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133

分节阅读 13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张先生错愕无比,一时有些发懵,但他带来的人可不含糊,迅速围了上来。宁公子的手下差役见状同样不含糊,同一时间也上前围过来。

推推搡搡的不知谁先动了手,立刻就想点燃了火药桶,整个场面爆了起来。二十来号人马拥挤在狭小的庭院里,拳来脚往打得不可开交,一时间鸡飞狗跳,满院狼藉。

方应物本想趁机悄悄溜走,但院子太小了,二十多人在院子里群殴,几乎堵住了他所有的去路。若要溜出门外,就得横穿整个战场,这不引起人注意是不可能的。

故而方应物没奈何,只得躲在角落里,挨得一时是一时。宁公子瞥见他走不了,便没去搭理,先收拾了眼前的强敌再去找方应物也不迟。

忽然又有人在门口大喝道:“按察使司公干到此都住手”然后便见如狼似虎的军士持刀闯进来,连续砍了几个人,登时将场面稳住了。

那官员打扮的人问道:“谁是张常”

张常就是陆府西席张先生的名字,方应物反应最快,当即明白这是按察使司来拿人去查问了。便从角落里站出来,指着张先生举报道:“此人是张常。”

那官员转向张先生:“本官乃按察使司知事范某,奉廉访之命,请张先生走一趟。”

原来按察使朱大人发下命令,范知事出来提人上堂,张常张先生便在名单上。他先前去过了布政使司,没见到张常,便打听着找到这里。

张先生不服气的指着宁师古道:“此乃宁公子,宁良贪赃案中,他多有涉嫌,劣迹斑斑,甚至说是主谋也不为过,为何不提他去问话”

范知事沉吟片刻,点头道:“宁公子如若得闲,也请去一趟如何只是先问问话。”

宁师古浑身发抖,也不知是气得还是心有畏惧,他忽然也伸出手,指向方应物:“此乃方应物,发揭帖诬陷大臣的就是此人”

范知事闻言眼前一亮,“原来阁下就是方朋友,正好也在这里,那也请去一趟罢。”

方应物忍不住瞪了宁师古几眼,宁师古毫不客气的还了几眼。

方应物本心只想离开杭州这是非地,不想继续被牵绊了。“廉访审案,嫌疑都在眼前,却与在下这检举人何干”

范知事滴水不漏的答道:“在案情水落石出之前,焉知阁下是不是诬告故而请上堂当面核实状况。”

旁观众人啧啧称奇,先前还吵成一锅粥、打成一团麻的三方人物,居然转眼之间齐齐被一锅端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二章 父慈子孝

却说方应物、宁师古宁衙内和张常张先生三人一起被带到了按察使司衙署,然后便看到布政使司藩库李大使也被提到,成了难兄难弟。就是心情最坏的宁衙内经过刚才一通发泄,也安静了许多

此刻已经是午后未时了,这四人都饿得前胸贴后背,饥肠辘辘,但按察使司似乎并没有管饭的意思。

一直等到黄昏,按察使司朱绅朱大人仍然没有上堂,方应物等人也只好继续等下去。于是眼睁睁看着金乌西坠,天色渐渐黑了。

方应物此时先醒悟过来了,不禁暗暗腹诽几句,这就类似那传说中的杀威棒呐。

先用这种方式把人消磨一番,待到他们几个精疲力尽了,那查问案情时就会轻松很多。毕竟他们几个都不是好摆弄的,朱大人动动心眼立威也情有可原。

几通鼓响,只听得后堂一声令下,大堂中便点上了火把,看样子这朱大人居然要夜审。

其实也不能叫审案,严格意义上只是按察使朱大人要询问相关情况。方应物作为检举人,理当是第一个被询问到的。

对此方大秀才早有腹稿,朱大人官话刚落音,他便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上前行礼道:“廉访在上,待晚生详细道来”

众人却听方应物话头一转,开始忆苦思甜,“晚生在淳安读书时,有幸得到商相公授业教诲,勉强跻入门墙之内。期间读圣贤书,学圣贤道理,获益良多。

商相公德行高标,海内共仰。晚生虽然是不成器的学生,世间道理多有不明白之处。但晚生也知道,为人处世多多效仿老师,大抵总是不会错的”

方应物絮絮叨叨叙起师生关系,让众人很是一顿错愕,尤以宁师古为最。与别人不同,这宁衙内可是前前后后几次见过方应物的言行,回回都不一样。

前几日在布政使司衙署里,方应物大发雷霆,但同时却循于私情。仿佛很是护短的样子,发脾气也是因为自己人而发。最后将他父亲唬得一愣一愣,主动一五一十坦白了。

这次在张挂出的揭帖上,这方应物的口气又是一变虽然没署名但有点智商的都知道是方应物写的,包括他今日主动找上门时。这方应物变得正气十足,大义凛然,俨然青霜傲骨一般的人物。

而在刚才,这方应物再次换了语气,口口声声不离商相公,句句必提一次老师。这说不出的怪异。难道是想抬出商相公的名头,为他自己撑腰么

宁衙内在人心方面弱了几分。但按察使朱大人和陆府西席张先生都听出了言外之意。

这并非是方应物为人浅薄,故意搬出老师名头去压别人。他想表达出的核心意思只有一点,那就是“商相公的学生把商相公的同年故旧检举了”。

都知道宁老大人犯了贪赃大罪,商相公名声上可能会受牵连。谁让宁老大人是商相公昔年力挺的同年。

而方应物挺身而出,以商相公学生身份坚持正义,要将宁老大人拉下马,这就会抵消了对商相公名望的不利影响。

道理很简单。反方是商相公故旧,正方却又是商相公学生。正负相抵,于是便互相抵消了。

眼下这里是公堂,旁边有书手,说出去的话都是要记录在案的,此时不说更待何时所以方应物要喋喋不休显摆他与商相公的师生关系,将这层关系渗透进案情之中,抵消宁老大人这个猪队友的影响。

朱绅猛然拍案,打断了方应物絮叨,厉声喝道:“休要说起无关的话只说你检举之事就好,其余废话不必讲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