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435

分节阅读 4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当年也有过类似的事情,四五年前与王阳明他爹王华说笑,险些有机会当王阳明老师。不过王华对自己知根知底,怕自己歪门邪道的带坏了儿子,所以绝口不提。

今天杨慎他爹又说请自己去教导杨慎自己的水平自己清楚,不去自取其辱了。方应物想了想答复道:“你那公子过于聪明,在下可教不了。”

杨廷和长叹一声,万分苦恼的说:“连你都不肯,还能去哪找比你我更聪明的人”方应物对这句话表示暗暗汗颜。

正在此时,有位陌生人来到方府大门前踌躇。门子王大爷瞧见了,从条凳上立了起来,伸着脖子问道:“来者何人”

那人答道:“在下工部街道厅书吏,奉命前来送文票。”王大爷皱眉道:“工部街道厅这是什么衙门别不是冒充生事来的吧”

王大爷与方府老爷们乃同乡,只不过是隔壁村的,与瑜姐儿倒是沾亲带故。自从在方家把了门,眼界水涨船高,什么街道厅这种一听就是三流地方自然不在眼里。

那书吏便道:“你收了文票送进去就是,此后自有你家老爷做主,你这看门的嚼什么舌头”

“你这小杂碎也敢吆三喝四。”王大爷气得一瞪眼,撸起袖子貌似想动手。

旁边小年轻连忙拦住并叫道:“王大爷消消气小老爷吩咐过,我们不许学别的没品没脸人家奴才那样仗势欺人。”

门子王大爷便忍住脾气,收了文书向里面去。

第七百三十七章 三人成虎

杨廷和与方应物说完话,正打算起身告辞,却见前面门子送了封文书进来。方应物拆开看,没几眼便冷笑道:“林子大了真是什么鸟都有”杨廷和好奇的问:“这又是什么事情”

方应物也不避讳,直接把纸张递过来。杨廷和低头看去,只见得是一张官府凭票,仔细看了几眼上面文字,愕然道:“浙江省和街道厅失心疯了”

原来按国朝制度,每年各省都要轮流派遣工匠进京参与营造之事,也会征调识字会写之人到朝廷各衙门充为书吏。

今年浙江省便把方应物名字添进了名册呈报给工部,收回了先前宛平县代为征发当差的委托当然这个委托是方应物自己鼓捣出来的,不然谁能征发他服役

而工部又因“今夏多雨,恐京师涝灾”的缘故,把方应物分拨到街道厅负责疏通沟渠的役夫队伍中。最后街道厅派了一员书吏来送传票,征方应物去做书办。

在杨廷和眼里,这实在是荒谬不堪的事情。但如此荒谬的事情还真就确确实实发生在眼前,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便对方应物道:“跳梁小丑,理他作甚”

方应物叹道:“本来以我之身份不该应役,也不会有人打这方面主意。但前阵子为了国本大计,我不得不以被征为书吏的名义屈身于东厂,这便给了别人口实。既然都是服役,难道能去东厂当差,就不能去别处了”

杨廷和稍一思索便大致明白了。“必定是有人设下这个局面,也必定算准了你的想法并准备了种种后手。”

至于是谁制造出来的局面。两人都没有点出来,但不用点也心知肚明。能操纵从浙江省到工部再细致到京师地面。需要极大的影响力和权势,朝中又能有几个。

方应物点点头道:“我从好友那里听说,都察院里有人正在串联,企图针对于我。若我抗命不从,随之而来的肯定是御史群起弹劾。大概一是要弹劾我公然藐视官府,仗势逃役;

二是弹劾我品性不佳,留恋权势好逸恶劳,只肯贪慕东厂威风不肯去街道差事。而那时我辩无可辩,因为我确实去过东厂当吏员却不肯去街道厅做书办。”

杨廷和吃了一惊。在他印象里,方应物与科道关系很密切,却没料到科道里居然也有人大张旗鼓的准备弹劾方应物。

二来在昏暗不堪的当今庙堂,科道几乎已经是大明朝廷正义最后的底线和希望,为制衡那些歧途大佬们发挥出了巨大作用。可是今天竟然有人为了私利,准备充当某些人的打手围攻方应物。

方应物却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可奇怪的科道官一百多人,有谁能一言堂又有谁不想安插自己人手常言道,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

杨廷和也没想到什么办法,无奈道:“若是如此。那你要去街道厅也好,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先堵住了别人的嘴。”

方应物又道:“怕就怕如果我去了街道厅,又要遇到别的事故。比如说失足落入行洪沟渠城河,然后拯救不及”

杨廷和登时变了色道:“奸人胆敢如此”不过想起某人的风评和心胸,杨廷和又觉得方应物并不是杞人忧天。死一个被征来当差的书办和死一个官员是两回事。

刚刚送走杨廷和,方应物站在大门口还没有转身。却又见项成贤和洪松两位好友联袂而来,出现在胡同口。他只得又上前迎接。调侃道:“有什么好事情发生你们两个怎么一起到了”

项成贤与洪松却脸色都很严肃,项大御史先开口道:“我们并不是一起来,只是在胡同口偶然遇到。”

看来真出了不小的事方应物将两人请进去,重新上过茶后。项成贤迫不及待的又道:“我都察院听到一些议论,说当年李学士企图招你为婿,但你贪图富贵,所以选择与刘阁老家结亲。”

方应物不屑道:“一派胡言,不值一驳。此事早有解释,我当年为了营救下诏狱的父亲,不得不答应刘家招揽,成为刘府女婿。

为人当言而有信,岂能出尔反尔故此不得不拒绝了李老师的好意。现在还有人不开眼的旧事重提,掀不起什么风浪。”

见方应物信心十足,项成贤并没有放松,继续道:“我去别的衙门办事时,又听到议论说,你在榆林时,勾连亲友操纵边市,损公肥私发了大财。”

方应物稍感意外,这事也有人提但仍没放在心上,“定策开边市时,没眼光的人害怕风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