此反应可以说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帝王心术,平衡才是至理

只是冯去疾也没想到自己刚刚示好,皇帝就马上给了自己回应

胡亥自然是有意敲打一下李斯。

在李斯理政的这段时间,李斯不爱财,对美色兴趣也不大。理政龙卫所报可以说勤勤恳恳,每日都要在咸阳宫东殿忙碌至丑时之后才回府

李斯所做完全可以称得上大秦版的劳模。

但是,另一方面,据龙卫所报。在这短短的月余时间,李斯劳模却在大秦各个府衙官署中安插了至少三十余自己额门生故吏食客,且皆是位不高却极有实权的吏员

龙卫的信报很详细,杨瑞和的中尉署就被李斯硬塞了两个府中食客进去,而且皆是中尉署中实权很大的职位而那两个食客也被祖宗八代调查的一清二楚,就差没查他们穿什么颜色的内裤了,当然这个时候还没内裤

两个食客都是投靠李斯的江湖浪荡子,根本没什么才干

胡亥今天就是要让李斯自己想想他哪里做的让自己不满意了,而且大秦朝堂在后面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有李斯主政,那么自己靠过来本身就是右丞相的冯去疾正是牵制李斯的不二人选了

更何况胡亥也不怕自己出征他们两人在朝中斗。他既然敢挑起冯去疾和李斯的间隙争斗,自然统统都会有安排,保证局势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会损害大秦国力

胡亥稍微停顿,不管殿下群臣的骚动,继续朗声道:“旨二即日起,额大秦施行盐铁官营之策,并首先在关中诸郡开放铁禁,关中百姓民众可在官衙所设之店铺购置铁制器具,以作日常之用”

大殿之中鸦雀无声。原本胡亥以为旨二尤其是开放铁禁允许百姓购置铁制器具必然会招致李斯等人的反对,甚至胡亥都已经想好了应对群臣反对的办法,结果没想到李斯尽然没有出言反对

想来是刚刚的敲打起了作用。胡亥暗道。

事实也确实如胡亥猜测的一般。李斯确实是因为冯去疾的事情不敢在轻举妄动,虽然他现在确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大殿之上的小皇帝给自己的。

既然能给。那么就能收回没弄清楚皇帝心思之前,李斯不认为自己率先去触皇帝的霉头是好事情。更何况盐铁官营本就是大秦国策,铁制器具仅仅在关中之地开禁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关中是大秦根基,老秦人虽然在这些年的南征北战中减丁众多,但是依然在关中各郡中占据多数

李斯一系的群臣包括姚贾等九卿一个个拿着眼睛使劲的看着李斯,想从李斯那得到指示,李斯却始终如同老僧入定般,毫无动作

李斯不动,姚贾等人自然不会跳出来反对。冯去疾刚刚才跟皇帝搭上线自然不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找不自在,去反对皇帝的旨意

“旨三,即日起将丞相府中上计署功能大致相当于后世之财政部、统计局单列一府,着御史大夫、少府尚书张苍为上计府计相财政部长兼统计局长,上计府诸事直接通禀于朕

上计府下辖四署,上计署,统筹天下田亩税赋,统筹大秦国库、各郡府库开支。统筹俸禄发放。统筹有功之官员、朝臣、兵卒之赏赐发放

盐铁署,统筹天下各地盐铁专卖,开设盐铁官铺;

钱粮署,统筹天下谷粮售价,统筹天下币制改革。即日起收缴天下铜制器具,以铁制器具置换之,不得随意收缴所缴之铜制器具除制式兵械外,尽皆送至尚坊。

通商署,在关中各郡开设官署,收缴来往行商商税。暂定值百抽一。行商行至一地,只需在一地通商官署缴纳税金,由官署开具路引条陈。执此路引条陈行走我大秦境内各郡,概不用再行缴纳税赋

旨四着上计府计相张苍会同尚坊府丞田仁定制钱币以金铜为料。铸造大秦钱币。废除布币。通行大秦之钱币今后仅只尚坊铸造,天下旦有私铸钱币者,诛三族

旨五新设大秦英烈署,归入宗正府门下,由老宗正亲自署理。此英烈署,登记造册为我大秦征战之阵亡将士、伤残将士姓名籍贯

旨六自今日起,我大秦行抚恤之策所谓抚恤,自是安抚体恤之意。即日起英烈署开始整理自始皇帝行灭六国之战始,及至今日为我大秦战死沙场、伤残退伍之兵卒籍贯名册

始皇帝三十年之前阵亡、伤残之将士兵卒,统计之后。每户抚恤新制铜币万枚盐五十斤自始皇帝三十年之后至今日,乃至往后,为我大秦阵亡、伤残之兵卒尽皆单独登记造册

此册上之阵亡、伤残兵卒自今日算起,每户每月可从英烈署中领取铜币百枚,盐五斤阵亡之兵卒若家中仅有白发父母,则此兵卒白发可领抚恤至终老,并由英烈署归葬送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