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大明官 > 分节阅读 92

分节阅读 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再继续向西,在刘家川地方西渡黄河,这便进入了陕西府谷县。最后从府谷县折向西南。再走几百里,就可以抵达目的地榆林了。

当然也有二逼路线,那就是南下河南,从河南绕道进入陕西,再从西安府北上长驱千里抵达榆林,迂回路程合计三千里以上。

最文艺小清新的路线就是从京师先到宣府,然后沿着长城一路向西而去。

这样可以饱览塞外大漠风光,顺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赶路,同时还能放飞心灵。尽情的发泄都市生活压力不过最后是抵达榆林还是被北虏捉去当奴隶。那就听天由命了。

方应物选择的当然是普通路线,毕竟他既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二逼青年。但这条普通路线也是穿山越岭的,真要用两条腿走起来同样很累。

还好,方应物拿着自家父亲的名帖去拜访了刘棉花,将朝廷配给刘棉花的马匹借来用了,然后又买了最便宜的大板车。

有马车坐,路上就可以轻松不少了。至于车夫,更是简单,这年头马比人贵,有了马还怕找不到人

负责押解方应物去榆林的是两名锦衣卫小校。年纪都不大,二十左右。他们见方应物如此懂事,居然自动配备了马车,便感动的自告奋勇,从宛平县县衙抓来一名差役充当马夫。

于是一匹高头大马拉着大板车,车上连带马夫一共坐了四人,就这样上路了。

大明很重视边事,北方边境地区驿站、道路修的比江南还密集,这倒是方便了方应物一行赶路。

不过所经之处多是山区。大部分道路虽可通行,但仍然有马车过去不去的地方。

不过也不要紧,遇到这种马车不能通行的节点。方应物就将大板车卖掉,然后人牵着马翻过去。

等过去后,再在附近村落里花钱买车,反正车不值几个钱,只要有马就好办的很。

这种没有车的间隙功夫,方应物试着学过骑马,但东倒西歪险些掉下来,让两个校尉大笑特笑。

一路上时不时的就能看到崇山峻岭。直到横穿山西,渡过黄河进入陕北高原,景色方才一变。

其实到这里已经算进入延绥镇辖境了,这里就是延绥镇辖境最东北角。

但是要知道,延绥镇平面图是呈带状的,长度有一千多里,而平均宽度只有不到一百里。整个延绥镇本质上就是一道长达一千多里的防线,依靠工事阻拦北方敌人进入腹地的防线。

从延绥镇最东北角到位于中心的榆林,沿着边墙之内的道路,仍有数百里要走,途中要经过清水营、黄甫堡、孤山堡、神木堡、高家堡等十几个营堡。将这些营堡串起来,就是西北边境线了。

以国朝体制,边镇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腹里地区完全不同。延绥镇这里没有常见的府、州、县,只有镇、营、堡,同时还有卫所、千户所。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边镇是彻底的军事化管理区,这就是九边与腹里府县最大的不同之处。

不过这里与山西北部路过的那些深山老林不同,道路上行人车马络绎不绝。大抵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边境经商的生意人;另一种是从后方向延绥镇解送军需物资的百姓。

如今是七月上旬,虽然日头不如六月盛夏时候毒辣,但还是很晒的。方应物将斗笠扣在头上,挡住了刺眼的阳光,然后斜斜的躺在车沿上打起盹。

押送他的两个锦衣卫小校,一个姓牛一个姓马。方应物与他们一起餐风露宿半个多月,也混得熟了,便戏称他们为牛头马面。

此时牛头马面正坐在车尾,低头观摩一张十分粗糙的地图,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

牛头指着地图上一个方块,“前面快到高家堡了,今晚就在这里歇宿。”

马面感到轻松的说:“看样子高家堡到榆林卫也就不到二百里路程,这是最后一段了,可算要完事。”

牛头叹气道:“方秀才是完事了,我们两个还要返回京师,再将道路走一遍。”

方应物双眼睁开一条缝,“两位若嫌回京师麻烦,不妨与在下一起扎根边疆,保家卫国”

牛校尉翻了翻眼。“你这小秀才当了钦犯还如此多怪话,要不要俺们与你讲一讲野猪林的故事”

两人正无聊之极的斗嘴玩时,忽然听到马面拼命的吹口哨。两人齐齐看去,却发现不知何时,旁边不远处多了一辆马车并排同行。

这辆马车上堆了半人高的货物,用席子盖得严严实实,赶车的车老板四十岁年纪,皮肤黑亮,一看就是常年风吹日晒的辛苦人。

当然马校尉再无聊。也不会对一位四十岁的赶车大叔吹口哨。主要是在那辆车的车尾。倒坐着一位小娘子,而且还是看起来很有几分味道的秀美小娘子。

漫漫旅途确实是乏味,有点事情都值得大惊小怪一番。方应物伸长脖子狠狠看了几眼,却见这小娘子脸蛋姣美,虽不白皙却闪烁着健康的光芒。又有一方蓝布帕包裹住了头髻,身上素花布袄子,裙子下露出一双红布鞋头,在车外面悬空晃来晃去。

边镇是一个驻军、军户密布、据方应物一路目测男性比例可能达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能见到如此娇俏女子,自然是很养眼。

难怪马校尉忍不住吹口哨调戏一番。搞的这小娘子脸色微红,眼帘低垂,但只是不理不睬。

寂寞的旅途确实枯燥的能让人发疯,那边马校尉口哨声刚落,这边牛校尉鬼哭狼嚎的吼起他昨天刚学会的山歌妹妹那里来,妹妹哪里去,哥哥一心把你留

两个校尉隔空对着那小娘子调戏半天,可没有得到半点回应,自己也感到无趣了。

他们又把身子转过来。却当头迎上了方应物的鄙视眼神,“我辈读书人,羞与尔等为伍真不知道堂堂的天子亲军锦衣卫。就是这般形象败坏么”

牛校尉嘿嘿干笑几声,“方秀才先别替我等操心了,你还是抓紧时间学学骑马,别上了马就往下掉。这里可是边境,万一遇到了达贼,两条腿可逃不过四条腿。”

方应物嗤声道:“你们这些胸无韬略的人才会担心这些,我怎么会遇到北虏达贼

第一,前几年新修了两道边墙。现在还完好的很。基本上拦住了达贼南下之路,自此之后边墙之内就很少见到达贼了。

其次,这几年北虏内讧的厉害,贼酋满都鲁和几个太师杀来杀去,简直人头滚滚。所以不会有大动作倾力南下,最多就是零星散贼。

第三,达贼没有攻城能力,我尽可能在榆林城里活动,当然是高枕无忧了”

牛头马面彼此对视一眼,只能叹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