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217

分节阅读 2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慈烺的幸事。

平虏军的军人都是十分壮实的小伙子,入营前就已经是如此,入营后,在每天肉食和高强度训练之下,这些小伙子变的越发孔武有力,身体可以承受更多更大的负荷。

最少,在鱼贯出营之时,身上披着四十斤重甲的铁戟手们,一个个都是神态轻松,步履从容,并没有一点吃力的表现。

一会他们将披着这些重甲,披坚执锐,冲杀在第一线。

只有在破开敌阵,战局呈有利之时,他们才会在一直跟在身后的辅兵们的帮助下,脱下外甲,暂作休整。

至于铁矛手们,他们的铁矛也是精心打制,不论是长度还是锐利的矛尖,还有锋锐的矛勾,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之后才打制成功的。

用手中的长矛,他们可以戳刺,拉,抡,或是顶住敌骑的强袭。

每个人身上也是最少两层甲胃,行动之时,也是十分轻松。

眼前平虏军的状态,朱慈烺看到自然也会是十分的欣慰。

他在清江所做的一切,无非也就是要做到眼前的这一幕,也就是所谓的:甲坚兵利

在欢快的腰鼓声中,三营平虏军的将士用快而有序的速度和姿态迅速出营列阵,在很多营头还在整队的时候,三营四千九百一十一人的队伍已经在营门前列成了一个“品”字形。

曹庆在最前,张全斌营为左,金千里营为右。

彼此间用旗号和传令兵联络,相隔也非常近,在三营中间的通道上,是骑在马上的将领和营直属的少数的马队,辎重营的一队骑兵也被调了过来,与三营骑兵加在一起,形成了不到两百人的战略突击力量。

在步兵营右侧不到一里的地方,车炮营也是已经整队完毕了。

此役车炮营出动四轮铁厢车一百一十辆,装有佛郎机炮和虎蹲炮的炮厢车五十辆,两轮马车四十余辆,铁厢车和炮车车辆以横字布开,用来遮蔽身后的炮营士兵和运送火药炮弹等军资的两轮马车。

轻马车也是布顾小型的方阵,车炮营管带白文路等人,就在其中居中指挥。

除上车身防炮之外,还有士兵举着一人多高的硬木蒙牛皮的盾牌,一会车阵向前移动与清军交战时,这些盾牌就立在车辕和两车之间的空档处,这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使得敌人无可乘之机。

在这样坚固的布防之后,是五十门虎蹲炮和佛郎机铜炮,炮组成员也是全部就位,摩拳擦掌,打算一会好好打,就算比不上正经的大炮,好歹他们也有数量优势,绝不能叫炮营的同僚们太小瞧了自己。

在铁厢车内,则在临敌一面,装有可以射几百步远的盏口炮,这种炮与其说是炮,倒不如说是超大口径的火铳。

平虏军步营内的那些大火铳在口径上只比这些盏口炮稍小一些罢了。

此战过后,盏口炮必定会退出炮营编制,甚至被直接取消。

因为在威力上它只比火铳强一点,和正经的火炮比就是小孩子的玩具,两边不靠,可能就会被淘汰。

不过在车上准备着的炮手们仍然是踌躇满志,预备在一会的战事中,用手中的武器,好好的表现一把。

武器可能有差异,但每一个车炮营的成员,都是绝没有小看自己一等的打算。

在车炮营和三个步军营全部布阵完毕,并且彼此靠拢之后,明军大阵终于也差不多布成了。

在齐鲁大地的平原上,到处都是旗帜的海洋,孙传庭的中军大旗,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一级武官的旗帜和认旗。

在旗帜之下,则是铠甲漆成红黄两色的束甲将士们,在鲜艳招展的旗帜之下,显的特别的绚烂壮丽。

连同赵应元的山东镇骑兵在内,加上徐州镇,平虏军,一万四千人的战兵,四千名辅兵,明军全师,近一万九千余人。

庞大的队伍从东向西展开,最东边是赵应元的骑兵和平虏军的车炮营,还有徐镇的一个营,这些部队的主要任务是掩护有强力火力输出的车炮营。

徐镇的一个营原本并不负有保护车炮营的责任,而是在孙传庭发觉车炮营的威力之后做出的断然部署。

因为这个改变,也极大的鼓励了车炮营上下的士气,在列阵完毕的时候,车炮营的所有将士都得到了来自东西两边的友军的欢呼,在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中,每个炮营官兵都是昂起胸膛,整张脸也涨的通红。

军人荣誉,不外如此

烟尘越来越近,大地也开始抖动起来。

太阳升的老高,在冬曰来说,也是很难得的温暖的一天。但这一天,注定有这么一场大杀戮。这一场战事,原本是明军预备以强击弱,策应河南明军和西北战场的李自成而发动的。

战略初期的目标严格来说是含糊的,不大明朗的。

究竟是打击敌人有生力量,还是渡河北上,肃清整个山东的敌军,占领所有的城市

这一切,都是含糊不清,甚至是小视了自己的力量下开始进行的。

明军毕竟是与清军打了几十年,而朱慈烺身为一个穿越者,对清军的力量只有高估而绝不会小视。

所以全军上下,战战兢兢,对与清军主力决战的准备,坦白说,并不充足。

特别是在动员北上的时候,阿巴泰并未南下,而且明军统帅部,特别是朱慈烺对清军南下的动员规模并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要不然的话,他可能派来的就不止三个步兵营,也不会不派一个骑兵和炮营来加强机动力量和火车输出。

只有在战役打完,整个大战场的态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之后,整个战役的重要姓才完整的体现出来。

在那时,却又是另外一番情形了。

烟尘越来越近,大地震动的也是越来越利害,站在刁斗上的旗手不停的变幻着旗语,提示主帅和各营将领敌军的规模和距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