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417

分节阅读 41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应物插嘴帮着项成贤解释道:“他已经是掌道监察御史,还是最年轻的一个,只需要熬资历就有远大前程,多写这一份奏疏无甚大用。而只有你还是前途不明,目前看起来没有什么上升道路出现,所以才要给你创造这个机会。”

方应物虽然没说明,不过大家当然也都知道,方应物的前途更不用靠这份奏疏去争取。三个人中,还真只有洪松写泰山地震奏疏收益最大。

项成贤趁热打铁的慷慨激昂道:“小弟我可以断定,你一旦上疏率先将泰山地震抛出来,那必然名动一时,有了这份功劳打底,前途就敞亮了等你追上了我的脚步,我们淳安三人组必将名扬天下”

一边是高度纯洁的精神理想,一边是饱含杂质的现实选择,洪松陷入了天人交战之中。方应物和项成贤当然不着急催他,两人便闲谈起来。

忽然项大御史想起什么,猛然拍额道:“要遭方贤弟你这个泰山地震的主意只怕行不通”

这明明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怎么会行不通方应物惊讶的问道:“何出此言项兄你没把握就不要胡言乱语。”

项成贤收起笑脸,很认真的说:“问题肯定要出在一个人身上,那就是钦天监监正康永韶康大人。”

方应物感到这个名字很耳熟,就是一时记不起在哪里听过,不过项成贤却对这位康永韶康监正知之甚详。

当下项成贤便对方应物解释道:“这位康永韶康监正说起来也是个传奇人物,一二十年前他也当过御史,而且是名震朝野的正直御史,因为屡屡冒犯天颜,名望不亚于同时代的翰林四谏。时至今日,我在都察院也经常听说。

后来当御史的康大人彻底触怒天子,便被贬为知县,一连迁转了两三次也不得回京。后来天子听说康大人对天文非常内行,便把康大人召回京师,改任为钦天监监正。

但是自从康大人重新回京后,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与当年完全相反,康大人竟然变得极端厚颜无耻,谄媚君上、逢迎拍马无所不为。”

方应物若有所思,突然明白项成贤担心的是什么了。继续听项成贤说:“只用举一个例子,方贤弟便明白我为何要说,问题必将出在此人身上。

年初元旦天上星变你是知道的,陕西大饥的事情你也应当有所耳闻。但康永韶作为钦天监监正却对陛下奏道,今春星变当有大咎,幸亏陕西人饿死不少足以抵消罪过,此乃国家无疆之福。”

“无耻”听到这里,方应物忍不住出声痛骂。这种话已经严重超越了做人的底线,究竟要有多么无耻才能说出来

只讨好逢迎天子在方应物眼中不算什么太大罪过,但是为了讨好天子,帮天子开脱星变罪责,说出“幸亏人民饿死抵消星变罪过”和“星变乃国家无疆之福”,这实在是没有下限的无耻了

项成贤总结道:“康永韶作为钦天监监正,所负责的事情就是解读灾害天变。你想想,如果泰山地震的事情被传出来后,却被钦天监揣测君意胡乱解读,起不到应有用处,那我们让洪兄上奏有何意义”

方应物点点头,对他而言,泰山地震与东宫不稳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如果康永韶揣测帝心,故意将地震撇清了,或者引导到其他地方,那就没什么意义了依照项成贤所举的例子看,这事百分之九十会发生。

但性格刚强的方应物还是下定了决心:“不过总要试试看,做事哪有不遇到难题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而已”言外之意,就是遇到障碍便除掉障碍,如果连这点狠心都没有,也就不配在名利场中厮混了。

项成贤迅速与方应物统一了思想,“要尽快将康大人从钦天监监正位置上拉下来,然后才能让洪兄上疏言及泰山地震的事情。由于康永韶对星变的解读实在违心,几乎激起了公愤,我们都察院也准备弹劾他,这让我看到不少关于他的材料。”

“你有拉他下马的主意了”方应物问道。

项成贤很有经验的答道:“他有一个短处,就是好色放浪,时常在胡同里鬼混,我们可以抓住这点做文章。方贤弟你也扮作寻欢客,争取与康永韶起冲突,闹得越大越好。闹得越大,他就越下不来台。”

“为什么找我扮演寻衅肇事的寻欢客”方应物不满道。

项成贤振振有词道:“我与洪兄都是有官身的人,当然不便去寻欢作乐而方贤弟你年岁轻轻,又是无官无职,最近遭遇了打击,所以略微放浪形骸一点也没关系。总而言之,你把康永韶拉进坑里就行”

方应物犹豫片刻,不得不承认项成贤的提议可行性很高。在柱子上砸了一下,咬牙道:“为了洪兄的前途,我们做了”

洪松看着项成贤和方应物不停的讨论,亲眼见证了一起阴谋的产生和完善,已然目瞪口呆。过了片刻,忍不住抬手道:“等等我怎么又牵扯进你们这些阴谋破事了。”

方应物当头棒喝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近墨者黑近朱者赤,你早该醒悟了”

洪松叹口气道:“你的消息来源可靠么”

方应物从洪松口气判断的出来,洪松已经动摇了。便非常确定的说:“消息肯定是可靠的,但你大可放心,别人是不会关心你怎么得到消息,只关心这个消息带来的后果”r1152

第七百零一章 下不为例

从洪松这里出来后,方应物便先回了家。如何修理康永韶这个挡道的败类,便让项成贤去操心,他作为御史,盯上目标后自然有一套路数,正所谓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其实方应物对项大公子有点不放心,但一想项大公子干点好事也许没天赋,但做些坏事应该还算靠谱,也就由他去了。另外,这才有小团伙头目的感觉,拿定了主意就有人分工负责,不须自己亲力亲为。

想及此处,方应物思绪飘得更远。如果项成贤和洪松能跟得上自己的脚步,那么将来大有可为。自己在内廷词林,项大御史在科道监察,洪松在六部,正好包揽了朝廷最重要最上层的三个地方,彼此完全可以守望相助、互为倚角。

说起来方应物最大的缺陷就是年资太浅,亲力亲为赤膊上阵时候太多。党羽两个字里,党不少,大学士刘棉花吏部李裕兵部张鹏都察院屠滽学士李东阳等人都算是党了,但羽却没几个,他能当领袖指挥那几个大佬吗

但是“羽”这种问题没有取巧之道,只能靠着时间慢慢积累,少说也得一二十年功夫。当然最快捷办法是当考官,至少也得是乡试以上的考官,能做会试考官最好。那些人脉丰富的朝廷大佬,谁没当过几次考官

“以后一定要寻摸几次考官来当”方应物不止一次念叨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