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431

分节阅读 43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片刻后,项大御史脚步轻盈的走了回来,重新进入了高光状态,从容的说:“邵娘娘服侍陛下多年,进位贵妃也没什么。”

后面肯定有个“但是”,无数人心里吐槽。

“但是”项大御史果然众望所归的说出了这两字,“此外为免中宫轻重失衡,还可仿效仿效前朝故事。”

项成贤有意停顿了一下,可是这次没人出来捧场接话,只得继续说:“所谓前朝故事。如汉明帝马后、唐明皇王后、宋真宗刘后,皆养诸妃皇子为子。”

说到这里时,有些聪明人已经猜到什么,纷纷恍然大悟。只听项成贤高声道:“今请将太子养于中宫,认王皇后为母”

众人不禁万分钦佩的看向角落里那个人。短短时间便能想到如此破解之道,实在不能不服。今天方应物能光临东朝房,真乃正道之幸。

这的确是个绝妙主意,完全可以抵消邵妃进位为贵妃的影响,也很有可能避免因为邵妃与天子较劲,而且最关键是没有任何负作用

其实单纯只说邵娘娘进位为贵妃本身。大臣对此是无所谓的,又不是当皇后,爱怎样就怎样。只不过涉及到东宫之争,所以才显得十分敏感。

朝臣担忧的不是邵娘娘当贵妃,而是子凭母贵。一旦邵妃之子朱祐杬凭借母亲成为出身最尊贵的皇子。那难免就要压住太子朱祐樘,导致尊卑失序。

但若将太子朱祐樘寄托到王皇后名下,那么太子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嫡子,当然不用在乎邵娘娘当不当贵妃了没准天子为了顺利提拔邵娘娘为贵妃,减少此事阻力,真会让太子认王皇后为母亲。

难题破解后不免身心愉悦,不知怎的,许多人发出了轻轻笑声。虽然没有明言。但彼此心知肚明,笑得就是首辅万安他和党羽今天真可谓是机关算尽,但只怕要徒劳无功了

想这万安当了十年首辅。君恩深厚地位稳固,吃瘪的时候真不多,尤其吃瘪到今天这种地步的时候更不多。

万首辅当然能感受到别人笑的就是自己,暗暗咬牙切齿。可今天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火花四溅,完全输的没脾气

此时站在东朝房里。无异于是羞辱,万安怨毒的盯了方应物一眼。二话不说,当机立断的拂袖而去。走的痛快。走的光棍,丝毫不拖泥带水。

他就这样走了其余大臣愕然的面面相觑,这首辅老大人真是够果断。

无论如何,既然首辅都离开了,廷议到此就该结束。主持人吏部尚书李裕慢吞吞的询问道:“诸君还有何话可说若无其它,就此散去罢。”

群臣离去时,大多数人都是面有喜色的。最近这段时间,奸邪猖狂,压抑时候居多,时至今日才总算挫败了奸邪一次。

而且更让众人先前没有想到的是,胜利似乎来得轻而易举,完全不费功夫,好像平平常常顺顺利利就赢了。细想原因,大概还是全凭了方应物,这就是所谓的大巧若拙、举重若轻罢。

如果没有方应物,正道一方肯定要陷入苦战,还未必能收取全功。只是这方应物以后的日子大概不会好过了,万安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不过方应物所幸还有个次辅为老泰山。

方应物回到家中,项成贤也跟着来了,两人还没说几句话,便见刘棉花打发了人来喊他。

项成贤打趣道:“你这个老泰山,真是一张晴雨表。此前几日,都不曾理睬你,今天却立刻就要见你。”

对此方应物也没奈何,“习惯就好。”

此后方应物到了刘府,却听刘棉花道:“你知不知道,最凶险的时候从现在才开始”

方应物装糊涂的答道:“愿闻其详。”

刘棉花叹口气,“那万眉州再不堪,终究也是首辅,很大程度上代表着朝廷体面,正所谓刑不上大夫。所以即便他站错了队,最严重也不过是被罢斥回乡,你信不信”

方应物当然信了,就按历史上的万安来说,最后结局也是新皇登基后,被强迫辞官而已,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处分,更别说刑罚了。

别说万安这首辅,就是他方应物在朝廷中斗争失败了,结局也就是回老家而已,这就是国朝士大夫阶层朝争的底线。

“你要输了还好,但你没有输。”刘棉花道:“我料那万安如果见另立太子之事不遂,肯定转而向东宫示好,只求日后能全身而退,免得有血光之灾。”

方应物对此议论道:“也算是识时务之举,若只求平安问题不大。”

刘棉花转而又说:“你先不要替他着想了先前万眉州主要心思放在另立太子上面,对你就比较放松,也不想为你分心。

现如今若另立太子无望,那么他全部恨意就集中在你身上了,而且也可拿出全部精力来对付你。所以说,你的凶险这才刚刚开始。”未完待续r655

第七百二十九章 廷议过后

事关大明朝前途命运的廷议结束后,引起朝野议论虽不少,但明确表态的不多。越是高官越不愿表态,就像在廷议上,大佬们都收着声不怎么说话一个道理。

在廷议上,主张另立太子一方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 什么便宜也没讨到,这本身就算失败了。不过朝臣都明白,廷议只是双方各陈己见而已,最终结果还是要看天子的最终决断。

虽然众人都觉得,方应物借着项成贤之口说出来的那些言论,都是非常有道理又能切合天子心态的,但毕竟谁也不敢肯定天子一定会采纳。

正常情况下,保持现状、继续观望最符合天子犹犹豫豫、瞻前顾后的性格,那样就等于是暂时保住了太子之位。不过,万一天子突然不畏鬼神、霸道生猛了呢

直到三天后,便见天子下诏,重新启动东宫经筵,让坊局官员开始为太子授课,然后又有司礼监将军国奏疏送至东宫供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