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380

分节阅读 38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想必是首辅万安作为反太子一方,曾经拉拢过老泰山入彀。如果首辅次辅皆站在了同一阵营,那影响力是巨大的,至少在内阁是统一了。

但是老泰山衡量得失之后拒绝了,那么以万安的性子,八成要转而再试探第三大学士刘珝的意向,所以老泰山才会说“早就有所预料”。

不过方应物对万安的行径很好奇,一个首辅至于如此行事么要说他方应物没个稳重样子,万安的行为又何尝有首辅样子

一个首辅,又叫元辅,那是被看做宰相的存在,那就是群臣之首。毫无气节的鞍前马后为贵妃效力像什么话

当初万安为了当上首辅,腆着脸去巴结万贵妃虽然令人不齿,但总可以在理解范畴之内。如今万安荣华已极。还有什么值得念想的竟然不惜违背正统、背弃世人人心也要帮着万贵妃废掉太子

方应物忍不住要问道:“万眉州已然位极人臣,何至于此”

对女婿这个疑问。刘棉花只能笑呵呵,“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万眉州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在南京做官,品级还不低。你懂得”

方应物闻言也恍然大悟,只能“呵呵呵”了。坏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感慨好人难当、坏人滋润,那都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

万安这首辅品性败坏、名声恶劣,十年来屡屡协助天子排斥正道,在士林舆论里简直劣迹斑斑。

这样的人在台上还好,一旦不在了。那必然会引发反攻倒算,毕竟当今人心尚未完全沉沦。常言道邪不压正,就是这个秋后算账的意思。

就算没了万安那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在,肯定要成靶子的。更何况听刘棉花的口气,万安这两个儿子的官职只怕也有不地道的地方,若是没万安护着,以后迟早被清算掉。

万安自己位极人臣不假,但他总不能长生不死永远做首辅,总要为身后事盘算。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走到黑。帮着万贵妃插手东宫废立之事了。若能扶持邵宸妃皇子登基,那就能立下拥立之功,其后自然可以荫及子孙。

设身置地的想去,若关系到自家儿子的前途命运。自己又能怎么做方应物不由得叹口气,忽然有点同情起这位老首辅了。

自从当初为了靠上万贵妃,他出卖了节操。得到了首辅位置,却也失去了很多。从此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再无回头的可能。堪称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年过七十了还要担忧儿孙辈的命运。

方应物突然又想起了两位大舅哥,当初自己还暗暗讥笑刘棉花想不开,任由两位大舅哥在科举里扑腾,也不利用权势拉一把。最后两位大舅哥三十多了也一事无成,还得去国子监读书混功名。

现在看来,老泰山的选择未必就是错了很多道理可能人人都知道,但有几个人可以真正做到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就连方应物自己也不敢保证,将来如果自家儿子不成器时,他会忍住亲情不出手提挈。可是一旦提挈,那就是把柄

一个连亲儿子破绽都不会留给别人的纯政客,真是理智到可怕的地步。方应物只能庆幸,自己当初抱上大腿倒是其次了,关键是不会成为这样可怕人物的对手。

正当方应物感慨万般神游天外之际,忽然又听到老泰山开口道:“如果刘叔温真的恬不知耻投靠了万眉州,未见得就是坏事,老夫有什么可担忧

如果真到了那时候,内阁四人中,三个成了逆党,只有老夫一力支撑大局看似是被孤立了,但是别忘了,内阁之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官宦,大势何去何从

必然是万众归心、人心所向,都要力挺老夫,一干正道清流也要捏着鼻子奉老夫为首。想起这个,老夫心里竟然有点期待啊,就算失败也没什么遗憾了。”

方应物愕然,自己觉得很严峻的形势,在刘棉花眼里居然是这么个模样。这哪是严峻而是很好,不是小好,是大好。

最后方应物捏着鼻子道:“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老泰山高瞻远瞩,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拯救大明社稷的重任便托付给老泰山了”

刘棉花笑而不语:“还须你来佐助,不可懈怠了。关于你的前程问题,我会替你留意的。”

方应物便觉一阵轻松,让别人出头的感觉也不错若刘棉花不成,自己再想想法子也不迟。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九章 被看穿的阴谋

天子最近烦恼很多,最大的烦恼当然就是想重新选个称心如意的继承人,但却遭到了强力而普遍的反对。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别说是换太子这样一件事了,简直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强行上马也不是不可以,但后患很大,所以要将外朝、内廷、后宫都得摆平。

后宫这里,母后态度坚决支持现太子,那只能靠自己软磨硬泡了,无论哪个皇子不都是他的孙子又何必厚此薄彼

外朝方面,已经托付给忠心耿耿的首辅万安了,尽可能的拉拢同党,减少阻力。听说已经有了效果,有些重量级大臣会投向自己这边。

而在内廷这里,则是己方最弱的地方。关键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力挺现太子,相比之下却找不到能与怀恩分庭抗礼的人物。自己指使的梁芳等人威望差点,实在无法与怀恩抗争。

本来另一个重要太监汪直或许可以出面,但她态度却有点,在太子之争的问题上一直表现得不积极,平白无故让己方损失了一大助力。

在政治地位和实力上能与司礼监掌印太监掰腕子的角色,只怕也只有东厂提督勉强可以稍稍胜任了。

既然目前这个东厂提督不愿配合,那么是不是另换一个听话的人天子朱见深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了有一段时间了,但始终没有拿定主意。

这日,天子将梁芳和汪直都召了过来,很是开诚布公的谈道:“汪直你若不想参与废立之事。朕也不勉强你,但你总不好占着位置不放。”

梁芳大喜。上前奏道:“汪直杂念太多,总不能全心为皇爷效力。但皇爷仁慈。且放他去罢。”

汪直奏道:“奴婢身上一切皆由陛下所赐,皇爷若有旨意,奴婢全无二话另外奴婢觉得,万万不可由梁芳接任,请皇爷明察。”

天子摆摆手道:“最烦听你们互相攻讦,你们就不能和和气气的共事揭人短处的事情不必奏了,等过几日你们换一换职位。”

汪直欲言又止,最后无奈道:“皇爷既然不想听,奴婢也就不说了。”

按下闲话不提。却说方应物自从南方回来并上交钦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