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恶明 > 分节阅读 118

分节阅读 11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但是这两尊炮的炮管确实是和大明自己铸的炮差不多的粗细,老匠户们可能觉得这就是正常的情况,甚至连提都不提,可是江峰之所以这么热衷准备在西方人那里买到炮,而且不惜去当冤大头,就是知道此时的火炮明朝已经是距离欧洲差了好远,不管是炮的轻便还是火力。

他本来以为买来的船炮应该是带着铁轮的那种炮,可以在战场上迅速的移动,不过看到这两尊重炮之后当时江峰还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三磅炮,属于轻型炮。终于知道自己的想法错了。

“能不能装上铁轮在路上走”

几个老匠户听到这个问题,都是摇摇头,他们也是知道江峰的脾气对待匠户的时候比较和蔼,回答也是直接:

“若是在官道,放在马车上倒也未必不行,约莫也就是六七百斤的东西,不过老爷,到时候安放这炮就要几十个人手啊,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放置完备啊。”

江峰叹了一口气,看来确实不行啊,边上有个匠户接口说道:

“我看这个就放在港口上吧,两边的高处一边放上一尊炮,到时候整个的港口就是掐住了,不管是谁想要在这里攻上来,都要被这个炮轰下来。”

说到这里,江峰想起边上的这个外国人应该是对炮有些研究,身份不就是炮师吗,压抑住自己郁闷的心情,在那里开口问道:

“杰森先生,你对这个有什么建议吗”

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杰森耸肩摊手,在那里悠然的说道:

“大人,十分抱歉,我其实不是炮兵”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想要回家的代价

字数:3438

己好像是傻子,夏五终于彻底的爆发了,抽出手中的森就是劈了过去,刚才的那些事情他看来已经是把夏家的面子都是丢的差不多了,先劈了这个让自己丢脸,说谎的番鬼,然后,然后大不了退钱是了。

在江峰面前动刀可是大事,杰森已经是距离江峰很近的方向,在江峰身后的铁丁看到夏五拿着刀冲了过来,第一反应就是武器纷纷的拿了出来,不过他们的动作都没有张亮的迅速。

张亮急速上前两步,已经是挡在夏五的前进的道路上,夏五自然不是要刀劈江峰或者是张亮,此时势头太猛已经是有些收不住力气,张亮身体微微一侧,重重的一拳已经是砸在了夏五的左腮。

现在张亮八极的劲力已经是控制的十分不错,一拳轰在脸上,夏五脑子顿时嗡的一声,眼前一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倒在了地上。周围的夏家船队的水手和族人们,看到岸上动手,还以为出现了什么事情。

海上讨生活的人每天在惊涛骇浪,官军海盗之间生存,各方面都是警惕非常,岸上的夏五刚拔出刀冲了出去,岸边正在装卸货物的水手和护卫们,立刻是抽出了兵器。不过他们的反应速度还是太慢了。

按照每次交易的习惯,夏家来这里船队的几个头面人物都是在岸上办理银钱交割和货物清点的手续,双方本来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也不用在江浙某些港口那样互相的提防,所以岸上的人也是没有太多的戒心。

所以反应过来,但还是反应慢了,在港口的外围有十几艘船在那里停泊,港口里面两艘船停泊,一动手,铁丁们迅速的逼住了在岸上所有夏家的人,船上的人看到了也是投鼠忌器,顿时是全面落了下风。

夏五晃晃脑袋清醒过来,却看到所有夏家的人都是被人拿着武器控制住了,他心中大急,刚要说什么,猛然觉得脖子那里冰凉一片,顿时不敢动弹,张亮手里面拿着钢刀就是放在他的脖子上。

江峰的脸上阴沉一片,在那里开口说道:

“谢谢你们三当家的辛苦,炮我留下了”

一听交易完成,夏五心里面还是松了口气,毕竟是四万两银子的买卖,小心翼翼的避开刀锋在那里大声的说道:

“江大人,都是误会,都是误会,这个番鬼交给俺老五,俺们夏家给您换一个实打实的炮师过来”

扭头看了看边上的杰森,显然是刚才夏五那个带着浓重闽南的口音的官话,他没有听懂,江峰想了想突然转身问道:

“你不是炮兵”

“大人,我不是炮兵。”

“那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陆军”

简短的对话过后,江峰回头跟着驻守烟台山千户所的一名铁丁头目,现在他已经是一名总旗了,低声说道:

“你把剩下的事情收尾一下,和哪几个老师傅把这两门炮架在港口这里。”

然后冲着剑拔弩张的港口空地这里喊了一句:

“把家伙都收起来,带着这个洋人回城”

回到登州城之后,发现铁丁们和来自天津卫所的那些新兵,对于高鼻碧眼的洋人出现并不是那么的惊讶。传教士和洋商人,这些在港口附近的居民并不希罕,反倒是微山岛的那些人颇为看了个新鲜。

不过这个消息还是被尽量的控制了起来,至于港口的那两门炮,按照老匠户的说法,倒是和现在明朝所造的火炮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他们也明白具体的用法。洋人杰森倒是大概也明白一些准星之类的方法。

用手势和半生不熟的语言跟着老匠户表达一番后,倒是也搞了个明白,不过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拿出来的炮兵知识了。

这位杰森穿上了铁丁原来的护卫服装,江府的家人领着他洗漱收拾一番之后,倒也是一个很像样的人士,不过距离江峰在现代的影视剧看到所谓西方绅士相距甚远,或者不客气的说,看起来也是一个粗人。

此时的东方和西方都是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欧洲和中国甚至还有一定的差距,最能反应这一切的就是传教士们来到中国所写的游记和见闻录,都是认为明朝是一个强大和文明的国家,这个评价在清朝的时候,变成了野蛮愚昧和落后。国民的素质自然是和国家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