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136

分节阅读 13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谁能闯进镇守太监府搜人

镇守浙江太监兼管杭州织造局李义李公公望着坐在他下首、正在品茶的方应物,“虽然已经过了数日,回想起来还是觉得很qiguài,你居然会来找我。你不是知道我与陆大人有合作么不怕自投罗网”

方应物胸有成竹道:“李公公你与陆大人的合作,只怕只是为了扳倒宁良这绊脚石而已,一个想求官,一个想求财。

上次因为王家事情拜访时,我便觉得你与陆大人之间并不是很紧密,也缺乏默契,不然陆大人不肯告知你修理王家的原因

这足以说明你们只是临时联手而已,不是什么正经的同党,想来陆大人生性深藏不露,也不是愿意大张旗鼓的公开与李公公你交往的风格。若是如此,我如何不敢上门”

李义不欲多谈这些,显得好像自己中了算计似的,只问道:“你的信都写好了么”

方应物笑道:“李公公急公好义,肯出面仗义直言,在下怎会言而无信两封皆已完毕,一封给延绥杨巡抚,一封是给大同汪太监,李公公尽管差人送到西北就是。”

“你说,这真能赚大钱”

方应物进入镇守太监府时,就将前阵子与王魁商议的贯通东南和西北、涉及到盐、丝绸、粮食的大生意告诉了李义。并表示愿意让王家与李义联手,而西北那边有杨巡抚和汪芷,足以将这笔大生意运作起来。

现在李义问的就是这项生意,看语气很是患得患失。这不是因为李公公贪财,而是钱财对李公公的地位很重要。

当今天子酷好吃喝玩乐,又崇信方士僧道,各项花销开支很大,每年正常的百来万金花银是不敷使用了,于是各地镇守太监的重要任务就是为天子捞钱。

就是在天子心中,能赚钱的太监往往也是得宠的。比如云南镇守太监钱能,此人出了名的人品卑劣、劣迹斑斑,屡屡被文官攻击,但天子就是大加庇护,让钱能始终不倒。

李义李公公镇守浙江这个富裕地方,敛财方面一直不得力,这可能要影响到政治地位。这让他很有点着急,当初想赶走宁良也是出于这方面考虑,所以方应物这个有暴利的大生意才对他极具吸引力。

方应物保证道:“李公公放心据在下与商人王魁测算,此项往来一年几倍利润不成问题,是真正的大生意,非有实力的人不可做。”

“但愿如此。”李义淡淡道。就算生意不成,能与炙手可热的汪直搭上线也是很划算的。

七八天前,方应物突然登门造访他,声称自己检举了两位布政使,并提出了合作要求,或者叫做交易。李公公所要做的很简单,立即向天子密奏此事未完待续

s:第三更,看样子第四更要到12点了

第一百九十六章 时间差

方应物在镇守太监府里藏身,一住就是二十多天,只要他不出去,杭州城就没人找得到他,更无人能打扰到他

这也是他最近一两年来难得的安静时光,趁着这段时间,方应物便静下心来温习经义自从出了榆林后,一直在外奔波,功课多多少少有了生疏,正好借此机会捡回来

杭州城里几位大人物则是各有各的过法,相对而言按察使朱大人和右布政使陆大人略微轻松些毕竟他们的责任较小,只需等候着朝廷的旨意,然后照做就是

但左布政使宁良就不同了,面对注定要离去、只是不知用什么方式离去的结局,面对不好预测的朝廷旨意,等待也是一种煎熬

更让他纠结的是,如果杭州的消息传到了淳安县,又让商相公得知,而商相公又亲自前来杭州时,他如何面对特别是方应物大概潜逃出了杭州城,多半就是回乡去了

宁良的心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做贼心虚,不过始终没有听到淳安方向有商相公动身的禀报,眼看时间一天天过去,宁良也就渐渐宽心了自我安慰道,即便商相公亲自到了,面对三个方面大员齐心协力,只怕也一时奈何不得

这日清晨,按察使朱绅朱大人在后花园晨练,一边活动腿脚一边心不在焉的想着案情

现在距方应物检举和初次查问已经过了二十来日,他的奏折也在十多日前送往京城算算时间,大概至少还要再等十来日朝廷的诏书才会下到按察使司,如果朝廷效率低点等更久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事,还是早早了结才能安心越拖后越容易出现变数,朱大人想道

正心思不属时,忽然见长随快步上前来禀报道:“老爷前面衙门里承发房传话进来,说是有朝廷的诏书到了”

朱大人微微吃了一惊,这真是想曹操曹操到,朝廷诏书怎么会如此迅速随即他就醒悟过来,这封诏书八成是为别的事情,不会是本次案件的

毕竟京城与杭州两三千里之遥,不可能自己才上奏十日朝廷就获知并下发到杭州,除非是飞的

朱大人连忙更衣,随后去前面接了诏书打开看后,却是大吃一惊,真正的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料到,这份诏书还真就是针对本次案件的

朱大人又细看了一遍,确认不是自己眼花诏书的要点有两点,一是“事关重大,另行派遣重臣为钦差赴杭州审问案情”;二是“钦差抵杭州之前,着按察使司看管好相关人、物,不得有所疏失”

放下诏书,朱大人喃喃自语这怎么可能自己上奏才过了十天,朝廷就把处置诏书送到了

他很快又想到,莫非是另有人上奏按照正常时间判断二十天前就有人上奏过此事,所以才会有手头这份诏书出现那比自己还早七八天左右

二十天前,正好是方应物检举的时间也是初次过堂查问的时间,一定是有人在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的把事情上奏朝廷了而自己要两次审理,又要琢磨奏疏笔法,所以迟了七八日

可朱大人迷惑不已,在杭州城有资格上奏疏的官员里,有谁胆敢背着自己擅自上奏无论是谁,背着上司进行越级上奏都是决不可饶恕的

不朱大人突然又想起来了,城中还是有一个人完全可以不鸟他,那就是镇守太监李义

于是朱大人刚迷惑了,李太监此举是何意这案子是完全和他没关系的事情,他这局外人在案情不明时就第一时间积极上奏,到底为的是什么

被朱大人在心里反复念叨的李太监此刻也正在念叨别人,他对方应物道:“我这里准备的差不多了,你也该有所行动,不要继续拖延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