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92

分节阅读 1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官和明将的任用,这些满洲贵胃们也是十分不满,认为是摄政王偏向汉人,薄待满洲。

尽管多尔衮已经够偏帮他们满人了

所以有关衣冠的一些话,不但绝不能说,甚至连想一想,也是十分危险,需要自己警惕,一定要加以杜绝的事。

洪承畴在入关前多受信任,若不是因为数月前九王想叫城中军民尽改衣冠,洪亨九极力劝阻,虽然多尔衮自己都觉得洪某说的对,但心中仍然是有了极深的芥蒂

从山海关一进关内,多尔衮就几次下剃发令,而辽东的三顺王也好,平西王也罢,投降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剃发易服

过不了这么一关,满洲人怎么相信你是真的投降

心里所有警惕是一回事,不过眼看着原本明官打扮的人突然做满洲模样,这心底里的别扭劲是怎么也消弥不掉的。

当下脸上神色就是十分冷漠,声音也很冷峻的向周钟道:“介山,你糊涂了。摄政王爷再三再四的下令,军民人等依从旧制不需剃发,有擅自剃发者要重重治罪”

“学生有下情要上陈,还请老先生代奏给摄政王。”

周钟神色平静,叩首向范文程道:“方今之世,诚为我大清,流贼,南明三足鼎立,今四方用兵,何以昭显天命在我大清”

“昏话。”范文程斥责道:“天命就是在我大清,天下咸之,何必再劳足下质疑适才数语,足以葬送你一条性命,介山,你要好自为之”

“老先生没有理解下官的意思。”周钟虽趴在地下,抬头之时,却是一脸的志得意满:“大军西讨南征,我满洲兵与流贼,明军发式相异,与明朝降官相异,满洲兵伺身其中,犹如扁舟行之于大海,虽足以震慑宵小之辈,但仍有异样之感,若是叫有心人播弄,徒然多事,平定地方,需更费功夫。”

“这何消足下多说。”

范文程仍然是一脸冷漠,周钟所说,其实满洲上层当然是想过的。要不然的话,多尔衮入关之初,也不会沿途下令军民人等递发了。

在北京城,也不会有叫官兵百姓剃发的尝试了。

满洲一共才多少人六万丁口

加上汉军和蒙古也就十几二十万男丁,能上阵的还不足此数,其余老弱妇孺就不必提了。这么点人,洒在汉人堆里就跟几点胡椒面一样,是少数的异样。

比如一州,汉人数十万,汉军数万人,满洲兵才驻防百人。

一旦有事,岂不就是板上之肉,鲜明昭然,立刻就叫人给包了饺子

想改变这种态式就不能和蒙古人学,蒙古人花百年功夫也没有同化汉人衣冠,自己人肯改的只是少数,百年功夫,只是叫汉人在一些礼仪上受了点胡化,等红巾一起,到处杀鞑子,蒙古人除了少数外,几乎被一扫而空。

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满洲上下,自然也是牢记在心。

解决这种局面无非是要么汉人改衣冠服饰,要么就是满人改衣冠服饰。前者并无先例可循,后者倒是有不少故事。

假称是刘汉后人的匈奴人刘渊,沙陀人李克用,唐朝的关陇贵族就有不少是鲜卑人的杂胡血脉,不过改汉姓,着汉服,那是魏孝文帝的大手笔,整个鲜卑后来都大半溶入汉族之中,成为汉人的一份子了。

这种例子太多,别的不说,明代蒙元之时,并没有对那些蒙古人赶尽杀绝,只要投降的,一律可以安居乐业,甚至保有富贵。

明初鞑官之中,蒙古人太多,就算朝中大员,甚至是侯爵之中,都有相当部份的蒙古人或是回回。

汉人胸襟,向来就是这般博大

而胡人,因为对华夏文明的向往和尊敬,也是很少有强令汉人改衣冠服饰的习惯,只有一个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在立国之初曾经有这种设想,不过,也是很快就放弃了。

金也是敬服汉民族创造的文明,很快就成了一个汉化的胡人国家。

对这一点,皇太极深恶痛绝,并认为金国失去战斗力被蒙元灭族灭国,就是因为汉化的结果。对这一点,在天聪年间的宴会,朝会,皇太极曾经多次提及。

这些话,自然而然的就是深值于满洲上层的心中。

现在这个时候,谁和满洲谈全面汉化,那就是自寻死路

“是,既然如此,下官就直说了吧。”周钟咬牙切齿的道:“何谓天命在我大清何必要对汉官退让心向国朝,自然就遵循国朝风俗,是谓国人,不然的话,就是非我同族,势必成仇。现在的时候,就是征伐天下,扫平不服,既然我大清武力为最强,底下就需收服人心。人心畏强,用兵之时,也正是叫天下人宾服,剃发易服的良机此时都不改,将来再改,岂不是给人可乘之机到时候,多费一番手脚罢了”

这番话,没有矫饰,赤裸裸的不要脸皮。

范文程长叹口气,用复杂的眼神盯了周钟半响,然后才叹道:“周介山啊周介山,你十分不智啊。你的话,就算摄政王听进去了,如你所献议般的行事,不过你将来史书上的名声还有,只怕你很难善终啊。”

汉官们没有几个愿剃发的,就算是吴三桂那样的武夫也是如此。

周钟的奏议一上去,只要多尔衮同意,这一下子,周钟就将成为千夫所指的罪人。

他降顺其实没有什么,只是有点难堪,做的有点过了,成了小人的代表人物。不过,顺军入京城时,大小官员俱是降了,咱们大哥不说二哥,彼此彼此。

就是降清,也是如此,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可提倡剃发,那是致人不孝的大仇汉人重衣冠,那可不是说说玩的,时人对头发衣冠的讲究,可不是后世人能理解的。

只要此议一定,周钟下半辈子就只能跟着唾沫星子混了。

死了之后,也必定留下臭名。

毕竟统治者也需要一个替罪羊,周钟就算被人玩死,满洲上层也只当看不到,这一点,不需多说,以周钟之智,应该能看的出来。

第271章 会战7

“天下纷乱已久了”

出乎范文程意料之外,周钟此时的神色倒是十分淡然,甚至是有几分淡泊名利,置生死于度外的意思。

但见他侃侃道:“学生降顺,又降大清,不论如何将来名声已经是好不了了。只盼将来有良心的,就说天下得以安定,周某也有一点微功就是了。再者,自古夷入华夏便为华夏,衣冠只是小道,借此收服人心,才是最为要紧的。”

“嗯,唔”

范文程频频点头,夷入华夏,便为华夏,这个说法是士大夫为自己遮羞的说法,不过也正好合他的心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