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当太子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朱慈烺一皱眉,挥手道:“有什么话就叫他说,在这里他还能当刺客”

“是,殿下。”

听到太子吩咐,这个直卫副统带也就只能退下,只是在后退之时,眼角余光也是瞥了对手一眼,意思也很明显:一会有空了再说。

对方也不示弱,双眼中满是蛮性,恐怕要不是朱慈烺吆喝,这个鬼子就要先动手了。

在这人身后,也是有十几个军官跟随上来,朱慈烺把王兴汉叫回来,其因就是因为这个。这些人刚到,在自己面前挨一顿揍,恐怕不大合适。

“我是想说,殿下不必管自己的军队了,只要派人拿着银子,到吕宋,到马六甲,甚至到葡萄牙去雇佣我们的人,用我们的武器,只要凑起两万,不,凑起一万人的队伍来,我们,准定能帮助殿下横扫什么流贼和野蛮人”

这个军官,身姿高大挺拔,标准的军人仪态,而此时侃侃而谈,一脸的自信。

当然,也能说是骄狂。

虽然这厮汉语说的吭吭巴巴,不大流利,不过在朱慈烺身边的所有人,也都是听的十分清楚明白。

“哼,这厮该不是找死吧。”

在朱慈烺面前,凶蛮残忍如王源者,也是不敢轻举妄动。

没办法,当初在东宫时调教出来的规矩,朱慈烺的武功当然不是众人中最强的,老实说,魏岳和王源都在他之上,但这些人全是他亲手调教出来的,可以说当时最狠的时候,每个人军棍都没少挨。

别人可能会叛他,这些从东宫他亲手调教出来的人,却是绝无可能。

别看王源凶似黑旋风,朱慈烺只要一瞪眼,他就立刻草鸡,连一个屁也不敢再放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

既然对方懂汉语,朱慈烺便直接发问。

“我叫高登,海军少尉。”高大军官眼神中冷意明显,神色也绝谈不上恭敬,对着朱慈烺,也保持着相当的傲气,听到问话,也只是简单的一碰脚,然后便背手傲立。

对方没有提自己的祖国,也没有舰名,显见得是已经下决心把过去都忘掉了。

一个海军少尉,对应这边最少可以给他一个副队官的待遇,年俸和安家费十分可观,而如果再能上阵杀敌当雇佣兵军官的话,想来这个年轻的皇太子是不会吝惜这一点点白银的。

以高登这样的欧洲佬来说,他们是只看到整船的中国货运出来,然后是半船的银子运回去。从台湾到日本,然后是福建到吕宋岛等航线,中国人赚的是盆满钵满。

特别是郑家,在打败刘香和几次击败荷兰舰队之后,郑家彻底把持了中国到日本这条最赚钱的航线,除去必要的花销和养庞大舰队和家兵的费用,再加上穷奢极欲的挥霍,这些年来,郑芝龙最少积攒了一千万两以上的身家。

这要搁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恐怕能把那些什么国王大公给羡慕死

就是现在,也是一个足以吓死人的数字,对中国人的财富,当时的远来各国心里都有数,不过欧洲人对白银兴趣不大,相反,用白银换中国人的丝绸十分合算,再用白银套取黄金,那就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当时,中国在航海贸易中其实占不到什么便宜。原因很简单,涌入的是大量的不便流通没有铸成货币的白银,这些白银掌握在了少数人手中,而不是政府和普通的百姓。

利益在少数人手中,而中国失去的是大量原材料和稳定的物价。

这样的入超,根本没有益处。

而西欧那边却是金本位体系,他们的金价原本亚洲高的多,在中国,他们套取了大量的黄金,顺带着帮助中国成了一个体制僵滞甚至是十分荒唐的银本位国家。

这种银本位都是伪银本位,因为官府不掌握铸币权,没有钱息,没有对白银的储存和控制权,而在当时的欧洲诸国,金元的铸造和控制流通,一定是在政府手中

这些王八蛋,从中国和亚洲不停的吸血,现在还在自己面前摆这种傲气

当时的欧洲,对中国文明的认识也是有限,当然,在清朝中期之前,欧洲的主流认知是中国不同于印度或是南美诸国,当然,和南洋的那些猴子土著国也是两码子事。

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这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不仅有这种认识,在西方的大哲学家语中,中国还是一个超过欧洲的文明国度。

因为中国的富裕定宁,还有大一统集权的中央政府,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中国人是如何做到这样的统治奇迹,在当时的欧洲哲学家眼中,这是一个天大的迷题。

当然,还有文官考试制度,这更被欧洲人推崇备至。在他们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奇迹。要知道,当时的欧洲还是不折不扣的贵族统治

后来的公务员等级考试制度,应该说就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当然,这个贡献又反哺回来了。

但文人是文人,在前线冲杀的士兵永远是直线条的。

中国军队战斗力不强,在火器和战舰上已经开始落后,地方官员的腐败也是明显的事实,在类似高登这样的军官眼里,中国是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

当然,也不能说他们完全是错的在万历年间,巡抚可以调集万人以上的大军,击退红毛番,剿平匪患,不过到天启之后,朝廷就根本没有钱养水师了。

有限的经制水师都在登莱一带,负责掩护辽西战场和觉华岛等后勤基地,哪有功夫往南边跑

原本的福建水师早完了,就只剩下郑芝龙和刘香这样的大规模的海匪,而福建和两广浙江等沿海地带设置的海防卫所也早就跨了,而所谓的营兵也是各级将领吃空额的多,根本没有任何的战斗力。

这样的情况之下,西班牙人那个两万人征服中国的计划,最少,朱慈烺怀疑在打到南京之前,他们不会遇到太大的真正意义上的抵抗。

眼前这个高登,可能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为了金钱他可以抛弃国家,但心底里的那种傲气和对明朝国力和军队的蔑视,却是无论如何也遮掩不住的。

“高登”面对这样的挑衅,朱慈烺倒也不恼,只是笑眯眯的看向对方,倒是在他身后,一群明军高级武官都是面色铁青,哪怕是刚赶回来,风度翩翩的世家公子冯恺章,亦是如此。

当时的中国人仍然有强烈的大国心态,中央之国在亚洲称霸千年以上,什么倭国高丽都是随便欺负,越南明初时还是大明的布政司,南洋诸小国,国王宁愿死在中国也不愿回去,就是那些印度阿三,唐朝时大唐几千兵就打到他们腹地,搞的鸡毛鸭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