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160

分节阅读 16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厅中没有久等,李太监便露了面,对不该怠慢的人,李太监从不会怠慢。

如今李义的神态比一年前轻松了许多,想来也是因为这一年收获甚丰的缘故,这还要感谢方应物。对地方镇守太监而言,只要有足够数量的银子供奉宫中,这位置就坐得稳当和惬意。

两人寒暄过几句,方应物主动问道:“李公召唤在下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李太监从袖中抽出一封书信,“不是我要找你,是汪公找你。这是汪公的亲笔信,是写给你的,却发到了我这里,委托我转交于你。”

汪芷的信方应物连忙接过来,当场就展开阅览,不知汪芷忽然写信给他作甚,难道起了思念之情这不是她的冷酷风格啊。

细细看去,只见得信中大意是:本太监巡边到辽东,因为立功心切,“误杀”了几个女真族的贡使当做军功,惹得朝廷诸公纷纷指责,亏得天子英明没有计较。

如今在大同边关百无聊赖,问问你有没有什么刷军功的良策也好让本太监将功补过,在陛下面前露一露脸。

看完信后,方应物深深的感到蛋疼,这汪芷真是吃饱了撑着,跑到辽东杀贡使冒充军功,这得是痴迷军功到何等地步不过作为知道后世历史的方应物,实在对那些被冤杀的女真贡使提不起同情心。

如今汪芷又找他来问主意,真把他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了么,他是该出这个主意还是不该出

想来想去,还是应付几下比较好,一来没必要与汪芷过不去,孙小娘子还在她那里;二来也是为国为民的大义,毕竟在边关,汪芷是代表大明的一方。

方应物回忆了一下上辈子的史料素材,便对李义道:“借府上纸笔一用,在下就于此处写封回信,烦请帮忙送到大同去。”

这不是坏事,李太监欣然道:“方秀才不必客气,都包在我身上。”通过这次他又看得出来,汪公和方应物关系比想象的还要密切,那就要更热忱的对待方秀才了。

方应物提笔写道:“尝闻大同北二百里,有地名曰威宁海,因水草肥美常为大股北虏聚营栖身之处。君可多派哨骑专一侦探,若遇时机,可率大军携三日干粮,昼伏夜行奔袭威宁海,自然大功可成。”

这年头边军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时机得当的时候确实也能主动出击鏖战,若换成嘉靖之后,军队废弛,方应物是万万不敢提这种送死建议。

不过方应物此刻还不知道,他出于随便应付心理提出了这个建议,导致的后果却是多么坑爹

方应物将回信写完,交与李太监送走。又说了几句闲话,正要告辞,却听到从前面隐隐约约传来嘈杂的人声。

李义头痛的揉了揉额头,“又来了。”方应物奇怪的问道:“还能有让你难以解决的事情”

李太监摇摇头,很无奈的答道:“前日宁波那边的市舶司提督太监到我这里进贡,有个书生在街上冲撞了他的仪从,被开路引导官推到一旁,中间可能粗暴了一些。

不知这书生身子有什么毛病,居然当场倒地不起,然后死掉了。随即传言太监仗势行凶打死了读书人,这两日便经常有大批读书人围聚在我这门前鼓噪,叫我严惩凶手。一时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先拖着了,时间长了也就拖过去了。”

如果李太监所言都是真的,方应物万分同情,当然也只能万分同情。在这全省读书人云集在省城的最敏感时候,出了这种事,除了倒霉还能说什么。

估计放在平常时候,李太监早就下令乱棍打散人群。但在这个特殊时期,李太监也不敢轻举妄动。

s:本想两章一块发,但怕太晚了,所以先发这章,继续写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三章 知易行难

同情完李太监流年不利,方应物拍拍屁股打算走人。如今前门是走不得了,可以想象,如果这个非常时候,他方应物现身镇守太监大门内走出来,那又是什么效果故而方应物打算从侧门或者后门出去。

李太监连忙叫住方应物,“我诚心请教,方秀才看有什么法子么”方应物心里嘀咕几句,怎的人人都把他当智囊看么

托上辈子那个时空里群体件层出不穷的福,该如何应对,他方应物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他简单想了几下,便答道:“李公没有听说一句话么,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聚集起来的人数虽然不少,其实只让他们领头人来与你谈就可以。只要摆平了这几个头人,其余就好办了,何况对付几个人,总比对付百十人容易罢”

李太监“这个道理我也是懂的。但是如今省城里读书人极多,而且所在之地又密集,随便互相招呼几声,便可成群结队呼啸而来。

所以在外面鼓噪的读书人里面,只怕没有什么首领人物,就是想找领头的也找不到,为之奈何”

方应物叹口气,这太监脑筋怎的如此死板便指点道:“即便没有首领,但也可以制造出首领,李公想不到么”

从镇守太监府的后门悄悄溜出来,这是一处僻静死巷,周围没有什么人,方应物便放了心。

他抬头看日。发现还有点时间。既然已经来到了官衙密布的西城,那就顺路去拜见按察使朱绅好了,正好有两件事要问他。

这时候,朱老大人正在堂上办公。忽然听到禀报说方应物求见,连忙挥退了左右,只留下了自己在堂上等候。

他身为全省风宪官之首,手掌刑名、狱案、风纪大权。那应该是十足威严的。但他又知道,自己如今在方应物面前实在是威严不起来,一方面当初亏得方应物放他一马才得以留任,另一方面方应物又有外祖当巡抚。

因而朱老大人只好将左右全部打发出去,免得手下人看到自己在方应物面前姿态太低,损害到自己的威信。

方应物进来后,见过礼便问道:“上次给廉宪老大人那份名单,不知用上没有”那份名单,就是本次乡试同考官的几个提名。由提学官李大人交给方应物。而方应物又交给朱绅去运作的。

朱绅答道:“这个急不得。抚台王公说过。为防止弊情,要等到最后一个月,再由院、布、按会商考官人选。”

那就只能继续等着了。方应物又问起第二个问题,“朱老大人家室是否随任有没有兴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