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367

分节阅读 36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然被刘健质疑发言资格,又被人嘲笑,但方应物仍然面不变色,镇静自若的看了看周围,然后再对刘健道:“本官方应物,现为给事中,掌台垣之事,何事不可议论撞见谢迁过失,不该纠劾,只管视若无睹

还是刘公今日能代替朝廷明令,叫本官不许纠劾谢迁若是如此,本官亦无话可说”

这厮竟然还是给事中刘健愕然。冷不丁被反将了一军,一时间哑口无言。

给事中方应物有没有这个资格有,必须有一个声威极盛的谏官给事中,踩谁的资格都有了,只要有胆量,打天子脸也是等闲

而刘健对方应物的印象一直是“方清之那个超级能干的儿子”却忽视忘了方应物目前的本官。此时方应物本官确确实实是给事中,与御史合称科道的给事中

不止刘健,殿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点。只能说方应物进官场后当京县知县时间最长,后来大出风头又是因为钦差的差遣,但他的本官却被人忽略了。

一提起方应物,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青天方应物或者钦差方应物,给事中方应物的存在感实在太低。可是即便再不引人注意,给事中还是给事中。

给事中和御史两个官职,是不能以等级看待的,国朝太祖高皇帝建制,极其重视上下制衡,给事中和御史就是特别设计用来以小制大的官职。所以纵览史书,会看到大明言官极其猖獗。

刘棉花反应是最快的,此时便自言自语道:“公然阻塞言路不大好罢”

少詹事刘健纠结万分,自己今天流年不利,遇上这事真是倒霉透顶,要帮谢迁开脱却把自己也绕了进去刚才自己质疑方应物相当于阻止谏官发言,如果被有心人揪住不放,论一个“堵塞言路”卓卓有余。

方应物不等别人说什么,又一次对刘健逼问道:“以刘公位份,今日应当是东宫领班。还请回答本官,不知谢迁自称微恙,离去之前可曾奏知过太子”

方应物这口气成了谏官对东宫讲官的纠察,刘健总不能睁眼说瞎话,无可奈何的答道:“不曾。”

接下来便冷场了,别人没必要落井下石,也没法出面帮事实确凿的谢迁辩解。所以就这样,出现了短暂的僵持你方应物反正都问清楚了,下去上奏本弹劾就是,此时别人犯不上掺乎。

而方应物似乎也没话可说,他偷偷瞥了旁边父亲大人一眼,却见父亲还在瞪着自己,眼皮子也不知道累。

这时候你老人家还不出面,在想什么呢方应物情急之下,对着父亲瞪了回去。

方清之瞪儿子半天毫无效果,反而被自家不孝之子瞪回来,瞬间勃然大怒,险些就要不顾场合的发作起来。

但方清之突然福至心灵,想起自家儿子虽然无法无天,但却从来没有当面做过不孝的事情。今天瞪自己实在反常,必然有别的缘故。

从这个角度想去,方清之突然茅塞顿开,连忙上前一步站了出来,对方应物道:“谢余姚虽有过失,但此乃小节。明日让刘公当面训诫几句,下不为例即可。”

方应物就坡下驴的说:“言之有理,是本官苛刻了。”此后便风轻云淡的重新回到班位最末尾。

看着方应物收放自如,殿中人齐齐冒出个念头,不能以小角色视之。未完待续。。

第六百零四章 与己无关

方应物大张旗鼓的出面纠劾谢迁,当然并不指望能把谢迁彻底压倒。目的无非是三点,一是不打压白不打压,能踩一下是一下,毕竟谢迁是父亲注定的对手;二是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叫父亲出面当好人刷名望。

第三就是让殿中大佬们明白,他方应物在这里虽然像是个小卒子,但并不是真来打酱油的小卒子,某些时候不要企图牺牲他方家的利益。

应该说,方应物的目的都达到了,尤其给父亲创造机会刷名望的想法。为谢迁解困后,方学士的形象顿时再一次光辉起来。若传了出去,肯定人人都得点个赞。

朝廷上下都知道,方家和谢迁从成化十四年开始就有不和。而且方清之和谢迁年纪相差不远,都是浙江省人,还都入了词林,如今官职差别也不算太大两人之间活脱脱的是“一生之敌”模样,将来注定只能有一个人入阁。

今天谢迁出现了明显过失,方家父子齐齐在场,如果揪住不放狠咬一口,谢迁至少要掉一块肉。

事实上,不用方清之出马,仅仅凭借方应物一个人的战斗力就可以了。刚才方应物几乎已经把谢迁踩住,而且方应物理直气壮,占据了所有大义,满殿人纵然知道方应物有点私心也无话可说。

想来任何人出面,方应物都可以不卖面子,唯有方清之出来,方应物就不能不听。

最终方清之还是出面化解了谢迁的窘境,显然是不屑于在小事上计较。虽然他与谢迁并不算和睦。

闻者只能感慨,这种胸怀不能不令人佩服。这样的事情也不止一次了,方学士不愧是传言有宰相器量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的词臣中当属第一。

在文华殿里,刘棉花看着有点眼热,方家父子的把戏休想骗过他的眼睛这父子二人,分明就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在刘棉花的记忆里,这样的事情不止一次发生了。每次都是先由方应物大杀四方咄咄逼人,搅得别人不得安生;然后再有方清之出面当好人将方应物收回去,并表现出一番宽宏大量,最后博得众赞。

结果成就了“宰相器量方清之”的舆情,舆情这个东西。说着说着不定就成真了。将来需要推出新大学士的时候,再想起这七个字,人心岂不就偏向方清之几分了

而且刘次辅之所以感到眼热,是因为他实在有点嫉妒方清之了,女婿终究不如儿子好使,这样神奇的儿子怎么就生在了方家如果他刘吉有这样的帮手,能刷出好名声来,何至于被人叫做“刘棉花”

小插曲过去,终究是要进入正题。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的示意下。有个小太监开始当众叙述刚刚发生在文华殿后殿的事情。

对方应物而言,这都是他亲身经历甚至主导出来的事情,自然没什么可稀奇的。但对于殿里大多数人而言,都是第一次听到。毕竟事情刚刚发生还没有来得及传播。

听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