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84

分节阅读 1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代战将若是死心守城,攻方以蚁附攻城之法拔城,那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唐朝的张巡守睢阳,宋之守襄阳,最有名的阎应元守江阴,就是城中军民有死守之志,而负其责的大将有死守之才,以孤城少兵,就能给敌军相当大的杀伤了。

一镇三万兵,守一个州城,若是实心出力,守到清江行营调集大兵来援,或是节节抵抗,慢慢消耗清军实力,那是绝无问题的。

但事情是否会如这般发展,也实在是可堪疑虑的事。

至于清江行营一带到泗州的道路有好几条,但没有水路,道路也很难修,多半是年久失修的小道,毕竟是不能和清江徐州一样的南北通衢可以比的。

在现在的这个时候,泗州一带的防御,也就足可叫朱慈烺十分烦忧了。

“好家伙,又是这么一大队的车队。”

朱慈烺的眼光在往泗州去,而身后幕僚司官们却是始终盯着徐州方向。

最近的战报当然是朱慈烺最清楚,然后是那些总镇大将和军政司的人,当然,手头战报最详细清楚的还是参谋司,其余各司的人都急的上窜下跳,到处打听,不过有些事是事属机密,就是打听也打听不来。

此时众人看着络绎不绝的车队一直向北方,都是双马四轮的大车,上头是用油布盖的严严实实的,到了此时,所有人的眼光当然都是看向龚鼎孳。

第259章 序幕5

“看我做甚”

龚鼎孳一晒,向着众人笑道:“没有太子的谕令,我敢随意公布调拨的军需数字漫说你们了,就算是本司的那些官吏属员,想知道详细数字的,保密局的人是吃干饭的唐起龙和陈洪范人家都盯住了给抓了,咱们这些人,还是老实些好。再者说,陈百史你敢公布缴获详细,斩首详细方密之急的跳脚,他的战报写的妙笔生花,没有详细数字,人家还敢指着他的鼻子说是伪造”

他说的当然是笑话,在场跟随皇太子近前的人,最差也得是个副司正,都是身着朱紫的高官,而且青年新锐,正一心报效国家的时候,平素大伙儿都忙的脚不点地,也就是这种时候,能略作放松,调整一下紧张的神经。

龚鼎孳,也是故作惊人之语罢了。

这段日子,他这个军需司的司正每天最多睡两个时辰,脸又干黑又瘦,简直脱了形,现在这副模样,简直就是和几个月前的陈子龙一样。

行营诸司也是开玩笑,皇太子用人,怕最后都是要把人用成这般模样,才算对的起给付的俸禄了。

仿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厚禄之法,也是已经在清江试行了。

只不过稍有不同,王安石的变法重心不是在官员上,事实上宋朝的官员俸禄太过优厚,特别是做到四品或四品以上,养活一家百口再置千亩良田,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至于做到宰执的位子,那就更加不必愁子孙后代的事了。

宋人宰执,明面上的收入最少能甩明朝内阁大学士一百条街

所以宋之士大夫有风骨而不党的居多。这一点,和明绝然不同。

明之风骨当然也不差,但很多都在结党之上,或是只针对皇帝而不针对同僚或是不敢损坏本集团的利益,比如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或是文官们与世宗或神宗的斗争,不外如是。

象宋人士大夫那样纯粹以国事出发,以国事为先的风气,在明朝还真的不大多见。

自然,宋末亦有党争,只是与明不大一样,看似相同,其实相差甚远。

至于朱慈烺的厚禄法,则是官吏一体。

清江涮新吏治之后,吏员人数已经大为减少,那些百年吏员世家,把持地方,与士绅勾结挟持地方官,把持地方政务的情形,绝不可能再度发生。

而只叫马儿跑,却不给马儿草吃也是不成的。

官员俸禄,比如司正一级,原本按朝廷的俸禄标准不过就是一年不到四百石,折成银,按江南粮价只是不到二百两银,当然,原本就没有给齐俸禄这一说,折钞,折物,真正到手的只有不到百两银和一百多石粮。

象海瑞的年代距今一百余年,他一次能领到二十三两银还有一些粮食物品,养活自己都困难,更不必提这其中还有人情往来,公务开销等费用了。

朱慈烺的手笔极大,现在清江这里不论是银子或是粮食统统都不缺,每个司都有一定数字的公使钱,比如偶尔吃个饭,或是添置公务物品,或是发点加班费什么的,都是从公使钱里头出。

这个钱当然不是随意用,年底一样报账上来。

至于人情往来,明朝官场上最流行的打秋风一说,也是官场腐败之源头,也是官员形成利益集团,彼此分割利益,对抗皇权的根由,这一层,是从源头上掐了,绝不再允许。

至于个人俸禄,则是分为实物与银两两种。

银两上,每个司正每年有六百元的实发,按粮食物价来算,也是后世的三四十万的年薪了。

看似不少,但与这些人的能力和声望来挂钩的话,倒也并不算多。

实物上,按品级不同,每个官员每季都会有不同的实物发给。

粮食分米麦两种,每年发两次,都是一百二十石,再有炭火、丝绸、布匹、草药等物资,也是按不同季节,不同等级来发放。

朱慈烺希望以后自己治下的王朝,官员对王朝有真正的忠诚和向心力,这种东西也是要体现在细节上的,每年冬季将至的时候,每个官员能收到一百斤或一千斤炭,这种感觉,恐怕比发现银要更贴心一点。

甚至是元随家仆,这一层也是和宋朝学了个十足。

每个司正可以由国家派给七个元随,负责警卫,杂务,账簿管理等等。

其俸禄发给,也是由国家负责。

当然,这其中是不是有军情司保密局的人,或是有廉政司的人,这就得两说了。

总之,在厚禄法之下,官员实际的收入最少增加了十倍,这个范围还包括普通的吏员在内。

只要没有被裁撤的循良吏员,在这一次重禄法下,都能得到比以前贪污舞弊还要实惠的多的好处。

此法一出,顿时天下瞩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